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洪涛:“光棍节”不应只是打折的节

电商的“光棍节”

2012年11月08日

 导语:光棍节即将到了,现在总能在地铁里、电视上、大大小小的街牌上看到写着有关“双十一“促销的广告。今年的“双十一”不但参与商家数目多,而且更有许多商家提前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准备时间,促销手段也是多种多样,发放免费优惠有“红包”、“优惠券”、“抵价券”等。网购达人们也再次企盼今年“双11”。中国经济网访谈节目《中经名博会》11月7日就邀请到了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商务部特聘专家洪涛和电子商务专家柳华芳两位嘉宾一起讨论了“‘1111’为何成为电商专属促销节”的话题,其中既有业内观点的看法,也有关消费者与消费观进行的分析,嘉宾探讨层层深入,访谈中有些观点相同,也有不一致的看法。

 

 

嘉宾(左)电子商务专家柳华芳

嘉宾(中)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商务部特聘专家洪涛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经名博会》,我是陈亮。每年的11月11日,已经不仅仅是光棍节了,也是成为了电商和网络达人的年度狂欢,当然不仅仅是淘宝的一块独食,这块蛋糕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电商的眼光,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今天请到两位专家到我们的演播室,第一位是来自于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商务部特聘专家洪涛教授,你好。

  洪涛:你好,观众好。

  主持人:第二位是web2.0电子商务专家柳华芳老师,你好。

  柳华芳:大家好。

  主持人:我们来先进入今天的第一个话题,今年明显有电商把光棍节会延长,或者是提前了,像京东,还有QQ网购,像淘宝和乐峰也是做好了前期的筹备工作,等待双十一出手,怎么看待今年双十一商家们的这种策略。

  洪涛:今年的光棍节是网上网下各个商家有意识来做了,去年的光棍节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年和去年相比较,我看大家是有备而来,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讲,是很有吸引力的。

  柳华芳:我跟往年比较一下,因为我在这个行业里,一个很大的区别是,过往是淘宝一家独大,而现在的局面是,腾讯,比如说它收购了易讯,推出了QQ网购,京东它的年销售额今年有可能做到千亿的规模,已经形成了多家巨头林立这样一个局面,以前是一个人玩,现在是大家一起玩,无论是营销层面,还是商品的丰富度,还是网友的认知度,都比往年更加强了。

  洪涛:今年可能参加的商家更多一些,消费者会更多一些。

  主持人:为什么像我们双十一节这么火爆呢,像平时还有传统元旦、舶来的圣诞,它们的业绩都没有双十一节这么火爆。

  洪涛:元旦春节更多的是网下的消费,在网上消费呢,可能是双十一机会更好一些,大家在网上的人更多一些,比元旦春节是“回家看看”,很多消费者不是在网上,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柳华芳:还有一个原因,尤其是像春节这样的节日,城市人口大范围地回家过春节,有个迁徙的过程,大家都在路上,或者是在老家,他邮寄商品,更多的会把定单发向农村,这样的话,整个春运期间的物流是堵塞的,物流不通畅的情况下,铁路、空运都比较繁忙,这个时候快递公司即使网点再多能够深入到农村、能够仓储这些,但是也没有人能给它运输完。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这里面有个关键的元素,就是物流网在我们传统节日会拥堵?

  洪涛:对,还有一些快递业会打烊,会停业。

  主持人:也需要休息,你看我们关注到今年的双十一促销,商家打出了各种营销手段,我在想这个双十一促销难道就一定是降价吗?我们消费者该如何看待商家的这种促销和降价的手段?

  柳华芳:双十一呢,今年肯定是说大家都在抢这个双十一营销的机会,因为淘宝现在是看到北京的街头车牌广告,地铁广告,已经遍地都是了,重视程度非常非常高。而其他的电子商务巨头他们来参与,事实上是来抢、跟踪淘宝。而您刚才说的是不是说“双11”一定要促销,这个是一个企业销售行为,如果是在这样的活动中促销,它会降价,它会促成定单的转化率,定单的转化率会非常高,所以说大家是先增加自己的顾客量,然后先不考虑利润,先放低利润需求。

  洪涛:就我来看,商家主要是采取价格竞争的方式,作为消费者来讲的话,想通过这个节日获得更多的廉价的商品,那么这样两个方面呢,他们可能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使这个市场活跃。但商家竞争,它不仅仅是价格竞争了,除了价格竞争来说,还有多种多样的竞争方式,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多种多样的活动,而不仅仅是降价竞争了。就是价格竞争也不仅仅是降价,也包括高价,或者是低价,或者不变价格,多种多样的价格竞争方式。

