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密定增系列(二):背后的故事之资产收购中估值的秘密



百科前言




就在本月中旬(2016317日),精功科技发布了一项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通过“现金+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作价52.5亿元收购“深圳盘古数据”100%股权。预案发布后,投资者一片哗然,因为在其披露的标的公司(深圳盘古数据)的财务数据中,该公司2014年自成立以来的营业收入一直都为0,而净利润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净资产15年末也仅有5263万元,收购前1个月前通过实缴资本的方式迅速猛增至6.7亿元。


那为何这样一家公司能值这么多钱呢?对本次交易进行评估的机构是中联评估,其给出的估值方案是收益法,具体是首先按照收益途径采用现金流折现方法(DCF),预测目标对象的经营性资产的价值,再加上基准日的其他非经营性或溢余性资产(负债)的价值,来得到目标对象的企业价值,并由企业价值经扣减付息债务价值后,来得出目标对象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估值的具体思路如下:



为了证明估值的合理性,中联评估还通过可比交易法对比了其它家上市公司类似案例。下列案例中,精功科技收购盘古数据承诺年平均利润对应的估值为8.79倍,远低于其列举的其它案例。




一切看起来都合情合理,但是又那么的不可思议。症结出在哪里呢?DCF模型的一个重要假设即持续经营假设,这也是会计的几大基础假设之一,而本案例即是利用这一假设在作怪。试想想,16年前两个月净利润为-1665万元,但是其今年的承诺利润却高达3.3亿元,后面三年每年的平均净利润复合增速更是高达30%,并认为其能一直持续稳定运营下去。对于一个做机房出租的公司来说,这合理吗?而根据DCF模型,这却是合理的,因为其内含假设之一就是持续经营。



这并不是个案,上述可比交易案例都存在类似的情况。为什么它们就没有采用其他估值方法(比如重置成本法)呢?实际上,高溢价收购、高业绩承诺背后,是标的资产原股东、上市公司大股东、机构投资者等构成的利益链条。首先,在标的资产方面,不同于此前的较为单纯的投资关系,很多并购资产背后的投资方涉及到投资基金等资本,这部分资本需要借助高溢价获利离开;第二,近年来频频出现上市公司收购大股东资产的情况,大股东更是希望自己的资产获得高估值,在获取现金回报或是股权收益的同时,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价水涨船高,大股东也获益丰厚;第三,在并购链条上经常出现私募资金、投资公司等的身影,可能在并购事件的多个环节上施加影响,成为资金、信息等的中介,助推了上市公司并购的这一现象。


而最终承担损失的就是没有话语权的小韭菜。当潮水退去,上述所谓的利润承诺没有实现,投资者发现上市公司在裸泳后,股价也难以避免的会出现下跌。


322日星星科技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深圳市联懋塑胶有限公司2015年度的业绩承诺未实现。此前公司以140000万元的价格收购深圳联懋100%股权。根据业绩承诺,深圳联懋2014年至2017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8000万元、15000万元、18000万元、 21600万元。2015年,深圳联懋仅实现净利润11902.30万元,未完成业绩承诺。


无独有偶,根据上海证券报不完全统计,目前两市披露年报的300多家公司中,有29家公司发布了并购标的在2015年度的业绩实现情况公告,其中有兴发集团、拓维信息和华伍股份等3家公司的并购标的最终未能实现业绩承诺,另有深华新和蓝色光标通过其他方式披露并购标的2015年度未能实现业绩承诺。


综上所述,对于高溢价、高利润承诺收购资产的行为,一定要十分谨慎,分析其估值的合理逻辑,采用收益法估值一定要关注其经营的可持续性,不要被利润承诺所迷惑。


当股价被打回原形,希望各位看官不要成为那被割的“韭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并购对赌高估值收购埋雷 后遗症凸显裸泳者现形|并购对赌|高估值收购|后遗症
老司机:基本面选手如何投资重组股?
解码上市公司年报:谁在业绩承诺中“裸泳”?
A股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补偿、估值调整与业绩奖励初探
上市公司“破局”手法生变 A股万亿商誉“地雷”或引爆
被收购方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并购方案框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