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尝试叩开罪犯的心灵之门——与一个过失罪犯的谈话

来源:柳城监狱 作者: 蔡健敏


图为一民警与罪犯谈话(不代指作者)


那天,按照监狱安排,下监区找分管的罪犯谈话,发生的那一幕,使我真正感觉到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能够得到罪犯的信任,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叩开罪犯的心灵之门谈何容易。




我坐在桌子上,打开谈话本,正要记录,一名罪犯慢慢走到桌子前面,向我报告之后,我示意他坐在桌子对面的小板凳上。我简单问他的基本情况之后,了解到这个罪犯名叫黄某,身材高瘦,大概30岁年纪。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今年7月份投入监狱改造,现在改造情况稳定。我问他,今天找警官谈话,有什么诉求或想法吗?他默不作声,不一会,他问,警官我可以跟你谈一谈我的犯罪经历吗?听到这句话,我开始有点不解,我想他大概想对自己的过去忏悔反思吧。我就答应他往下说。根据他所讲,在犯罪之前患有抑郁症,正常服药了好长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因为药性太强,每一服药以后,药效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因为他读书毕业以后,自己在社会上创业打拼,曾经生意做得很大。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前几年生意还是败落,自己感觉压力很大,加上亲戚朋友的不理解,慢慢地,他患上了抑郁症,只能在家吃药养病。


他从19岁开始离开家门,靠自己在外面打工赚钱读书、生活。他说所谓的“亲戚朋友”,根本就不关心过他,只是觉得他生意败落了,还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去再赚钱,不能窝在家里。其实,他们都不知道,他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他曾经两次尝试自杀,但是可能是死神眷恋这个天生苦命的孩子,最终还是没有自杀成功,他跟我坦白说,他面对死亡,他一点都不怕,他可以随时面对死亡。家庭对他来说,只是一个空壳,没有人真正会关心他,就连他的妻子,也从他生意落败后,带着孩子离开了他。他生长在宾阳县一个小村子,从小家里很穷,十九岁开始,离开家门,开始了他边打工边求学的生活。为了赚到学费,多苦多累都不怕,主要能够赚钱,得到生活费、学费读书就行。为了考上他理想中的大学,他曾经离开宾阳,去到都安县上高三补习班,但是最终还是与理想失之交臂,后来他一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被广西艺术学院设计专业录取。经过四年的打拼,完成自己学业之后,他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创业,经营自己的发型设计店,慢慢地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心仪的女孩跟他结婚、生子,组成了属于自己的小家。


自从患上抑郁症以后,从医院开的处方药,渐渐不能满足控制病情的发展,他听从一个学医的朋友的建议,慢慢口服少量的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他觉得少量的冰毒口服以后,身体、精神上基本能够满足工作、生活的需要,并且为了对比服用冰毒前后的具体效果,他还做好详细记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上无法能够满足购买这些精神类药品的费用,而且所谓“亲属”对他的所作所为还是不理解,“为什么在家窝着,不去工作赚钱”等话语、疑问。为了寻求更好,更便宜的治疗药物,他甚至想让朋友从国外给他带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以偿,这就使他对生活更加充满悲观,觉得社会在遗弃他,他也彻底放弃了自己。从案发前半年以来,他都是每天喝得烂醉,而且都是喝比较便宜的“二锅头”酒,就是这样常常用酒精来麻醉自己,逃避社会现实。终于有一天,他在喝醉酒的时候,将与自己发生口角的受害人打伤致死。酒醒过后指导自己的行为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感到很懊悔,也尽自己的努力赔偿受害人家属的损失,祈求得到谅解。


黄某在说完这一番话后,心情很激动,连眼睛有点湿润了。出于对他的尊重,我对他说了几句安慰的话语,鼓励他要直面现实,把刑期当学期,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等等。经过一会,他情绪趋于平稳,他问我,警官是不是人昏迷了体重会增加呢?可能这就是我当时自杀没有成功原因吧,也许真的是老天的眷恋吧!我略加思索后,回答他说,不会的,人昏迷后,心脏跳动得慢下来,而且人体细胞在损伤,体重是不会增加,反而会略减轻。这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他听后,也示意点点头,露出微笑,谢谢警官。他问我,警官我现在是相信你才对你讲的这番话,我相信你警官。其实,从他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犯罪入狱前患有心理问题,正因为如此,家里人从来对他不闻不问,从来没有关心过他的感受,使他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渐渐发展成为犯罪的其中一个缘由。正是了解到他的情况,我告诉他,现在监狱每个监区都设立了心理咨询约警牌和设置有心理辅导站,如果你有任何的心理烦恼和问题,都会得到分忧和解决,并且会为你的隐私保密。我说说得这里,他也很信任我,并且说,“警官我会服从这里的安排、管理。在监狱里,我终于觉得心理很放松,可以重新拾起自己的爱好,我的爱好是玩音乐,以前我是学设计专业的,我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监狱做一些贡献。”


结束了这一系列的与黄某的谈话,我忽然觉得监狱人民警察事业的高尚,能够得到罪犯的信任,倾听他心灵的呼声,扮演咨询他身上,我看到了黄某认真悔罪,向积极改造的方向发展的影子。也看到了罪师和求助者之间的对话,帮助他化解心理烦恼,完成一次心灵之间的对话。从犯群体中的心理问题越来越需要引起广大警察的重视,在以后的执法过程中要关注罪犯的心理问题,尽可能为有心理诉求的罪犯解决心理烦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改造,积极面对新生的希望。

投稿邮箱:cn110ff@qq.com 警界下属狱警频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好“首因效应”
走出自己的心理黑洞 心理疾病 吞噬生命的隐性黑洞
关于罪犯彭某的个案管理报告
李洪吉——中国监狱罪犯心理学的导入学者
贵港监狱六监区采取措施让限制减刑罪犯走出心理误区
闲谈几话(一)‖文/李查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