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发集团法务部总经理田丰:凝神静气,术中求道,企业法务伦理的发现者

导 读

这是一位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游刃有余的法总。不同于对法务人士的刻板印象,与田丰正式打开聊天,是从他喜欢的古典音乐与书房开始的。他的谈话平和幽默,散发出自然的书卷气韵。在聊到“法务伦理”的时候,脱口而出都是《论语》典章。

正  文

田丰家中有一个“豪华”大书房,其中一整面墙全是书籍。从法律、历史到经济、文学,均在他的涉猎范围。诸如《六法全书》,德国、法国、瑞士《民法典》,《欧洲私法共同参考框架草案》,《我妻荣民法讲义》,王泽鉴、梁慧星等亲笔签名的系列学术著作和《史记》、《饮冰室合集》、《联邦论》、《剑桥世界近代史》以及百多年前英国原版的诗集等更是他的珍藏书目。

他温文尔雅的气质,一时之间让人难以和珠海这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城市联系起来,而作为珠海最大国企华发集团的法务总经理,田丰的丰富内涵和立体人生由此可见一斑。

田丰在阅历与视野上的开阔,与他在法务领域的钻研,都成就着他今天的深度。作为一位法学毕业生,他做过政府部门的秘书,辞职下海做过外资所律师助理,还做过国旅金牌翻译导游,做过东盟多国合作项目法律顾问,自费赴美深造攻读法律硕士,接着又幸运地考取我国民法学泰斗王家福先生的博士生,进入民商法学术殿堂。

在企业法务这片领域,他一直冲在最前线,曾夜以继日地指挥着千亿项目的法律事务,以坚定的“宁缺毋滥”理念搭建起了华发集团法务部的雏形。在这个基础上大胆优化管理流程,让华发法务成为一线业务的坚实支撑。

在他的努力下,华发集团成为珠海首家公司律师试点单位。一个平台和一个法学博士之间,这些年来通过一个个的业务实战,互相成就着。

田丰还担任一些社会职务,比如珠海市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珠海市律师协会公司与公职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深圳国际仲裁院、珠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调解专家,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协会会员等。

工作之余,田丰是一名学者,潜心于学术的海洋。在民商法研究领域,田丰担任过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负责人,法律出版社为他出版过学术专著。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律硕士,他长期在高校兼职教授民法总论、公司法等核心课程。

勇猛精进是这位法律人的另一面。常自称“老师傅”的田丰大概也是团队中最敢挑战自我的人。去年他代表华发集团夺得珠海澳门企业培训师大赛总冠军,接着又代表珠海市参加十几万人激烈角逐的“我是好讲师”大赛,夺得全国亚军。年底参加横琴国际马拉松,在团队中第一个取得半程马拉松完赛奖牌。几天后他又在珠澳第一高楼上成功组织了珠海市律师协会2020年第一场集体学习,亲自主讲《融资性循环贸易的识别与风险把控》法律讲座,受到听课律师们的盛赞。

最近几年,他逐渐把更多的工作交给年轻人独立负责,自己则抽出部分精力放到专业研究和内部培训上。他深入分析了企业法律事务的本质和法务部门的伦理规则,研究成果被中国人民大学收入新编核心教材《法律职业伦理》之中。

田丰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在战斗中锻造精神:冲劲+务实基因的形成

2007年,留美归来正在北京嘉源律师事务所做IPO业务的田丰,被改制上市不久的珠海最大国企华发股份“挖”过去,成为正在组建的法务部的具体业务负责人。

两年后,珠海市政府把一个特殊的市政项目交给华发集团,要建设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这个投资上千亿元的重大工程关乎珠海的“二次创业”,也是横琴开发的启动项目。田丰被选派过去负责组建法务部,这也是华发集团最早的法务团队。

这个团队的工作模式近乎“疯狂”,田丰带领成员们没日没夜地加班审合同。一个千亿规模的工程其合同量是惊人的,几乎每天都要签署几十份合同。这些合同时间紧、金额大,作为政府重点工程又必须经得起审计,需要法务部门一份份严格审查修改后才能通过,并且通常不允许隔夜。田丰感叹道:“那时候法务部的同事们熬夜是常态,高速度、高质量地处理法律文件对法务部来说真是个巨大的挑战!”

仅仅用了5年时间,华发集团便打造出了珠海最高端的会展商务组团,包括珠海国际会议中心、珠海国际展览中心、一座国际白金五星级酒店和一座国际五星级酒店、以及珠海澳门地区最高的国际甲级写字楼和国际顶级音乐厅、歌剧院各一座。

在这个过程中,法务团队在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下形成了第一基因,这就是“冲劲+务实”。在田丰做事风格的影响下,法务部自上而下都专注于法律专业,踏踏实实地为业务部门服务。

在重压下“长出”流程:《合同事务处理规程》的诞生 

田丰认为,一个企业通常的业务表现形式就是合同,企业的经营无非是各种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因此合同是法务介入公司业务的主要抓手。一份份合同就是一单单交易。对合同订立前、中、后的把关就是法务部门对公司保驾护航的日常方式。

效率是企业的生命线。在高强度地审查合同、处理缺漏的同时,田丰思考着如何建立一套能真正满足业务需要的合同管理流程,确保每一份合同在多部门协作下更快、更好地订立和履行。