  柳华芳:对,这个与国情有关,因为像国外,这种大的促销是很少的,我们看亚马逊(amazon)首页,你很难看到大幅的促销广告,原因是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大部分网民还是处于一个相对不是特别富裕的阶层,他们对商品的价格还是非常敏感的。

  洪涛:对,非常敏感,价格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大,我国价格的需求弹性较大。

  柳华芳:对,影响购物决策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主持人:好的,我们刚才谈到物流网络,我们知道现在的物流网络可以说不仅仅是三国纷争,有很多的快递之间是相互在竞争,我们发现快递筹建电商平台,电商自建物流,双方该如何共同发展呢?是不是说只有快递靠着电商才能赢得更多的收益呢?

  柳华芳:是这样,因为电商吧,它作为一个偏互联网的一个领域,它的发展速度是迎合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因为互联网是一个规模竞争,它一旦形成模式以后,在资本的驱动下,它会爆炸式增长,而电商也是这种情况。而中国的快递物流,毕竟它属于一个传统行业,它对互联网这个速度它是不适应的,包括京东,它建立物流,并不是说顺风或者是其他的快递公司做得不好,而是他们做得速度,响应速度满足不了电商的这种定单增长的需求。比如说京东商城,京东商城2007年的时候才做了一年才四五个亿的样子,而今年,过了四五年以后,它一年的销售额已经接近1000亿了,这个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快递公司的成长速度,快递公司满足不了它的需求。但是就像京东它体量这么大,它不可能因为说快递满足不了我自己的需求,我就放低自己的增长速度,因为投资人给它投了15亿美金在那儿摆在,它如果不做这个的话,它的增长速度就上不去,它可能排不到,没有和淘宝平起平坐的机会,它为了自己的发展,然后才自建的物流体系。

  洪涛:刚才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来看的,一个方面来讲,我们电子商务是由网上交易、支付、物配“三位一体”的,是电子商务一个体系。但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物配跟不上,就导致我们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当中面临一个很重要的瓶颈,那么在第一方物流满足不了的情况下,电商它自己建物流,我看是这么一个原因,它自己本身的动力。第二个是它拥有大量融资,如就东商城超过15亿元融资。第三个,它自建物流,可能会给它带来一定的效益,这样它才可能去自建物流。但是这种方式来讲,我们看京东商城自建物流,是一种模式,但不是唯一的模式,也就是说它真正要解决物流来讲,除了靠自建以外,更多的是它建——专业经济组织来建,也就是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来满足电子商务的需求,不然的话,我们网上交易、支付或物配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电子商务不可能发展。

  主持人:我们看到网上有一张图是盘点电商2012不再幸福,这个电子商务作为销售渠道之一,要成为成熟的市场还有多远,消费者应该如何建立成熟的网络消费观?

  柳华芳:我觉得现在电商至少比较前两三年,它的成熟度已经非常非常高了,过去因为网购这个事情事实上在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大众行为,是2005年阿里巴巴推出淘宝之后,之前当当做的时候,主要范围还是集中在一些核心城市,没有铺开,真正阿里做的时候,做淘宝之后,才面向全国的,包括二三线城市,农村、县城都覆盖到,电商的覆盖率已经是不亚于。

  洪涛:超过5亿了。

  柳华芳:对,它已经不亚于线下消费的覆盖度了,至于成熟度嘛,肯定是随着增长而成熟的。

洪涛:但我认为电子商务企业还不成熟,这个不成熟主要表现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就是它的竞争手段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价格竞争,主要是降价竞争,而且是相互打折,而且有些价格行为存在违法或违规,或违标的现象。

再一个,电子商务这种盈利模式,它不太明确,或者是不清晰,这几年我重点在研究“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就是“1+5”的盈利模式:

就是一个电子商务网站,一定要有一个核心的,这个核心的比如说B2C网站,就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以消费者的价值实现为核心的一个框架体系,包括我们的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和物配,都要以它为核心。如果是B2B的网站,是以供货商价值实现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五个基本点:

第一,是电子商务网站必须要明确的利润对象,你的对象群体是谁,这个要非常明确,不能说所有的网民都是我的对象。

第二,要有明确的利润点,所谓明确的利润点就是指网站(店)实物商品和服务商品是什么?

