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门外汉”到“程序猿”——一项质性研究

你现在的工作与你所学的专业相关吗?大学毕业生离校或工作一段时间后从劳动市场回到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重新接受教育培训、学习新技术技能的“回炉重造”现象自2000 年起频繁见诸报端,大学生回炉正在“由个例变为群体,成为一种现象、热潮”。本文作者带你一起走近这一群体,一探究竟!

原文标题:《从“门外汉”到程序员——从学校到工作过渡路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质性分析》

作者:和震;贺世宇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2019年第1期

本期编辑:小糊涂

摘要:对小猿从大学到工作的过渡经历考察发现:青年STW过渡历程并非线性,还可能有从工作场所返回受教育状态的“逆转过渡”,过渡中交织着角色转变;借助生命周期-生命空间理论为分析视角,青年逆转过渡始于自我概念与当前职业角色的激烈冲突,“追求想要的生活”即强烈的兴趣和对自我需要的满足是青年做出逆转过渡决策及成功实现过渡的内在动力,生涯适应力是实现成功过渡的内在保障机制,并与情境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社会文化等)互动共同作用于青年过渡过程。此发现结果提供了审视和反思教育改革的新视角。

关键词:学校到工作;青年过渡;逆转过渡

一、研究背景

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SCHOOL TO WORK,简称STW)是青年过渡的重要内容,为考察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等提供了独特视角。大学毕业生离校或工作一段时间后从劳动市场回到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重新接受教育培训、学习新技术技能的“回炉重造”现象自2000 年起频繁见诸报端,大学生回炉正在“由个例变为群体,成为一种现象、热潮”,[1]未来也将长期存在。[2]不只中国,澳大利亚TAFE 学院学员中自20 世纪90 年代起出现了大批大学毕业生,美国社区学院也不乏刚毕业大学生的身影。可见,回炉是国内外共有的现象。对上述现象的探讨属于青年过渡(Youth Transition)、职业教育、生涯发展等领域的研究范畴。

青年过渡一直是全世界各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尤其是近些年呈现出区别于传统过渡的新特征、[3]新模式。[4]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者们逐渐就青年过渡问题达成初步共识,包括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从原生家庭到扩展家庭的过渡;从与父母居住到独立居住的过渡这三方面。[5]国际组织、政府及研究者在此领域做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探讨。OECD采用汉南等提出的跨国比较分析框架[6]用于推动14国家参与的学校向工作过渡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各国也纷纷递交了研究报告。国际劳工组织(ILO) 对此持续关注,时隔几年就会发布调查报告,指出青年过渡的劳动市场影响因素[7]、特征等,[8]还开发专门调查工具[9(] 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 survey)用于探索青年面临的越来越间接的过渡路径。美国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就开始了STW运动并在1994 年颁布《学校到工作机会法案(School to Work Opportunity Act)》, 从2001 年起联邦政府每年投入70 万美元支持各州STC(School to Career,STW与STC 两者在核心理念上一脉相承)。[10]总之,国外青年过渡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开始较早,从社会学、职业教育学等多学科,个人、社会、文化等多视角围绕青年过渡的复杂性、影响因素[11]等多方面做了较为丰富的探讨。

国内有关STW的探讨起步较晚,本土实证研究数量尚不多见,仍侧重从宏观层面思辨,尚处于介绍国外经验与历史梳理、国际比较[12]层面;在青年过渡多样性、多轨迹、非线性、变动的频繁性正变得越来越突出[13]的背景下,对于青年STW 过渡尤其在微观、个体视角下理解青年过渡关照不足。其次,回炉即“逆转过渡”可谓是“媒体热、学术冷”,尚停留在探决策参考讨普职教育价值、个人教育选择等经验描述与阐释层面。再者,由于青年STW过渡涉及经济、就业等问题,关注点被过多集中于外界因素,忽视了青年自身显而易见的主动选择和自我调整。最后,有量化研究用量表测量大学生过渡的心理资源与行为的关系;[14]从统计角度分析青年就业途径和因素;[15] 质性研究大学生过渡的职业适应;[16]就业不顺利的“悠悠球”现象等。[17]量化研究很重要,但数据上可处理造成的简化无法生动描述现今青年过渡的真实图像。

