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淘金者”深入地下几十米,只为了你手机后盖里的那块电池

幽暗又不通风的地下坑道里,成年矿工们拿着凿子、锤子及其他手持工具挖矿。深达数十米的坑道中,他们自顾不暇地将矿石装满袋子,并得无时不刻地注意矿坑的状态,以防出现恐怖的矿难。

地面上已经废弃的采矿区内,童工们则在被开采过的“尾矿”中找寻矿石,再到附近的河流加以淘洗、拣选,最后再背着装满矿石、足以压弯幼小脊梁的大袋子,向中间商换取当日收入。


“淘金者”们在矿洞下用现在开来极为原始的工具工作

这看似19世纪中后期美国西部淘金者工作状态,但在百余年后,仍然是刚果南部地区采矿工人每天醒来就要面对的事,他们大多在已不允许人工采矿的矿区工作。

这种“土里土气”的,看似“野蛮”的人工采矿方式,与那些由跨国公司经营的“高大上”的工业化采矿方式并存,提供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钴原料。

在我们所生活的“文明”社会,有人曾经开玩笑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当下,限制人们出行距离与出行时间的,不再是交通的便捷与否,而变成了手机电池还有多少电。

但你在每天捧着你的宝贝手机,包括阅读这篇推送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在你手机后盖里那块小小的锂离子电池,竟是连接“文明”与“野蛮”,连接你与刚果“淘金者”的重要纽带?


我们生活在一个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层出不穷,又不断推陈出新的社会。在感叹生活越来越多元、越便利的同时,你根本不知道你正在用的电子设备中,凝聚了哪些国家,哪些人的,多少血汗

锂离子电池在制造过程中,为防止较为活跃的锂元素在电池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燃烧、爆炸等现象,不得不加入大量的钴、锰等来抑制其活跃性。而这些钴和锰,绝大多数来自非洲。

根据大赦国际(Amnesty International)与非洲资源观察(AFREWATCH)两家组织共同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全世界世界钴矿产量最高的国家,民主刚果,仍有将近20%的钴矿是借由上文所述的方式手工开采。

这些新时代的“淘金者”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每日仅有1、2美元的微薄收入。他们不仅身处非常高的健康风险中,同时也成为被暴力恐吓及敲诈的对象。



加丹加省是刚果南部的重要矿业产区,其首府Kolwezi市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淘金者之都”

“淘金者”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采矿工人们不仅长时间暴露在含钴的粉尘中,而且没有穿戴任何如手套、工作服或面罩之类的基本防护装备。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都在不同程度的遭受着如呼吸道受损、接触性皮肤炎,甚至致命性肺病的折磨。


有些采矿者被活埋在矿井中,但尸体无法被寻回,就这么死去然后被遗忘——于刚果南部采矿中心Kolwezi市开设法律咨询中心的修女 Nathalie Kangaj

除此之外,部分“淘金者”为了拿到更高的报酬(比之前多不到1美元),选择进入坑洞极深、难以救援的矿井工作。但这些矿井中却往往没有任何支撑物,并且通风极其不良。

虽然官方至今尚未提供任何相关死亡记录,当地媒体上曝光的矿难案例也极少,但矿工们其实都知道,矿井塌陷什么的事故其实时常发生。


这些连你家狗都不会往里钻的小矿洞,是他们每天要待上10多个小时的工作场所

在“淘金者”群体中最小的孩子仅有7岁,身上每天背负的重担远高过他们的年纪所能承受的负荷。

日复一日地搬运这些装满矿石的袋子,是每个采矿的童工所无法避免的工作,可是这些袋子每个重达20至40公斤,即便是没有立刻对这些孩子造成伤害,但长期下来导致的关节及骨骼变形、肌肉损伤等,依然让这些孩子的未来充满着灰暗。


在矿坑外捡拾尾矿的童工,看起来也就上小学的样子

每个矿场每天的平均工时,往往高达12个小时,但每名矿工在此仅能赚到1至2美元,童工可能更少。

在上学的孩子们,在周末、假期或是放学前后,仍须到矿场报到;更别提那些因学费过高负担不起,或是必须辍学来养家的儿童,这样的基本全年都要待在矿场中。

有时早上进矿坑再出来,头上已是第二天的太阳,许多儿童也因为没有钱,常常整天吃不到东西。


小伙子在装袋之余抽烟解闷

除了健康问题外,童工们更得面临被威胁及剥削的处境。

为了到钴矿密度较高的区域寻找矿石,他们必须偷偷潜入有保安驻守的政府特许矿区。童工们表示,保安常常殴打、虐待他们。然而,童工因为自知理亏,通常不敢报警,也认为警察并不会重视。


