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行合一的两种表现方式


按照我们当下人的理解,与直觉更加类似。

知行合一,就是“觉到就做”。

毫无疑问,重点,还是在“行”。如果你的内心明明觉察到了,却偏偏不去做,就是知行不合一了。

举个例子。

我步行,过马路。是红灯。我的觉察告诉我,要停下来,等绿灯。但是我左顾右盼,看看没有疾驰而过的车辆;于是我告诉自己,我要赶时间,没车傻等好无聊,我的步子足够快。于是,创了红灯,过了马路。这个,就是知行不合一。我相信,大部分闯红灯的人,都是这样的状态:他们不是觉察不到红灯的作用,他们强调了自己的主观。这种知行不合一的思维习惯固化之后,就演变成为对规则、程序、制度、道德的不耐烦;长期以往,自然滑下恶的边缘。他们周边的人,他们的家人,如果以他为榜样,自然是恶的榜样。
我看到地上有一个果皮。我的觉察告诉我,这会影响到环境卫生,应该捡起来,扔到附近的垃圾桶里。但是,我想想,为什么是我捡而不是他人,我这样做不是很傻吗?反正放在地上一会儿环卫工人会来。如果大家都这样自觉,环卫工人不是没饭吃了吗?一顿自我安慰之后,没有去捡这个果皮。这也是典型的知行不合一。长期以为,良知被蒙蔽,觉察被闲思杂虑所遮掩;人欲上升,还振振有词。天天如此,万劫不复。

每一个觉察,都是金子般的珍贵,每个人都要善待他。当这个觉察出现的时候,不要多想,不要去顾及他人感受,去做就可以了。

2,知行合一,是良知和行动的统一体。这个知,是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没有经过人欲沾染的心,是道心,是能够很快觉察到善恶的;这个时候,行动和内在的表现,是统一的。

知和行,是一体的。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传习录》)

关于这个知行合一,文章汗牛充栋,我就不铺陈开来了。

3,为什么你不能知行合一。

因为知和行之间,隔了一个你的习性和人欲。

或者说,知,是自知的。“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

本来是知的,未能“行”,是硬生生地被你的人欲和习性摁回去了。所以,你的知,就变成未知了。

怎么知行合一?尽量避免习性和人欲的干扰。

这就是致良知的致,这就是去人欲的去。

这就是省察克治的功夫。


 

 

此为艾庭专栏“能饮一杯无”第295


心友将修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感悟发至以下邮箱,我们请老师为您解答

187270597@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学是实践和体察的功夫
怎样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解决现实问题?
很多人读王阳明,知行合一很好理解,但为什么学不会做不到呢?
此心做筏 遨游于世
王阳明《传习录》导读
“诚意”的功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