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展丨马长生团队:揭示二尖瓣-主动脉瓣连接部相关旁路的电生理特征

既往认为,二尖瓣-主动脉瓣连接部(AMC)区域是部分器质性/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但相关解剖描述模糊,往往把左室穹顶部(LV Summit)与AMC混为一谈。通常情况下,AMC仅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无法构成房室旁路的传导。尽管既往偶有报道在AMC区域消融成功的左侧旁路病例,但对其电生理机制及其解剖特征缺乏系统性总结。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马长生教授团队对8例AMC相关旁路进行了分析总结,首次提出了AMC相关旁路的概念及其特征性的电生理表现,结果发表在《Europace》杂志。李梦梦医生是该研究的第一作者,龙德勇教授是通讯作者。

AMC区域结构

AMC位于主动脉左冠窦、无冠窦和二尖瓣前叶之间,是由左右纤维三角向二尖瓣前叶瓣环移行而成的帘幕状(curtain-like)纤维性结构,向上承接左冠窦与无冠窦,是左心室“流入道”与流出道的分界。该区域解剖复杂,包括左心房、左心室、二尖瓣前叶、主动脉窦和纤维三角等多种结构。

与左心室穹窿部(summit)相比,AMC位于左冠窦后下,与左心房比邻;summit区域位于左冠窦前上,与左右冠窦比邻形成左心室最高的穹顶样结构,严格来讲与左心房并不直接比邻。从左前斜位观察,AMC在二尖瓣环10~11点钟方向。下图是对正常心脏CT进行三维分割,对AMC区域重点重建后的图像。


图1.AMC及相关结构。这是一位健康成年男性的CT扫描图像,三维分割后分别重建右心房(RA,绿色)、左心房(LA,灰色)、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AO,紫色)、左心室(LV,透明白色)、前乳头肌(APM)、后乳头肌(PPM),显示左前斜位影像。AMC呈红色显示。

电生理特征及导管消融

本研究共纳入8例AMC相关左侧旁路患者,对其电生理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中7例患者为隐匿性旁路伴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例表现为显性旁路,同时介导了顺向型和逆向型AVRT。术中所有患者可诱发顺向型AVRT,如图所示为其中一例患者的成功消融靶点和透视影像。

AMC旁路患者的旁路逆传心房激动偏心性不显著,逆传A波在右侧希氏束(HB)、左后间隔(proximal CS)和二尖瓣环前侧壁(lateral CS)激动时间相似,三者激动时间差别小于10 ms而在二尖瓣环后侧壁区域(middle CS)激动明显较晚(大于10 ms)。这是由于AMC区域距离右侧希氏束、左后间隔及瓣环前侧壁三个位置相似,而距离后侧壁最远,如图2所示。

图2. AMC-AP介导AVRT的传导顺序示意图。左前斜位显示主动脉根部(蓝色)和左心房(绿色)。

对于冠状静脉窦电极与二尖瓣环解剖关系一致的患者,其典型腔内激动顺序如图3所示:右侧希氏束CS 9-10(冠状窦口)、CS 1-2CS远端)逆传A波激动时间相似,CS 5-6CS中段)激动最晚。

图3. 其中一例患者AMC-AP标测和消融。


这种激动模式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可仅根据标测电极的激动顺序对旁路的位置进行初步判断,避免不必要的操作。由于在未行左侧瓣环详细标测之前,仅根据诊断电极显示的逆传A有时在右侧希氏束部位,会误诊为右侧希氏束附近的心动过速。因为如右侧游离壁旁路或中间隔旁路,逆传A波虽然在右侧希氏束和CS近端几乎同步,但CS远端明显延迟。同理,位于瓣环其他各部位的旁路,逆转A波在上述三个位置激动时间明显不同,容易区分。

对左心房的逆传A波进行标测后发现,所有患者的最早心房激动均位于二尖瓣环10~11点区域,中位领先最早标测电极A59.5 msIQR 48.25~70.5 ms同时也对4例患者的左冠窦进行了标测,但左冠窦内激动明显晚于AMC20 ms,故未在该部位进行放电。

其中1例患者术中发作逆向型AVRT,对前传V波进行标测后发现,最早的心室激动位于二尖瓣环前侧壁约1点钟方向,但多次放电无效。所有患者最终均在AMC区域最早逆传A波处进行了消融,局部放电7.5±1.3秒,旁路的传导阻断。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内无心动过速复发。

来源

Meng-Meng Li, De-Yong Long, Cai-Hua Sang, Chen-Xi Jiang, Xue-Yuan Guo, Xin Zhao, Song-Nan Li,WeiWang, Ri-Bo Tang, Jing-Ye Li,Wen-Li Dai, Xiang-Yi Kong, Song Zuo, Man Ning, Xu Li, Jia-HuiWu, Jian-Zeng Dong, Xin Du, and Chang-Sheng Ma. Left-sided accessory pathways successfully ablated fromthe aortomitral continuity region: distinctive atrial activation patterns and anatomic concerns. Europace 20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脏电生理】七、左侧旁路及其相关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
左侧游离壁旁路消融技巧
食管心脏电生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郭继鸿:解读《ACC/AHA/HRS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指南》
疑难室上速:PJRT的诊断及鉴别要点
张仲全老师解图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