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许善达:中国农产品全部自足还需要6亿亩耕地,农业规模化生产势在必行

编辑/袁昌佑

4月12日,2019春季莫干山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发表演讲。他表示,目前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中农业规模化生产落后、金融和制造业发展不平衡和稳就业三大问题亟需关注。

许善达表示,农业规模化生产势在必行,根据他的调研经历,规模化生产效率比农户分散生产要高出20%-30%。

“我们进口的农产品的土地当量已经有6亿多亩,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自己生产全部满足需求的农产品的话,我们还需要有6亿亩的土地。我们国家不可能再有6亿亩耕地,”他说,“所以我们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的方向,来推动农业规模化。”

许善达强调,我国世界500强企业龙头都是金融企业,制造业相较之下较弱。他表示,国民经济真正的基础是制造业,如果制造业积弱,光靠金融业是很难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来的。

最后,许善达说,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只是部分劳动力稀缺。一方面工资较高却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又有很多普通劳动力找不到工作。

以下为演讲精编:

中央文件已经说了我们现在国民经济的问题之一是不平衡,我们最近有一些研究觉得不平衡的问题很多,但是有几项比较重要的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第一,农业实行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我们跟踪了好几年农村的合作社,调查了奶牛业,种土豆、种小麦、种玉米的。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扩大规模化的话,我们现在潜在的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比现在实际的生产力水平要高了很多。我们调查这几个,还不算最大规模,但是它的生产效率比农户分散的养殖和种植要高出20%—30%,同样的土地,同样的资源能够提高20%—30%效率。我们现在整个农业生产方式的分布,比如我们讲奶牛,现在是60%以下的奶牛养殖还是分散的养殖。这个比例说明规模化占的比例是很低的,种植业也是一样,小麦、玉米就是一半以上的还都是在分散种植。所以我们现在已经具备的潜在先进生产力在这种分散化的种植和养殖这样一种生产方式上,它是实现不了的。这个问题现在压力很大,一个就是说我们国内的供给,咱们一直要强调饭碗抓在自己手里,我们实际上按照统计数字,我们进口的农产品的土地当量已经有6亿多亩,也就是说我们如果自己生产全部满足需求的农产品的话,我们还需要有6亿亩的土地。我们国家不可能再有6亿亩耕地,我们生产效率这么低,是由于生产关系还没有完全调整好,所以我们提出来,怎么样能够加快农业的规模化的发展。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的方向,来推动农业规模化。如果我们推动得好的话,按照现在我们调查,还不能说是最高生产效率了,有20%—30%的空间,对于我们国家整个的国民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

特别现在咱们还要增加进口国外的农产品,比如说大豆、玉米、高粱等等,这样的话给国内分散种植的农户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农业就是我们的不平衡之一,应该抓紧下大力度来尽快解决,推动,把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实现的潜在先进生产力变成现实的,这是一个不平衡的问题。

第二,高度重视金融和制造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正如刚才宋董事长说的,我们现在金融业和制造业之间不平衡。总的来说,我们国家那几个列入几百强,名列前茅的都是金融机构。我们的制造业都排不上,但是你看美国、欧洲,这些排到名列前茅的制造业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刚才宋董事长说的数字我们也调查了几个企业,比如有一个企业,它的息前利润可以有十几个亿,但是利息交完了,就剩了几百万了。原因是这个企业资产负债率非常高。这么多年的发展,它是国有企业应该是股东投钱来发展,但是咱们股东投钱的机制是不完善的,国有企业要发展没有足够资本金注入,只好靠借债,就形成负债率高。企业发展起来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但这个价值都支付给金融机构了。这不是个别现象,刚才宋董事长说的,还有我们调查的几个企业都有这个现象,不是个别、偶然的,而是相当普遍的。所以我们国家金融业和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不平衡也应该深入地研究,来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刚才宋董事长也说了,真正的国民经济基础还是制造业,如果制造业不行了,光靠金融业也是很难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来的。最近看美国,美国原来金融业、高科技业非常发达,但它解决不了实体就业的问题,特别蓝领就业的问题。所以特朗普税制改革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把一般制造业引回到美国去,这样解决美国的蓝领职工就业问题。如果连美国这么发达的一个经济体都要考虑制造业、金融业的平衡问题,那么我们国家这个矛盾现在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们现在感觉尚没有形成一个非常清晰完整的战略,至少一个原因是清楚的,就是国有资本的投入机制还有点欠缺。不投入资本金还要发展只好借债,天上不能掉馅饼。这个矛盾对于我们中国今后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所以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来研究这个事情。

第三,特别关注就业问题。原来大家讲中国人口红利,我们很多农民到城里打工,这段时间我们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人口红利给我们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一个是农民收入增加,二是国民经济发展,同时挣了很多外汇,原来外汇很紧缺,靠劳动密集型发展,外汇对我们国家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很大的。现在人口红利基本消失了。关于现在就业形势的判断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就是刘易斯拐点实现以后劳动力会稀缺,按照一般的发展经济学理论有这样的说法。但是我认为我们国家跟一般发展经济学理论还有点特殊性,特殊性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出现结构性就业的矛盾。一方面从指标上看,工资相对比较高的就业需求很多满足不了。一方面有很多普通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农村有很多地方已经出现在城里打工的农民返乡,有的人返乡在农村创业能够做点事,但是还有一些人就很难再有什么新的创业的机会。这是不平衡的。这种农民返乡以后会造成什么问题?原来比如说承包制,家庭有几亩地,这几亩地要负责整个家庭成员的生活费,然后人出去打工,他自己的生活成本由他自己解决。他还能给农村带点钱回去,所以农村土地的收益承担的生活成本数量减少,还有外部资金带回去,过去整个农业、农村、农民生活成本的收益的结构就变成这么一个格局。

现在农民回去以后,如果他不能够创业成功的话,他的生活成本也要由这几亩地来承担了。我们的调查显示,在许多村子里,一部分农民回去以后找不到工作,创业也没有什么很好的成效,加重了原来家庭承包土地的负担。这就使得这一部分农民家庭人均的收入会降低。一方面是城里很多就业机会,工资也很高,但是满足不了,招聘的广告登在那里,没有人去应聘。一方面有很多普通劳动力又找不到工作,又回到农村去。刘易斯拐点以后,我们的劳动力就变成稀缺的判断需要讨论。我认为只是部分劳动力稀缺,是结构性稀缺。但是还有很多普通劳动力会过剩,将来我们要搞科技发展,对劳动力的替代率更高,资本投入的比重更大,科技投入比重更大,对于劳动力的数量的需求会减少。同时农村也会有刚才讲的规模化生产,现在用拖拉机播种收割,用无人机施肥,用机械喷灌,这种技术水平很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减少。所以在整个国民经济要发展高科技,提高生产效率这种趋势下,我们劳动力的问题,也是可能时间不会太长就会表现得比现在更加明显,这一点也是我们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平衡的问题。

我觉得这三个不平衡都是比较大的,小的不平衡现象还有许多,而上述不平衡问题都是比较大的。确实需要给予足够多的关注,要研究,要把实际情况反映出来,然后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然后加大力度来推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地综合整治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之必需也是不得不做的新基建
为何疯传农村土地流转?
科技保春耕 | 甲子光年
李文:经济社会双轮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十五、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状态与产业兴旺途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