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龄文艺女青年都有“病”?

(题图来自本期嘉宾刘铭晶、邵夷贝的图片)

我们或许都有点

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有11%~15%的国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具有轻到中度心理问题;2%~3%的人心理健康状况差,可能具有中度到重度的心理问题。来自Gallup2016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人27%处于焦虑状态,40%的人感到压力大。

即使你不是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但偶尔也会因为某件事情突然低落,一下迷茫不知所措。

如果你恰好又属于所谓的文艺青年群体,那这种精神困扰会来的更频繁。所谓文艺其实已经包含了一个人对旁人与自己微小情绪的变化更敏感的特质,正因为如此,他们对于音乐、诗歌、电影作品表达的情感显得更加投入。但是也因为这种敏感,他们也就更容易体验、积累负面情绪。

那负面情绪来了应该怎么办呢?

2009年,80后文艺女青年邵夷贝(网络ID:邵小毛)以一首《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走红网络。那是,很多人以为这个小姑娘将会开启一段平坦的星途。

(邵夷贝)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2018年底发布其第四章专辑《此刻明白》之前,她曾经历过2年的黑暗时光——恐惧社交到不敢出门,所有事情都有经纪人做沟通。

看到美剧《小谢尔顿》的时候,邵夷贝突然意识到,剧里那个有社交障碍的谢耳朵不正是自己么?于是这位北大才女选择和谢耳朵一样,用学习的方式来突破自己的问题——开始学习积极心理学。

除了看书,邵夷贝也会去请教本期电台的另一位嘉宾——明星私人心理顾问刘铭晶,更深入地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铭晶老师在女性心理成长方面颇有研究。

沉寂三年后,邵夷贝不仅完成了从心理学角度创作的新专辑《此刻明白》,甚至还开始尝试编写新书《好心情手册》,希望把自己度过黑暗时期的方法也教给大众。现在对她来说,社交不再是让她焦虑到不敢出门的魔鬼。

(邵夷贝专辑《此刻明白》封面)

本期电台女孩儿电台请到了在积极心理学上非常有研究的邵夷贝和刘铭晶老师,跟她们聊聊如何识别情绪并应对情绪。你会发现即使像这么玄妙的东西,也是有实操方法来持续的。

(以下攻略由女孩电台vol. 4内容总结,更多精彩内容请收听电台)

剪辑、配乐:小浪

文案:郭小寒、xiyao

编辑:曾欢

大龄文艺女青年都有“病”? 来自虎嗅APP 29:25

#由于平台限制,微信只上传了近30分钟,

原版全长93分钟,想听完整版请点击“阅读原文”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独家音频合作平台蜻蜓FM收听#

01

女青年的

女性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去做心理咨询?她们的症结集在哪儿? 

铭晶:其实在我十几年的咨询生涯中,在咨询的有80%左右是女性。她们80%的问题是关于情感和两性关系;其次自信的问题,就是自我价值感缺失;第三个就是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在积极心理学里面有讲,人生的意义是能够提高一个人幸福感非常重要的一个动能。

马斯洛有一个需求层次理论:第一个层次是我们对基础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一种需求,满足了这个需求之后我们才有安全感。第二个需求,就是爱与被爱,归属感。所以情感方面的问题会比较多。这个需求也是自我认知的需求,她需要去了解自我。第三个需求就是自我实现,我们说的人生意义的那个价值感。

有意思的是,人生意义会涵盖下面所有的问题,因为你如果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你会发现情感也会出问题,你的自我认知也会出问题,你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感,你的亲密关系也会出问题,因为你不喜欢自己。

邵夷贝:我在2018年末的时候出了新专辑叫做《此刻明白》。我从上一张专辑《新青年》到这张《此刻明白》用了三年多的时间,也不仅仅是创作上的事儿,有一段时间我真的特别的不高兴。我问了一下身边的好多朋友,很多人也都不高兴,而且有好多我觉得好像已经得到了所有想要得到的东西了,但是还是不开心。

我就想我以前觉得可能成名、赚钱是能让人开心的事儿,但是如果这样也不能开心,那到底什么原因能开心呢?所以就想去解答这个问题,最后就选择了积极心理学这个方向,它是在研究这些比较好的情绪的原理。它是更多的专注于比如你状态最好的时候心理的状态是怎样的,分泌的是什么东西,怎么去让自己调整到一个高效率,或者有愉悦感这样的一些东西上。

02

大龄的 

当下社会普遍对30+女性不友好,大龄到底是不是问题?