第三,是要有明确的利润源,你的收入来源是什么?你哪些是免费的,你哪些是收费的,要非常地明确,有些免费的,那就要给消费者好处,有些是收费的,我们应该收费得合理合法合规。

第四,明确的利润杠杆,是指网站采取的各种各样的方式,将自己的对象吸引到网络平台上来。

第五,要有明确的利润屏障,当一个网站成功了以后,很多网站会追捧你,会同质、会重复建设、趋同投资,这样,我们很多的网站可能会出现亏损或倒闭,我们就需要有一个最关键的基本点,就是利润屏障。就说你的核心技术,你的核心的文化,以及特色模式,应是唯一的,要是能够人家可以学习你,但是不可以拷贝你的这种模式,我想这是咱们目前电子商务最缺乏的。所以来讲的话,我们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是不成熟的,但是需要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在这个过程当中完善。

  柳华芳:我比较认同洪教授的观点,就说电子商务应该有一个定位,不能说都是一样的面向全体网民这么一个概念。但是有一个不同点,您说价格战,说明电商不成熟,这个未必,因为我们看到国美和苏宁,国美和苏宁作为线下的零售,它们打了多少年的架,直到现在,在网上,它们还是在打架,因为价格战,国家《反垄断法》不去管它的话,它就没有什么商业竞争范畴。

  洪涛:但是网下有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合法的、合规的、理性的,网下的这种竞争,可能会反映在网上,比如说现在有很多的打折、返券、满送,这些方式就是我们网下用得比较多的价格竞争,或者是降价竞争的方式。那么这些方式到网上以后,甚至有过,它表现为比如说秒杀,或者是零价,或者零元价,这些都出现了。那么有些这种行为可能就是违反《价格法》的,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或者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

  柳华芳:它这个零元秒杀这个东西,是一个限量的东西。

  洪涛:但是“零元价”是违法的,“零利竞争”是企业行为,是可以的,也就是说我不赚钱,但是零价,这个就是违反《价格法》的。

  主持人:这个可能更多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洪涛:不管是买一件两件也是违法的。正因为你的不是充量的供应,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消费者买不到,存在一个消费者价格欺诈问题,也就是说你标明的商品、你标明的价格,但是很多人都买不到,实际上你根本就没有货,或者是很少有货量。

  柳华芳:是宣传的噱头,其实也很少商家会零元、或一元来做这个事情,即使是零元,往往后面跟着附加条件。

  主持人:其实两位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和存在的可能性,我觉得可能更多的会上升到法律的层面。

  柳华芳:还有一个不是法律层面,就是传统销售、零售领域,零售本身是一个非暴利的领域。而国内很多领域是属于暴利,而网购这个东西呢,利用信息透明化,来打碎暴利,这个作用是非常非常明显的,而且不光是我们买日常的消费品,包括医药,医药电商出来以后,网友前段时间在微博上发现,在线下卖一百多块钱的药,他在天猫买的才十几二十几块钱,这种信息的透明化作用非常大。

  主持人:好,我们来看一下来自于网络的一些微博,首先第一个是红海子商城的高级营销经理小樊,他说大多数的电商都在备战双十一,是否在双十一前打响,是由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来决定的,若其自身品类与其他电商购物会员重复率高,可以提前,但针对母婴品类,我们通过长时间的调研,销售额度涨幅等综合考量,价格仅对老会员的购买力影响最大,目前全民都在翘首期盼双十一,提前打,我认为对销量提升无大帮助,且损毛利,两位专家怎么看?

  柳华芳:提前打是没多大用处,因为宣传攻势已经开始了,宣传覆盖到很大的一个范围,它需要一个周期,这段周期内,网友形成了一个期待,既然光棍节,大家要降价,促销,我就忍了,忍几天,然后到光棍节的时候统一采购,来一个集中大采购,这段时间到光棍节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大家相对来说保持克制。而对于商家来说,这段时间也可以用来抓紧时间来把它的仓储和备货来做好,因为光棍节,尤其是天猫上,动不动一个商家就是几千万的货卖出去了,就需要很大的仓储,增量比较大。

  主持人:洪涛教授怎么看?