因此,本研究将以生命周期- 生命空间理论为分析框架,遵循质性研究范式,对经历从大学到工作过渡再从工作场所到培训机构的逆转过渡并最终实现成功过渡(从离开大学进入到第一份体面、稳定的全职工作)的小猿进行访谈,侧重于以青年如何看待自己的角度理解其经历,探讨青年STW过渡的路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二、研究过程

(一)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舒伯(Super Donald E.)的生命周期- 生命空间理论(Life- Span,Life- Space Theory)为分析框架,该理论从早期的生涯发展理论(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进化到发展性自我概念理论(Developmental Self- Concept Theory),最终整合形成生命周期- 生命空间理论,[18]经受住了研究者和市场的检验。[19]该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切性表现为:首先, 舒伯将生涯视为伴随一生持续不断发展的生命过程,特别强调自我概念;其次,舒伯认为生活空间反映在多重生活角色(rainbow of life roles),自我是多角色的复合体,所有生命角色相互作用和影响,个体需不断适应各角色,其中学校和工作场所被认为是最重要角色发生的场所。[20]因此,“适应”除暗含个体与情境的互动,还有主动[21]意味,关注个体主动适应过程中的认识、态度等变化;最后,该理论的拱形生涯决定因素模型[22]将心理学研究范式关注的个体因素即个人兴趣、需要、价值观、智力等,与社会学研究领域关注的家庭、学校、社会等情境因素融合纳入其理论框架并简化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认为重要的不是哪种因素更重要,而是两者如何互动形成自我和角色自我概念。[23]总之,该理论能解决不同背景下不同群体生涯发展的全部复杂性,[24]有助于研究者从复杂因素中抽丝剥茧解释个体过渡,与本研究所关注的问题、研究视角不谋而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视为一个过程,视为个体生命、生涯的一部分,拟通过质性研究,对“回炉”并成功过渡的青年小猿的过渡经历进行描述与分析,考察青年过渡及逆转过渡现象,让青年就感受到的社会和其他方面的剧变发出积极的声音。[25]

1.选取研究对象

现就职于北京一家互联网软件公司的小猿,男, 1992 年出生于河南一个农民家庭,父母健在,哥哥已在上海、江苏等地工作多年。小猿2016 年本科毕业于国内一所普通非“985”“211”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四下学期在当地一家建筑公司实习约4个月后辞去留任该公司的机会,同年7月到北京一家大型软件培训学校(北京市科委认定的高科技企业及软件企业及人才输送基地)接受为期六个月的前端开发培训,后经培训学校推荐于2017 年2 月进入今所在公司。他现已在该公司成为正式员工,发展状态良好。访谈中小猿积极配合,愿意分享和提供相关信息。

选取小猿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国际劳工组织将STWT 划分为三个阶段:尚未开始、处于过渡阶段、已经完成过渡。已经完成过渡意味着已经离开教育与培训并且处于稳定、满意的就业状态,尚没有在一年以内离开的打算。[26]小猿符合这一条件。二,之所以选程序员,是因为程序员职业数量庞大,属于朝阳行业,对知识与能力要求更新快。ILO 最新发布的《2017 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通向更好工作未来的路径)》指出,越来越多年轻求职、创业者进入互联网领域;[27]且随着技术进步和国内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未来几年该就业群体将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其中不乏像小猿这样的成功跨行者,应引起研究者更多关注。

