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

原则上等电位连接的位置应在雷电防护区的交界处,即进入建筑物入口处,但有时被保护设备不一定会恰好设在交界处而是在其附近,这时当线路能承受发生的电涌电压时,SPD可安在被保护设备处,而线路应在交界处做一次连接。 l' m. B; v* h: T8 e
在大建筑物内可能有多个电源进线和多个接地母排(等电位连接带),这些接地母排应互相连通,以实现全建筑范围内的等电位连接。在防雷等电位连接中指LPZO与LPZ1区交界处的连接。 & e. P [$ f* `% D9 b4 [$ R% ]1 j, P
2.局部等电位连接(LEB):在高层建筑物内装设电子设备,使用“共网不共线”,即使用一根设备专用引下线接至共用接地装置(网),会产生什么效果呢?由表2可以得知一根专用接地线在高频下其阻抗为: ' u5 w4 C p0 k5 `; B
表2 25mm2铜导体在自由大气中的电阻和电抗 + o; t( W0 A5 q n
将信息系统的工作频率1MHz,专用引下线18m的R、ωL代入上式,阻抗高达近200Ω,因此当这个接地装置的阻抗既便很低(如小于1Ω)也是毫无意义的。 % `! @; ~4 B1 z; j0 n- l
当在信息系统上安装电涌保护器时,在电涌保护器承受雷电流冲击而对地泄放时,被保护的信息系统设备绝缘承受的电涌电压为电涌保护器上的残压和其连接线上的电压降之和,即:
U=Ures+L(di/dt)
其中残压Ures与电涌保护器的性能有关,di/dt为雷电流的陡度,L与专用引下线的长度成正比,专用引下线过长,整个U值将偏大,而使设备损坏。因此在IEC60364-5-534中规定,电涌保护器连接线的全长不宜超过0.5m。而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则必须在设备所在楼层按S型或M型设接地基准点(ERP)或环型接地母排,并将其与建筑物主钢筋连接,达到局部等电位连接。在防雷等电位连接中指LPZ1和LPZ2区交界处的连接。 X7 ]+ Q4 F7 f$ f' t! |1 v- L
3.辅助等电位连接(SEB):GB50054-95第4.4.5条规定:当电气装置或电气装置某一部分的接地故障保护不能满足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要求时,尚应在局部范围内作辅助等电位连接。当难以确定辅助等电位连接的有效性时,可采用下式进行校验:
R= 50/Ia * ^! b) \3 S6 g% L
式中:R---可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之间,故障电流产生的电压降引起接触电压的一段线段的电阻(Ω)。 ; Z% v. L; [* Q
Ia---切断故障回路时间不超过5秒的保护电器动作电流(A)。 2 K! p0 I& K% k# L4 b1 c3 Y. c
辅助等电位连接在防雷等电位连接中主要指LPZ2和LPZ3交界处以及后续雷电防护区的交界处的连接。
3、共用接地系统和电子设备的独立接地
电子设备接地技术是一探讨多年的问题。在工程中经常遇到的有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信号地、逻辑地)等。其作用可分为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二大类。目前人们最关心的是对功能地的保护。在电子信息设备的电路中,输入信息、传输信息、转换能量、放大信号、逻辑运算、输出信号等一系列过程都是通过微电位或微电流快速进行的,且设备之间常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工作,除需稳定的电源外,尚需一稳定的基准接地点,又称为信号参考电位。如使用悬浮地不易消除静电,易受电磁场的干扰而使参考电位变动。以往在实际工作中大量采用TN-C系统供电(俗称零地合一),50Hz的工频干扰经由设备外壳,元件底板串入信息系统,使功能性(直流)地要与保护性地隔离,对防雷接地更是谈虎色变要避而远之。然而随着建筑物面积和高度的增大,随着城市建筑的发展,功能性地与保护性地的分离已越来越困难,同时使用多个接地系统必然在建筑物内引进不同的电位导致设备出现功能故障或损坏。因此采用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后,使讯号接地不形成闭合回路,共模型态的杂讯不易产生,同时可消除静电和电场的干扰,不易受磁场干扰。共用接地系统已为国际标准采用,并逐步在我国国家标准中推广。
1.供电系统的说明: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型式有
TN型:系统中,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又可分为:
TN-C:在此系统中,整个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合一的。 $ k; J K. j) V C% _
TN-C-S:在此系统中N线与PE线只有在变压器电力系统接地点连接(即PEN线),进入建筑物后N与PE不可连接。 % R: w& D1 m1 m+ B2 R1 I( f
TN-S:在整个系统中N线与PE线是分开的,N线不接地。 * T- A: I4 G0 n1 o8 A6 y
IT型:在此系统中,电源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则接地。
TT型:在此系统中,电源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连接的接地极和电源的接地极无电气联系。 $ G4 B5 V% p' Q4 t6 @0 O
在《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第6.1.9条规定“电子计算机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220/380V,TN-S或TN-C-S系统”。在GB50057-94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这是由于在一建筑物内采用共用接地系统之后,若采用TN-C供电系统,会产生连续的工频电流及其谐波电流对设备的干扰。干扰来源于TN-C系统中“中性导体电流”(在三相系统中由于不平衡电荷在PEN线上产生的电流)分流于PEN线、信号交换用的电缆的屏蔽层,基准导体和室外引来的导电物体之间。而采用TN-C-S或TN-S系统,这种“中性导体电流”仅在专用的中性导体(N)中流动,不会通过共用接地系统对设备产生干扰。当然,在实际工程中常由于接地方法有问题可能导致中性线(N)与地(PE)接触,使系统全部或部分又转回为TN-C系统,再度产生干扰,这一点只能依靠检测才能找出故障的起因。
2.独立接地不利于过电压保护 - r: B) a2 N9 `
以往采用电子设备的独立接地在实践中确已消除了连续的低平噪声,但也有突然发生的大灾害事件。分析这些事件得出,由于采用独立接地所以在雷雨天气条件下会有很高的电压加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上,而产生高电压的原因包含了直接雷击、雷电波沿线路侵入和雷电感应。
当雷电直击建筑物时,建筑物接地装置和与之连接的金属构件电位迅速抬高,相对而言,由于电子设备采用了独立接地,其电位未明显抬高,这样存在一电位差和设备与建筑物金属框架之间所存在的电容,使设备元件上所感应的电压高于其击穿电压。在雷云电荷的感应下,有时并不发生雷击也会由于建筑物的感应电压通过上述形式影响到设备的元件。如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电位差的问题便得到了解决。 9 P: y9 m4 j9 t, r; ~ ] H% _% G6 }
3.瞬态共地的危害
为了避免雷害和干扰,我国一些电气安装图提出在防雷地、保护地和交流地与电子信息设备的独立接地之间串连一FS-0.22型避雷器,国外产品中也有类似用途的放电间隙。(国外产品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煤气管道与共用接地的连接)。采用在两种地之间串接能在瞬态导通的器件其目的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两种地是分开的,不会有泄漏电流对电子信息设备工作时必需的高频信号接地点零伏参考电位产生干扰;而当雷击发生时,将使用FS-0.22避雷器将两种地瞬态导通以达到等电位。这种瞬态共地的作法不能保证电子信息设备的安全,相反却能招致雷击损坏危险。原因是在电源线上(含相线与中性线)可感应雷电瞬态过电压并传导到电子信息设备内,当这种瞬态过电压冲击发生后,即便FS-0.22工作导通,其残压也在上千伏以上,加上长长的连接导线上的电压降,仍会对电子信息设备造成危害。这种瞬态共地在一些规程或图册中称为联合接地,有些标准出于在实际中无法实现独立接地而不得不采用联合接地的考虑,还不恰当的将联合接地的接地电阻值规定为不大于1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等电位连接是什么意思?
智能楼宇的电气接地
关于低压系统的TN、TT、IT,看过来!这里有不一样的说法!(上)
农村电网配电系统接地型式为什么建议为TT系统,而非TN系统?
你知道如何正确的选择与使用4级和3级开关?
电位等电位连接在现代防雷技术应用析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