  洪涛:我认为中国的“光棍节”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购物盛宴。既然是这么大一个网络购物盛宴,需要有一个准备期,我们去年准备是不充分的,我们有50多亿的销售额,但是有好多还没有实现的。那么今年呢,淘宝在去年两千家商户的基础上,淘宝平台有一万多家的商家进来,这就需要有一个准备期,准备得更充分一点,比如说我们的货品、物配、支付,我们各种各样的促销的方式,如果准备得更充分一点,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讲,那就是真正的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购物盛宴了,要准备好,到时候一旦出现井喷,就不会说出现堵塞现象,这样对商家也好,对消费者来讲,都是非常好的事,所以必须得有一个准备期。所以光棍节提前打响,应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主持人:是的,我们也要吸取往年的经验和教训,希望把今年的和以后的都做得更好。我们再来看一下来自于媒体,《中国商报》的报道,分析师莫岱青表示,由于今年电商价格大战不断爆出虚假消息、无货缺货,以及系统故障频发等问题,消费者可能会以更加理性的心态来面临即将到来的“双11”,我们来一起谈一谈消费者该如何理性地面对?

  柳华芳:经过网购大量地促销,包括最近两年的团购,团购的火爆,事实上团购上本身也有网络商品,上面的折扣也很高,线下商品折扣也很高,网民和消费者已经习惯了这种促销手段,他们认为这已经很平常了,这是不利的一面。当然《中国商报》上报道说出现虚报价格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公司今年初,当时我们做京东的监测数据,每三四个小时抓取京东全站数据,反馈到数据仓库里面再进行对比,商家还是有一些价格的调整,这个调整的算法呢,未必像媒体报道的说商家是虚假的,尤其是像京东这样的,它的价格体系,它不是人工在调,它是机器人在调,它是根据消费者购买速度、量,还有一个,和它仓库内备货的数量来综合决定的。如果是说它仓库只剩下几千件了,但是它前几个小时就来了数千级别的买家来抢商品,那就意味着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它仓库里面就卖没了,这个情况下,它为了保持货能够继续在页面上留的时间更长,机器就自动来把价格推高。

洪涛:虚假的打折现象确实存在,一种是有意的,一种是无意的。有意的,就是我们有意以非常低的价格来吸引大量的网民参与交易。另外一个是无意的,因为我们的准备不充分,而最后导致的消费者的很多的购买行为无法实现,最后实际上我们是给消费者一个空的许诺。

很多团购网站出现的问题,我们团购网站的问题是最大的,曾经团购网站达到六千多家,这几年我们亏损倒闭的有两三千家,这里有很多问题,就是在团购这种火爆的情况下面,很多消费者的购买是实现不了的,比如说像我们团购的餐饮,那么多人,那么低的折扣,最后给到餐厅去,餐厅做不了了,这样很多消费者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实现,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光棍节来临之前,这些准备工作做不好,很可能会出问题的,不管你是有意违法或者无意违法,都是违法现象,那就需要我们按照法律来讲,消费者要给一个说法的。

  主持人:是,商家应该做好充分的预案,应该给消费者一个更为详尽的解释,也要量力而为,同样我们消费者也应该擦亮眼睛,当然了,有一些希望能够得到好价钱,好价格的消费者呢,也应该是了解更多的方式和方法。

  柳华芳:对,还是说消费者,他会在这种促销活动中,他变得越来越理性,他不会说完全地被商家的宣传攻势所引导,这个宣传本身是一个悖论的一个东西,你越宣传,说明这个东西是平时,在正常情况下,消费者需求度可能不是很高,你如果通过高覆盖的宣传的口号来引导消费者消费东西,这是一个悖论,就像竞价排名一样,本来这个商品做的不好的东西靠后,他花钱,排到前面,这是一个悖论的一个东西。

  洪涛:单一的价格降价或者竞争,或者用单一的降价来实现光棍节的火爆或者是井喷,我觉得是不对的,除了价格竞争以外,那么商家有更多的一些竞争方式,特别是服务竞争和品牌竞争了。如果说光棍节大多数商品都是降价的话,比如说有些商品虽然没降价,但是它提供了质量更高的商品,或者说更高的服务的提供,那么这个来讲,对消费者来讲,应该说也是有吸引力的,没有必要我们最后把光棍节都变成打折节,或者说服务的降价节,或者服务质量下降节,那么这个问题就大了。

  主持人:也是不可持续的。

  洪涛:过去光棍节给我们的教训,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管是违法、违规、违标,这都是不好的,特别是B2C,电子商务全线亏损,特别是80%的亏损,这有碍中国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B2C这种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是影响很大的。