2.资料收集

本研究运用半结构访谈法,辅以实物分析法收集资料(小猿主动提供的学习资料、笔记等),并通过观察、访谈共同朋友“侦探”似地进行多角度的交叉验证。访谈分为正式与非正式访谈,在前期与对方多次非正式接触后,于2017 年底、2018 年先后访谈四次,每次访谈时长从30~80 分钟不等,所有访谈在征得对方同意后录音。访谈中尽量让对方以自己的方式讲述其故事、分享其经历,避免研究者将主观想法强加于对方,还要反复与被研究者进行意义理解的交换和校正。[28]实物资料(如学习笔记、屏保格言等)的意义在于补充和佐证,不是对方说什么就是真的,需要从其生活的多角度验证真实性。

3.资料整理与分析

访谈结束后及时转录成5 万余字的文字稿并撰写备忘录。按照“类属- 属性- 维度”三级编码方式对资料进行整理:首先,开放式编码过程尽量将“本土概念”作为标签,这些概念对访谈对象有着独特的意义;二是对开放式编码进行有意义的分类,明确关系、维度等。在此,以部分为例展示编码过程(如表所示)。

三、研究分析与结果

(一)STW过渡路径、自我概念与角色变化

小猿在时间维度上从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经历了“大学→工作场所1(建筑公司)→‘回炉’到培训学校学习编程→工作场所2(软件公司)” 的“Z”字型路径(见图1),最终顺利完成STW过渡。从工作场所到培训机构(教育培训)学习编程技术是逆转过渡;在教育类型上经历了由“学术/ 专业教育→职业培训”的过渡;在职业领域上实现了由“建筑行业→计算机行业”的跨越。改行成功之前的小猿对于编程而言是一个“门外汉”。

“自我”是舒伯理论中最核心的概念,是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互动的产物,[29]个体不断把理解中的自我融入到各角色中便有了多重“角色自我概念(Role Self—Concepts)”,如学生、公民、工作者和持家者等。青年过渡各时期、各阶段都伴随着个体“自我”、“角色自我概念”的变化。他认为,职业选择的历程即自我概念实践的历程。考察个体实践职业角色自我概念的重要方面是职业角色认同,低职业角色认同可能引发职业身份变化。[30]正是由于理解中的自我与实际承担施工管理职业角色发生冲突(“不适合我”),小猿调整后仍无法适应该角色,职业角色认同极低导致其萌生转行念头,职业身份随之变化(见图2)。

从萌生转行念头到成功转行、获得正式、满意且稳定的工作,小猿经历了“迷茫期- 意向期- 接触期- 抗争与适应期- 成熟与自我导向发展期”这几个阶段,最终实现从“门外汉”成长为正式程序员的顺利过渡(见图3)。从“门外汉”到正式程序员这一过程职业角色自我概念具体发生如下变化:圈外人- 边缘人(半圈内人)- 圈内人- 圈内核心成员(见图3)。

1.迷茫期。对施工管理职业角色认同感极低又急于摆脱的小猿对未来走向何方并不清楚,于是通过咨询亲友、同辈群体等多途径获取信息。

2.意向期。经同辈群体推荐编程工作后,小猿虽不够了解,也不知是否完全是自己“想要的”,但经理性分析后对该行业的认知、预期积极正面(“很好奇、感兴趣”),于是辞职转行并在“关系好的同学”推荐的培训机构学习编程,此时的小猿是编程行业的“圈外人”(“就像娱乐圈,这行也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圈’,当时我可以说一无所知”)。

3.接触期。在培训学校学习的小猿仍是“圈外人”,对未来满怀“期待”和“好奇”的积极心态使其学习行为主动(“踏实学真本事,大学很少提问,在这经常提问,变成‘好学生’了”)。