在本该接受教育的年纪,却每天与泥浆、碎矿为伴

此外,童工大多独立工作,每日将采集所得装袋,再交由中间商依重量估价。在权力及资源不对等的情况下,还要忍受中间商恶意压低价格。而拿到微薄的酬劳后,还得在成年采矿者及保安的暴力胁迫下,交出不少的保护费。

一天结束后,口袋几乎所剩无几。缺钱时,儿童们只好向中间商借钱,再落入受制于人的恶性循环中。


有时如果我们什么也找不到,就去中间商那借钱,然后第二天就得为他工作。中间商第二天就会少秤:‘不对,不是10公斤,是8公斤。’——来自一名仅有14岁的童工

2002年,刚果政府公布新《采矿法》,规定手工采矿活动只能在特许的手工矿区进行,并将许多手工采矿者赶出跨国公司的工业化矿区。

然而,这些所谓的特许手工矿区并不足以消化所有的手工采矿者,因而导致许多手工采矿者纷纷进入不受监控的矿区工作,有时甚至偷偷潜入工业化采矿公司的土地。


这些袋子通常看起来不大,但确实很重,因为里面不仅是来自矿石的负担,还有生活的压力与肉食者层层的盘剥

监管上的盲区,使得手握“大权”的基层劳动监察官员找到了“创收”机会,于是这些人巧立名目,对采矿者征收各种非法的“税”,以换取其在非特许矿区的工作权,其他的还有运输矿物、及解决冲突,也需要向检察官员交钱。



手持AK的矿场安保人员

不仅是政府,处在供应链下游的企业,包括冶炼方,以及在最终端的智能电子设备销售者,都对此置若罔闻。


钴原料在全球市场上的流向及其产业链条

通常情况下,中间商在向手工采矿者收购钴矿后,会转卖给他们形容“大得像美国”的“刚果东方国际矿业公司”进行加工,最后,这些半成品会运往东方矿业的母公司,坐标位于中国浙江的某公司(宝宝知道是谁,但宝宝就是不说)。

据相关报告,在过去几年内,刚果东方矿业为这家公司提供了40%的钴原料;而这家公司恰好是世界最大的钴产品制造商之一。

这张图片大家偷着看看,憋说话,闷声......

其实,不仅冶炼方,包括锂电池供应商以及与其合作的电子产品跨国企业,如三星、苹果等,都有义务并且应该确保自身有能力追踪到上游供应链的生产过程,这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因为,下游产业的对此问题的忽视,无异于对这些“淘金者”的间接压榨。


这些跨国公司说他们对童工采取零容忍措施,但如果这些公司不调查他们的供应商,这些承诺只是空头支票,他们的宣称则完全不可信。——大赦国际商业与人权研究员 Mark Dummett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这些“淘金者”目前的数目约有11万至15万,集中在刚果南部的加丹加省,他们为了全球数十亿电子产品使用者对电池续航能力的渴求,而出卖着自己的生命,这当中更有不少儿童,估计童工数量已达到四万,约占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

他们的血与汗伴随钴矿的冶炼、加工,制成锂电池,塞在手机后壳中,成为全球数十亿使用者不曾察觉的苦痛。

本文转自微信号“怪我low”(ID:gw_low)

作者/Homer J.


微博@观察者网每月有不可描述活动,老司机请提高警惕??

转载规范请后台回复:转载

合作/广告/投放/沟通

pr@guancha.cn

:QQ 2920915625

微信上看不到的,观察者网App上都有!

如何获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球美容行业背后的丑恶实况
每辆特斯拉的背后,都可能滴着刚果儿童的泪水
【次新研究院】寒锐钴业:拥有钴完整产业链的少数派
5岁童工冒死采原料 全球美容工业背后的丑陋真相
每部手机的背后,都有刚果童工的血泪。
刚果金重磅深度:感受钴铜的心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