  柳华芳:刚才说服务质量,其实这个服务质量跟前几年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前几年大家认识网购是通过淘宝,淘宝是一个以小卖家为主的平台,而现在已经是B2C占主流了,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是企业在做。而天猫和京东,随着竞争不断深化,不仅仅你是个企业在玩这个东西能玩得转,而是一般的企业玩不转了,现在一般的中小企业到天猫上竞争一个,如果这个领域有几个巨头在竞争,只要你不是个性化特足的商品,你是没得玩的,你是玩不转的。

  洪涛:现在竞争是这样的,一个是平台和平台之间的竞争,还有平台上面众多的商家的竞争,比如像淘宝现在组织的商家它们自身也在竞争,这个竞争既有商品价格的竞争,也有服务的竞争,比如现在巨大的流量,比如说今年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流量,那么这个巨大的流量会不会出现堵塞的现象,这个就属于服务的问题。

  柳华芳:这个不属于服务质量的问题。

  洪涛:平台的管理者来讲,对他来讲就是服务质量的问题。

  柳华芳:服务质量更多的是对消费者层面。

  洪涛:它既包括消费者,也包括它的供应商,或包括在这个平台上面的商家。

  柳华芳:平台堵塞这种情况是属于一个基础层面的一个东西,属于平台商的问题,天猫商家对消费者服务质量好不好,其实跟天猫没有关系的。

  洪涛:天猫也有管理问题,比如说我是平台商,我对在这个平台上面运营的所有的商家,包括它的运营持续,包括商家的整个交易支付,还有相关的物流的连接,这实际上都是一个体系的,不能说平台就是只管管技术就行了。

  柳华芳:在三年前淘宝上是中小商家,或者一些大卖家的天下,而现在是什么?现在是像美邦,像这样的大牌在天猫上玩了,美邦这样的企业,你在我这儿买再多,他的服务质量是跟得上,绝对不会因为促销而产生问题。光棍节对于大品牌是非常有价值的,美邦这样的企业,它的库存量已经接近年营收这样的规模了。

  洪涛:这就说明现在的电子商务发展已经进入到网下和网上相互互动,相互融合的一个发展趋势。我们说光棍节出现的服务质量问题,它不仅仅是平台,也不仅仅是商家,还包括它网下整个网络的质量和它的服务高低。同时呢,它的竞争行为,包括它竞争的持续和网下的竞争它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些是相互联动得比较好,比如像O2O的这种模式,它网上的交易,网下去体验,这样来讲,相互起到一个相互促进。而不是现在说现在网上交易,低价会冲击到现有的网下的实体店,但实际上来讲,我们说不应该是这样的,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相互冲击,那么网店对实体店是一个对立的,那么今后怎么样去发展呢?良性的发展应该是相互互动的,共同促进,相互联系的发展。

柳华芳:供应链因为做零售,其实很大的技术含量不在于说前端。

洪涛:而在后台管理。

柳华芳:购买下订单这个前端,而最大的技术含量在于供应链,网购其实对店面有没有冲击呢?肯定有,但是这个冲击不是说因为网购有了才冲击的,而是说现在的消费者,以前的主流消费者可能是六零后、七零后,但现在的主流消费者是八零后,九零后,这些人完全是网络新生代,他们习惯于网络,除非是一些女生特别喜欢逛街,他们平时宅在家里,不愿意逛实体店。

  柳华芳:现在消费者的选择性更强了,我可以选择实体店,也可以选择网店,各种各样的。

  洪涛:大多数选择性增强了,选择空间大了,如实体店、网店、智能店。

  洪涛:我们在光棍节整个过程来讲的话,其中对商家来讲,有一个很大的要求,就是要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实现,保证他的选择权,保证他消费实现的权利,和他自己切身利益的保护,这是我们都需要考虑的。这就是我说的准备工作,实际上准备工作不仅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还包括一些理念性的准备,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谢谢,再次感谢两位专家,今天可能时间关系,我们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我们两位专家的微博,这里是《中经名博会》,我们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次双十一活动是哪一年
吴晓波:我们真的还需要“双十一”吗?
双十一已成为全球最大购物节
演讲稿丨沈博阳:坚守时,惊喜会随之而来!
电商与传统商业的交锋? 系列
商家热炒“世纪光棍节”“单身经济”成眼下最热的商业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