4.抗争与适应期。三个月的实习期是进入圈内的关键,小猿要完成由“学习者”到“工作者”、由“实习生”到“正式员工”的转变,必须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领域做出改变才能充分适应。[31]尽管改行前后的工作都会遇到困境,其应对心态和行为策略迥异,此时适应更积极。实习期尽管处于边缘角色,既不足够了解所谓“圈内”规则,所承担的也是非核心、难度低的新手任务(“学基础技术,做组长分配的简单、小任务”),但在过程中印证了先前的预设(“确实挺有意思”),对该职业由衷地热爱,超越“兴趣”成为“乐趣”,从中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最大的是成就感,你能做出让其他人都认可的东西;最大的乐趣是经过千辛万苦看它在电脑上运行起来,那一刻觉得都值了”);逐渐成为“圈内人”,认同感增强,获得了迈向“更好的未来世界”大门的钥匙(“当你不了解时它是关着的,当你掌握了技术做成demo,即演示版,新世界大门就向你敞开”)。

5.成熟与自我导向发展期。转正后小猿成为正式员工并在工作中完全适应、迈向公司项目组的“老人”,对于行业内不成文的规则更为了解(“这行就是要不断学习,永远有新技术、新框架”“跳槽很频繁而且大多数情况都会涨工资”),对职业的认知更为丰富、全面,此时职业认同感相对最高(“我挺适合而且做得挺好,我是程序员我骄傲”)。高职业认同不仅对当前职业身份有一定固着作用而且对发现和把握工作机遇、迎接工作挑战及生涯规划等多方面都有积极正向作用。[32]小猿对薪水、跳槽等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要不要跳槽要看公司氛围、发展,还有能不能学到新东西,这些是最主要考虑的; 当你的技术做到不可替代,高工资顺理成章”),未来生涯发展方向是圈内核心成员角色(“先组内技术核心,然后是架构师或项目经理”)。

总之,在青年STW过渡过程中个体对自我的认知经历了由混沌(“不喜欢当时的工作却不知道要做什么”)到理智(“兴趣最重要,要有发展意识和大格局”),走向自觉、自我导向。伴随着小猿成为一名真正的程序员,其职业角色认同感增强,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甚至自我挑战,最终实现了由“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到“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的自我重构。

(二)影响STW过渡的个人因素

1.兴趣和需要———STW过渡的强烈动力

兴趣和需求在生涯发展与过渡中起推动作用。小猿的 STW过渡经历都以———跟随“兴趣”、选择 “适合自己的”、追求“想要的生活”这一极其深刻、强烈的内在动力为动力机制。在舒伯的生涯决定因素模型中,兴趣被视为“能够预测一个人想学什么、想进入什么样的职业、在其所选择的生涯方向的稳定程度及满意程度最好的预测因素”。[33]访谈资料中“兴趣”出现18 次,表达了多种含义如“有意思”“神秘” 等,被访者也反复强调兴趣的重要性(“很重要,有兴趣才会主动做”)。对施工管理工作的低兴趣(“不是我喜欢的,没意思”)和对编程工作的高兴趣(“很有意思”)形成强烈对比。此外,对个体多重需要尤其是重要需要的满足也是支持个体成功过渡的重要因素。但多重需要的重要性和满足程度存在差异,对“适合的工作”(“有成就感”)的追求优先于其他需要如“工资相比兴趣还是次要的”。

因此,当个体自我概念与当前职业角色发生激烈冲突时,原有工作无法满足个体的兴趣与需要,不能实现其对“想要的生活(“有一份感兴趣的工作,编程比较适合我、有成就感、发展前景好”)”的追求以及对于“厌恶的生活”的逃离是个体决定脱离原有职业角色开始逆转过渡并转行的起始动力,而对另一工作的高兴趣能够满足其内心对于幸福生活的向往是支持个体顺利完成过渡的持续性动力。

2.生涯适应力———STW过渡成功的重要保障

追求“想要的生活”是小猿STW过渡与逆转过渡最强烈的动力,然而要想顺利、成功实现过渡,实现对多重生活角色的适应,个体的生涯适应力、个人资本、能力等同样不可或缺,其中生涯适应力最为关键。