铭晶:其实有一些女性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年龄变得越来越大了,会变得很敏感。她可能会觉得:这个工作他们可能选了比我更年轻的同事而没有找我,是因为我的年龄问题;跟相亲对象两人没对上眼,也会觉得可能是我的年龄问题;在公众场合你没有受到异性的尊重,也会想是不是因为我的年龄的问题。你越是思考越会想这个,你会发现年龄就像一个紧箍咒一样。

(刘铭晶)

我们是没有办法抗拒年龄的增长的,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改变这个世界对女性的年龄的这样一种评判。但作为一个女性,我们要有自己的一个专注的领域,或者是让我们感兴趣的爱好,能够让我们获得幸福感、快乐感的一个通道。当你能够专注下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在那个里面你特别自由,也可以忘掉外面的世界给你的压力。

邵夷贝:我是一个曾经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年龄特别焦虑的一个人,所以才会写《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这么一首歌。从那首歌开始,所有人见我先聊的第一件事就是年龄,它给我的最大的影响,就是这个事情反复被提及。大家都叫我大龄女青年。慢慢我就会认为这个可能它不是一个评价,之我的一个特征。

心理学里听到有一个疗法叫脱敏疗法。以前比如说我内向、不爱说话,以前我会觉得我是不是不招人喜欢,后来觉这就是我嘛。现在慢慢经过很长时间的重复,我认为它没有对我有那种伤害性,它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反而它给了我很多很多勇气,不再自己给自己恐惧感和害怕,我更愿意去试一下,反正也死不了。

大龄文艺女青年被诟病的病根在哪?

铭晶:大龄文艺女青年可能会被诟病,被诟病的不是大龄,也不是文艺,其实根本上还是是否独立。

独立蕴含着好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经济的独立。这个是所有独立的基础,第二部分就是情感上的独立,情感上的独立就是不会去依赖一个人,不需要通过紧密关系或者通过另一个人,来看到自我的价值。第三个部分就是生活上的独立。生活上的独立就是你是否具备照顾好自己的能力,生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你能够去承担责任并且解决问题。第四个部分就是精神和思想上的独立,就是你是否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独立思考去判断这个世界的价值观和约定俗成的这些规则,以及独立的审美能力等等,这是我们讲的评判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独立的一个基础。

如果我是一个大龄文艺女青年,但是我经济独立,我能够养活自己,事业上做的很棒,不需要仰赖任何人生活。情感不需要祈求任何人来爱我,我也不会在一段岌岌可危的关系中祈求对方的爱。包括我在生活上够做到生活自理,我可以去解决生活中的基本的问题。精神上思想上也是不会被这个世界所有的规则打败,不会被推到任何舆论的边缘。我觉得如果做到这四点上独立,那大龄又如何、文艺又如何呢?

董明珠这样的事业有成的单身女性算独立吗?

铭晶:情感的独立除了说女人不依附男人还有就是是否能够跟异性有着非常好的亲密的关系和彼此的需求。很多女性说情感上很独立,你看我根本不需要男人,我就自己一个人过就很好,我就独来独往的。但实际上这也不叫真正的情感独立。很多人是断了情感需求,并不是因为她内心不渴求。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讲,每一个人其实都有对情感的诉求的,你一定需要一段亲密关系。你可以说我是单身主义,我可以不结婚,但是你可以有健康的正常的亲密的关系。因为它能够帮助你去填补你内心的这个空缺和需求。但是如果你完全说我不需要,我把自己变成两个人,一个是我自己,一个是我喜欢的欣赏的那个男人,这其实就是混淆了情感独立的概念了。

想要爱,张口就是怨大龄文艺女青年该怎么去沟通?

铭晶:沟通也是一种能力,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沟通。沟通目的就是我们要达到共识,很多人在沟通这件事情上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些统统都叫做无效沟通。传统意义上我们会认为,简单的说出我们想要什么,势必我们就得不到。其实那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其实最简单的沟通最有效。越简单、清晰、明了的说出你想要什么,你反而越容易得到。

在感情关系中也是这样的,可能女朋友明明想要的是关心和爱,需要你对我的这种温暖,但是她却不懂怎么把自己这个需求直接表达出来,她表达的方式可能用的是指责、埋怨、任性,耍小脾气等。

人为什么成为朋友?一定是势均力敌,或者是我们彼此吸引,我们相互欣赏,并且有来有往。用心理学讲人和人之间其实是有情感账户的,如果一味地是我在往里面存钱,然后你不断支取,慢慢的我的那个户头空掉了。有一天可能你对我的索取我没有办法再回应你了。 心理学里面人际关系有一条黄金法则,不要用自己期望的方式对待他人,而是用他人期待的方式对待他人。

03

文青的

一言不合就创作,文艺到底是病还是药? 