在田丰的主导下,集团第一套合同事务处理规程诞生了。他介绍,这套规则牵涉到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在什么环节介入,他们工作成果的范围、格式、期限等都列得清清楚楚,所有技术环节都得到标准化处理。这份文件由法务部按法规的严谨格式起草完成后,又做了一个“通俗化”改版。所谓通俗化,就是让非法律专业的人都能看得懂、记得住。随着规程的逐步推广,公司的业务活动日益高效而又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田丰十分满意这一举措对公司业务的积极影响。他直言:“好的制度应该是每一个条款都从实际需要中‘长出来’,因此这是目前为止华发集团最成功的一项制度,它所体现的高效、严谨理念也正是华发精神的一部分,它已经成为公司各部门围绕合同进行作业的惯例。”

在专业上结成伙伴:“自我驱动型”团队的长成

田丰对部门的管理模式也别具一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叫做“双层顾问,包产到户”。他让团队的每个成员都直接对接业务单位,年轻人很快都能独当一面,田丰自己则不再“抛头露面”,而成为部门内部的师傅和顾问。比如团队中的小陈律师就是她所对接的7个下属公司的“全权法律顾问”,那些公司的老总有事都直接找小陈律师。而小陈律师一旦遇到自己搞不定的复杂问题就会随时找田丰,寻求他的分析与指导,然后把田丰的意见融入自己的工作成果发出去。

“不折腾”是他管理团队的基本理念。他相信自己精挑细选来的每一个成员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因此很少开会,也基本用不着那些高大上的KPI等考核方法。他说自己就像个躲在墙角里跟大伙一起干活的老师傅,有事说事,没事不找事。他的下属们非但不偷懒,反而主动承担事务。时常会有同事跑来告诉他“田律师,有这么个任务,我先做了,您看看……”

田丰注重把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与他们个人的专业成长结合起来。在食堂午饭后的集体散步时,在工间休息的偶尔闲谈中,他常说:“干活练手艺,这才是咱专业人的最大财富。”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本科生必修课的讲台上,在深圳顶级法务总监课的讲座中,他还说:“企业法务岗位固然是法律学子向管理层华丽转身的不错跳板,但它更是有志于专业者成就法律专家的绝佳平台。只要你守得住寂寞,不放弃学问,它就会由内到外地塑造你。”

他的话给了年轻人莫大的信心。在他的影响下,法务部的员工都踏实工作,勤奋读书,许多员工的办公桌上都堆着一摞摞专业书籍。

田丰认为法务部应该是一群热爱专业的人自发结合在一起的团体。这个团体以帮助企业化解法律风险为天职,以研究和解决法律问题为乐趣。因此他们是“自我驱动”的,并不需要什么管理技巧,更不需要严苛的管理制度。只要大家三观相同,每个人都是自己最好的管理者,也是团队中最好的配合者。

在他的带领下,同事们潜心专业,苦练内功,逐渐赢得了业界好评。田丰的团队中目前已有多名公司律师进入省、市律师协会工作委员会。常有珠海的老律师赞叹说这支团队如果换上律师事务所的牌子,也会是一个非常强的律师事务所。

田丰在澳门接受采访

在职业中探寻“大道”:企业法务伦理的创造性发现

这个长年固守在一个地方国企法务部里的男人,却有着一个并不“安分”的头脑。无论法学问题的研究,还是企业法务的思考,他都能在这里找到充足的“养料”。他发现职场中求“术”者泱泱,而问“道”者寥寥。企业法务的伦理问题进入了他的视野。

法律事务关乎企业最核心的利益,倘若在矛盾交错的多部门协作中,或者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交易中没有一套明确的伦理规则指引,法务部职能就难以有效发挥,甚至会发生灾难性后果。这些伦理问题比如:当员工与企业发生劳动纠纷时,法务部应该采取怎样的立场?在一单业务进入“灰色地带”时,法务部应该怎样把握合规与盈利?当一个项目进度紧迫时,法务部应该如何平衡安全与效率?当所代理的诉讼案件的当事人与法务部成员有利害关系时,法务部该如何处理?对个人来说法务职业的终极价值何在?诸如此类的问题,田丰都有着他独到的见解。

深厚的人文视野与多年一线事务经验,让田丰在审视企业法务生态的问题时看得更深入。他说,谈论企业法务伦理,要从企业法务岗位设立的初衷着手思考。由初衷引出立场。由立场的发挥引出不同部门间的天然“冲突”,这就是自然存在的矛盾。而矛盾的调和规则就是伦理。伦理绝非道德说教,虽然它以某种道德为支撑。

田丰深入分析了企业法务部门在静态冲突下、动态冲突下、增强功能下以及内向观察下的伦理规则。他提出以下四大观点:第一、伦理是使一个组织或个体得以长久存活和发展的必要规则。第二、法务部的伦理要站在企业本身层面去寻找。第三、法务部要认清自己的核心价值并坚守之。第四、在处理部门间矛盾时,要在区分法务部核心业务与边缘业务的基础上施以不同的方针。

田丰的上述独创性理论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编核心教材《法律职业伦理》之中。他说,这套理论岂止适用于法务部门,它实际上是任何一个组织体内所有部门的伦理逻辑。

田丰的研究让他在更深的维度上把握着企业法律事务的组织和运作。在田丰的主导下,华发集团法务部去年年初展开了职业伦理的研讨活动。以笔者所知,这应该是在全国率先的。通过研讨,法务部员工对这份职业之于企业、之于人生的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田丰在深圳国际仲裁院

文章原创来源于《首席法务官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冷冻胚胎应否返还?珠海首例夫妻诉医院返还冷冻胚胎案,法院判了……
公司法务岗-海新晟
【实务】律师应如何与公司法务人员如何无缝合作
在GE做了十年法总的他,谈了谈法务该如何融入业务部
李宜坤:走出法务的一条特色之路
广和视点丨现代公立医院法律顾问制度建立与完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