舒伯特别关注个体对多重生活角色的适应,[34] 他与纳赛尔(Knasel)首次提出“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并将其概念化为一种心理社会资源, 个体在接受来自工作世界压力的同时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过程中取得平衡。[35]相比舒伯1955年提出的“职业成熟度”,此概念具有建构主义取向,突出了个体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主动建构与理解。[36] 研究者萨维克斯(Savickas)1997年在舒伯的生命周期-生命空间理论框架下进而认为,“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应对当前和预期职业角色中的任务、过渡以及所遭受创伤的社会心理资源,能够促进积极的适应进程从而导致成功的适应结果”,[37]其经三次修订后提出四个维度———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38] 丰富了对生涯角色适应的理解。

(1)生涯关注帮助个人展望未来,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39]体现了个体对自身生涯发展的关注程度。小猿在大学专业选择及高等教育阶段对自身生涯关注明显不足(“高中好好学习把成绩考好就行,兴趣、工作以后再说”、“不是没想过对口工作适不适合我,只是没认真考虑”)。建筑公司实习时意识到“不适合、不感兴趣”,小猿才开始认真关注自我,在逐渐由编程行业“圈外”走向“圈内”的过程中表现出对自身生涯的持续高度关注,更加理智、成熟地思考生涯规划。

(2)生涯好奇是个体对自身和环境、工作是否匹配的追问与探索。[40]意向期与接触期集中反映了小猿对自我是否适合程序员工作的好奇与试探,整个STW过渡过程个体都在探索可能的自我与未来。

(3)生涯控制是个体自我约束、努力、坚持以积极应对挑战,掌握生涯未来。[41]生涯控制在抗争与适应期及成熟与自我导向发展期体现最为明显。小猿的手机屏保“i like study,study makes me happy”从侧面验证了小猿遭遇挑战时严格的自我约束及积极的行动策略(“各种方式鼓励、督促自己学习;这是我专门设置的,每当不想干活的时候看看”)。工作一年多来,小猿的学习笔记多达328条且在持续更新,多处还批注了心得体会。这十多万字的心得笔记完全出于他自身的主动行为,反映了与自我的对话及反思。

(4)生涯信心是个体对完成挑战和克服障碍的成功预期。[42]小猿的生涯信心随着成就感积累进入“圈内”成为“圈内人”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得到稳固(“现在更有底气,毕竟技术积累多了经验丰富”)。

(三)影响STW过渡的情境因素

小猿STW过渡还受到来自原生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会文化、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企业内组织制度等情境因素的影响。

1.家庭、学校及社会对生涯教育与指导缺乏应有重视。基础教育很难不受高考指挥棒、学历本位、上大学是正途等社会文化影响,父母、亲朋好友也更关注学业成绩的高低,兴趣探索、职业启蒙与生涯规划等被视为“没用”、“耽误学习”的事被搁置在遥远的将来(“从老师到父母都告诉我好好学习把成绩考高就行,不关心我喜欢什么;想太多耽误学习,高考结束有的是时间考虑”)。因此,当小猿与父母缺乏必要的择校和专业信息、自身也缺乏清晰认知时,媒体报道中的“热门专业”对专业选择的导向作用尤为突出(“以前让我别想,报志愿时一下问我喜欢什么、选啥专业,我哪知道?反正都不了解,选电视上说的热门总不会错”)。可以说,专业选择的失败很大程度是上述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产物。在大学教育阶段,小猿所在土木工程这一实用性强学科的人才培养过程也缺乏充分、适当的生涯指导实践(“至少在快毕业实习前都不清楚对口工作是这样,如果早知道我早就转专业了”)。

2.家庭的情感与经济支持在逆转过渡、转行阶段发挥积极作用。在成为正式员工前,小猿在经济方面一直对家庭保持高度依赖。务农的父母在家庭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好不容易供其完成大学学业,还能接受小猿暂时不工作并继续提供他参加高昂的培训费用,父母的支持既有经济支持也有情感的支持,寄托了对子女未来生活幸福的期待(“爸妈说他们没什么文化,能做的也不多,就(经济上)继续供我,我哥也支持”)。原生家庭非干预式的支持为小猿自由探索职业提供了重要条件。