邵夷贝:我可能一直都对自己要求挺高的,可能因为我母亲是我小学的语文老师,所以我从小就是那种考99分也不对的那种小朋友。我现在会让自己慢慢的去松弛,慢慢的接受我考80分、考60分的这种状态。是因为我基础太高了,所以我永远要绷在那样一个阶段。我有的时候还蛮喜欢很自然、很天然的那种情绪化的状态,会认为可能感性更天分一些。

(邵夷贝)

创作者都是敏感的,痛苦的那个瞬间会激发你很多的情绪,但是痛苦或者不开心积累多了,我就进入到一个被堵住的状态了,也没有力气,也没有精神,可能每天早上都起不来、晚上睡不着。再加上北京的雾霾,就觉得,这是干嘛?有点危险的那个时候,所我去找铭晶老师咨询过,自己也去学习一下,看看快乐的原理是什么,可能对我有用。

铭晶: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说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可以释放能量的通道,是可以帮助我们调节身心状态平衡的。有些人可能是发现自己状态不好了,有太多的情绪堆积了,然后我开始拿起了画笔,拿起了吉他,或者开始写作,他们利用了艺术的通道来表达了自己,然后成为了艺术家,这是一部分人。

也有一部分人是我给自己定位:我要做艺术,做文艺创。如果创作的过程中可没有那么多的能量和灵感,就要去找这种情绪和能量。所以他可能会去尝试一种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他去寻找那些东西,慢慢地他会把自己创作艺术的这个通道,变成了积累能量的一个过程。

很多人说文艺青年都有病,恰不是因为他们做文艺有病,而是做文艺是他们的药,拯救了他们,帮助了他们。哪怕你是一个上进青年,你是一个普通青年,难道你就不焦虑吗,难道你就不会抑郁吗?

邵夷贝:珍惜身边的每一个文艺青吧,因为他们都与世无害。

04

自己给自己开点

过去的文艺作品现在拿不出手了吧?想起往事一阵恶心怎么办?

邵夷贝:其实我之前一度挺不喜欢《大龄文艺女青年》那首歌的,因为我觉得它是一个游戏的作品,是一个段子。但是这几年我反倒是认为它是一个很天然的,很真实的流露,它的那种幽默和写实,在我看来算是自己的比较有天赋的小闪光的瞬间,把它记录下来了。所以以前可能我会认为好的作品需要是宏大的、需要是厚重的、悲剧、严肃的这种,但是现在我反倒认为,更多的不同的形式的作品,更轻松的形式的作品也是有感染力的。

我有一段时间其实为了证明自己,就特别用力的去写我认为特别厚重的、有意义的歌。但是歌我自己写得很累,听的人现场有些反馈也会说个演唱会听下来很辛苦。所以我也会发现说,我自己的情绪,一个作者自己的情绪,会通过作品去传递出来。可能我自己的状态得调整,我需要去记录一些闪光的瞬间,或者是向上的一些情绪,把他们变成作品,这可能是我接下来的兴趣所在,我最近在写一本书叫《好心情手册》。这本书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治愈的过程我去建立这么一个逻辑,我要去说服自己。为什么它写了三年,就是我老觉得我自己还没开心起来,我没办法告诉别人怎么开心。所以我也在体验、在学习。现在这个理论体系已经建立好了,我觉得至少从个人的状态上可以。

铭晶:感觉邵夷贝在全然的面对自己,而且全然接纳自己。积极心理学其实它也是在帮助我们去关注生活中更积极的一面,把我们的重点,把我们的注意力关注在事情的积极和正向面上,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人生如果说是一场旅行,我们都有一个目标点,我们想要去做什么。但是更多的人可能在超速前进或者加速前进的过程中,他的专注力集中在前面的障碍物上,所以自己高度紧张,而忘了可能我们到达终点之后,我们所能享受到的那些风景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
民谣女流氓啊,你们的歌,唱出了我的爱情
80后北大才女唱《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走红(图)
《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
现在很多大龄剩女嫁不出去,他们到底聪明还是糊涂?
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动画MTV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