3.小猿的回炉和转行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在与曾有过类似经历、关系密切的同辈群体的互动过程中习得的(“转哪一行不是随便选的,当时咨询了身边的朋友,关系好而且也从事这行的强烈推荐这个”)。同辈群体中有着类似经历的“关键他人”(高中同学A本科服装设计专业毕业两年后经编程培训留北京工作),作为行业“前辈”兼好友不仅为小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及情感支持,而且提供了小猿模仿的榜样(“挺羡慕他们的发展状态,跟好朋友在一个地方不会孤单”)。

4.小猿的成功过渡,除个人特质如生涯适应力、通过学习获得的程序员职业资格的能力外,还与编程行业及程序员职业特征等密不可分。首先,当时该行业准入机制相对灵活,行业壁垒不明显,对小猿这样的转行人员接纳度相对高,这体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推崇的能力本位用人准则。如果小猿转向专业要求高且准入机制严格的行业如医生、律师等则难度要大得多。其次,近年来信息技术行业快速扩张,程序员需求大,技术更新快,这都促使六个月培训后掌握新技能的小猿转行成功。此外,该行业独特的工作组织形式也有助于成功过渡。小猿所在公司在新手实习阶段会以“师带徒”的形式指定专人(一般是项目组负责人)带新手,工作开展以项目为导向、以项目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客户订单,密切互动的工作方式使小猿更易于获得正式员工的帮助。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小猿成功过渡的经历展示出青年STW过渡历程是复杂的,并非线性地从学校到工作,还会有从工作场所返回受教育状态的“逆转过渡”,过渡过程伴随着角色转变;青年过渡的核心是青年自我概念的不断发展与重构。

(一)研究结论

固然“作为向成年过渡时期的青年,只有与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的特定环境联系起来才有意义”,[43]本研究结果则进一步肯定了角色自我意识和个人自主因素在过渡中的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循此揭示了影响STW过渡的个人与情境因素及作用机制(见图4):青年逆转过渡始于自我概念与当前职业角色的激烈冲突,追求“想要的生活”即强烈的兴趣和对自我需要的满足是青年转行并重返受教育状态及实现过渡的内在核心动力;家庭提供的经济与情感支持、同辈群体的情感支持及“榜样力量”、计算机行业就业市场能力导向且壁垒不明显的准入门槛、行业内非正式“师徒制”的培训方式、项目导向的工作组织方式、国家宏观环境支持民办教育机构提供职业技能学习与资格获取的渠道、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等多重因素为青年成功过渡提供了重要外在保障。不同因素在互动中借由青年的角色自我意识和职业适应力,推动青年自主寻找和确认自我存在的价值, 实现职业变更,走向更加可控、自我导向的生涯发展道路,不断接近“想要的生活”。概括而言,青年逆转过渡始于自我概念与当前职业角色的激烈冲突,“追求想要的生活”即强烈的兴趣和对自我需要的满足是青年做出逆转过渡决策及成功实现过渡的内在动力,生涯适应力是实现成功过渡的内在保障机制,并与情境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社会文化等)互动共同作用于青年过渡过程。

(二)建议

尽管小猿实现了从一个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向程序员的成功过渡,该个案依然反映出目前我国青少年缺乏生涯教育与指导的实际状况。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和我国生涯教育实际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将生涯教育与指导纳入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普通高中和高校应加强生涯教育与指导,不应将其简单归入心理健康教育或就业指导。目前生涯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不受重视,在基础教育阶段甚至遭到排斥;学校普遍缺乏专业生涯教育教师,实践中一些学校将生涯教育统归从事心理健康的教师负责,制约了向学生提供有效的生涯教育与指导。对于选择专业和职业,尽管从个人生涯及终身教育角度看无论何时决定都不晚,但如若学生能更早确定生涯发展方向或更早调整选择总归是更好的。选择不适合的专业或职业道路是对天赋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是构建贯穿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生涯教育体系。生涯教育与指导体系的形成应采取以下举措:其一是开展生涯教育与指导专业化培训,建设专业化生涯教育与指导专家与师资队伍及其专门机构;其二是开发从小学到大学的生涯教育与指导课程与学习资源,形成针对性、阶梯性、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其三是创新生涯教育与指导课程形式与教学方式,实施多样性的职业体验活动,进行真实的职业观察,健全职业选择的支持环境与资源等。

三是应统筹社会各方参与从学校到工作的青年过渡。一方面作为青年进行专业和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者,家长的认识水平、家庭提供的经济与情感支持以及同辈朋友的支持等会显著影响学生生涯规划与选择,因此,应积极探索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生涯教育实践路径。[44]另一方面,高校和企业应共同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高校应通过引进企业导师和职业体验资源,鼓励大学生拓展职业探索,支持而不是限制大学生更换专业。社会各方应鼓励青年敢于跨越专业,通过培训、师徒制、工作场所学习等持续发展保护青年的职业兴趣与追求,提升其生涯适应力。

参考文献

[1]汪瑞林.透视大学生“回炉”现象[N].中国教育报,2002-12-04.

[2]熊丙奇“. 学历社会”大学生“回炉”技校现象会长期存在[N].中国青年报,2017-08-28(010).

[3]Jose' Machado Pais. Transitions and Youth Cultures:forms and Performances[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2000 ,52(164):219-232.

[4][25]Wyn J ,Dwyer P. New Patterns of Youth Transition in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2000,52(164): 147-159.

[5]Barry M.The Inclusive Illusion of Youth Transition [M]//Barry M.(Ed.)Youth Policy and Social Inclusion:Critical Debates with Young People.

London: Routledge,2005:97-110. 转引自蔡玲.青年过渡中的个体选择与结构限制———对当今青年从学校到职场过渡过程中“悠悠球”现象的

质性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1):82-90+55.

[6]Hannan D,Raffe D,Smyth E. Cross-National Research on 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s:An Analytical Framework[EB/OL].http://search.oecd.org/

education/skills-beyond-school/1925587.pdf.

[7]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Guide on Measuring Decent Jobs for Youth - Monitoring,Evaluation and Learning in Labour Market Programmes,Overview.[EB/OL].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emp/documents/instructionalmaterial/wcms_627640.pdf.

[8]Matsumoto M,Elder S. Characterizing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of young men and women: Evidence from the ILO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surveys.[EB/OL].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ed_emp/———emp_policy/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141016.pdf.

[9]ILO.School-to-work transition survey.[EB/OL].http://www.ilo.org/employment/areas/WCMS_140862/lang———en/index.htm.

[10]付雪凌.从STW 到STC:世纪之交美国职业教育改革走向[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0):72-75.

[11]Athanasou J.A. Young People in Transiti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ducational Vocational Pathways of Australian School Leavers. Education

& Training.2001,43(3): 132-138.

[12]徐国庆,石伟平.西方STW 比较分析框架述评[J].教育发展研究,2001,(4):60-63.

[13]蔡玲.青年过渡中的个体选择与结构限制———对当今青年从学校到职场过渡过程中“悠悠球”现象的质性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1):82-90+55.

[14]常雪亮. 大学毕业生学校到工作转换过程中的心理资源与行为的研究[A].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2007:1.

[15]风笑天.城市在职青年的就业途径及相关因素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2-69.

[16]纪军. 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7]蔡玲.青年过渡中的个体选择与结构限制———对当今青年从学校到职场过渡过程中“悠悠球”现象的质性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1):82-90+55.

[18][34][37]Savickas M. L. Career adaptability: An Integrative Construct for Life-span,Life-space theory[J].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7,4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TW:韩国促进高职生就业的模式与启示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概述
中小学生涯教育的春天即将到来
874佘思阳.小学教师的生涯发展受何阻碍:见习所感
“斜杠青年热”背后的冷思考
舒伯职业生涯彩虹图及其含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