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活用经方之:抓“证眼”



如何活用经方之:抓“证眼”


《伤寒论》一书,钱璜曾谓“大约六经证治之中,无非是法,无一字一句非法也”。《伤寒论》的立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其运用不可拘于外感与内伤,只要辨证论治的医理相通,举凡临床诸病皆可择而用之。观今之中医临床,仍有很多人持“古方不能治今病”论调,不想用、不敢用、不会用经方;也有部分崇经方者,被经方条文禁锢,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搬硬套、不会变通、不能活用,虽喜用经方却不善用经方,限制了经方的临床使用,削弱了经方的临床效用。金元名医张元素说:“仲景方为万世法,历代诸贤为何可以使经方的疗效长盛不衰,其活用之法功不可没。柯韵伯也说:“读仲景书,不仅知其正面,须知其反面;还应知其侧面,看出底板。”
所以,我们习用经方,既要不越仲景之

又要师古不泥、活学活用,法活机圆,以达古方今病,桴鼓相应之效。如何活用经方,其法多途,但以识证为要,叶天士说:“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此为三大关键。。。。。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紧要。”识证之法,又以善抓“证眼”最为关键。
临床如何抓“证眼”?
《左传·哀公十七年》云:“诸侯盟,谁执牛耳?”用经方,谁执牛耳?——无它,唯抓“证眼”尔。抓住“证眼”乃经方临床活用的最基本要素,抓住“证眼”,即掌握经方方证的证候特征,只要证候特征与经方方证相符,便可信手拈来,可以不受后世创立的诸种辨证方法的限制。这是用好经方的一条捷径。
“证眼”即眼目之意,大部分证眼可以用方证的主证概括,但证眼又不完全等同于方证的主证,因为仲景所描述的特征性证候,有时往往并不在主证范围之内,如以小柴胡汤为例,它的证眼是什么?
《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因此,涉及的小柴胡汤主要症状有“寒热往来,胸胁满闷,默默不欲饮食,烦躁易怒,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口渴,咳,心下悸,腹满,小便不利;舌苔薄白,脉弦细或数,或脉沉紧。”如此多的症状,在临床上要做到“方证对应”不那么容易,需要抓“证眼”,有人归纳为八大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但是,放到临床实际中,即使这八个症状,要做到方证对应仍然很困难。我在《100首经方方证要点》中提炼小柴胡汤的证眼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伤寒论》101条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临床上,小柴胡汤的证眼除了“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之外,脉弦也是证眼,胁痛也是证眼,休作有时也是证眼。。。。

特别要强调的是,“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不仅适用于小柴胡汤证,也适用于所有经方方证。因此,对于所有的经方方证,我们都可以归纳出简单明了的“证眼”。如:麻黄汤的证眼:无汗、脉浮紧;桂枝汤的证眼:自汗、脉浮缓;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证眼为:口苦、胁痛、便溏;半夏泻心汤的证眼为:上呕、中痞、下利;葛根汤证眼为:项背强几几;五苓散证眼为:口渴、小便不利;乌梅丸证眼为:腹泻口干等。。。。。。

试举数则医案以说明之。
医案一。53岁男,国字脸,偏瘦,中等身材,素体较弱。来诊时诉咳嗽已经三年,每日半夜3点左右发作,天亮前咳嗽自止,严重影响睡眠。干咳少痰,无寒热胸痛等症,胸片未见明显异常。三年来未间断治疗,服用各种中西药,症状时有缓解,但一直不能控制。舌苔黄,脉弦。思岳美中教授用小柴胡汤治愈每日正午发作性全身无力的小儿;陈明教授用小柴胡汤治疗每天中午12时准时晕厥的小孩,都是抓住了“休作有时”这一特征性表现作为识证依据而施治的。于是用小柴胡汤原方,投3剂竞愈三年

痼疾。
医案二。曹颖甫《经方实验录》载:张君志明为余之好友,尝患疔毒。自以西药治之,增剧,因就余以中药治愈,乃叹中药之神。自后恙无大小,每必垂询,顾余以事冗,居恒外出,致常相左。某晨,君又贲临,曰:咳嗽小恙耳,何中医久治不差?并出方相示,则清水豆卷、冬桑叶、前胡、杏仁、赤苓、枳壳、桔梗、竹茹、牛蒡,贝母、瓜蒌皮、冬瓜子、枇杷叶之属。因询之曰:君于夏月尝习游泳乎?曰:然。君之咳遇寒则增剧乎?曰:然。余乃慰之曰:此证甚易,一剂可愈,幸毋为虑。因书上方与之。越二日,来告日:咳瘥矣。暑天多水浴,因而致咳,诸药乏效,遇寒则增剧,此为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
曹曹颖甫乃经方大家。此案中,患者咳嗽,中医久治不差,只因识证不准。曹先生细问,知张君因习游泳而得水气,在里为水气,在表为咳。“水气”就是证眼,抓住了证眼,用药中的,所以只一剂可愈。

医案三。郝万山老师讲课时曾举过一个生动的案例。一位24岁,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的患者,全血减少,血色素只有几克,白细胞只有几百个,出血现象特别明显。面色苍白,唇爪不华,畏寒蜷卧。因为他白细胞很低,合并感染后就一直高烧不退。经迭用抗生素、及辛凉清解、苦寒解毒等中药,高烧持续不退。后来请东直门医院宋孝志教授会诊。宋老摸脉之后,问他想不想喝水,他说想。再问他想喝热水还是凉水,他犹豫了半天答不上来。凉水、热水各端来半杯,小伙子一碰见凉水,手就缩回去了,于是拿了热水,慢慢喝了一口。宋老于是开出处方:炮附子10克,干姜10克,红参10克,炙甘草6克。此为四逆加人参汤。病人服药后体温渐渐降下来,也没出血,一个星期后完全不烧了。
此案的“证眼”在患者畏冷喜热。尽管高烧不退,还需热因热用,投大辛大热之四逆辈,疗效果然不同凡响。

医案四。

这也是郝万山教授讲述的刘渡舟教授医案。七十年代,河北某化工厂火灾,因有毒物质吸入导致六十余人中毒。中毒者发热,胸闷痛,出现肺水肿、呼吸道粘膜水肿、食道粘膜水肿、胃粘膜水肿,重者昏迷。西医对症治疗无效。刘老诊察之后,果断处方:“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小陷胸汤主之”,用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中毒者服之呕止热退,最重者第四天清醒。
此案是一个化学物品中毒案,患者的表现很复杂,西医在场也只能是对症治疗,刘老准确迅速地抓住了“呕而发热”“心下按之痛”这两个“证眼”,投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方证对应,疗效立显。刘渡舟教授曾说: 要做到抓主证,第一要明伤寒之理,理明则能辨证论治,从而达到抓住主证的目的。第二要熟读《伤寒论》原文,反复诵读,能够把主证记熟,在临床时才能得心应手。

医案五。《陕西中医》曾载姜琴医案一则:罗某,男,31岁,1991年4月24日下午4时初诊。患者既往有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入院前1天因进食不当突感胃脘嘈杂,脘痞不适,心悸,恶心、呕吐,始为胃内容物,继则呕血,共呕吐7次(为咖啡色液及鲜红血)共约1000ml,大便下血,色紫黑如柏油样。
此刻患者眩晕欲仆,面色苍白。拟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检验,Hb40g/L,大便隐血(卅),测Bp7/4kpa,立即给止血芳酸、脑垂体后叶素、安络血、升压药等治疗,并输血400ml,于晚1l时血压稳定于12/7kpa。翌日,自感胸脘痞闷,干呕不止,又呕吐3次约200ml,为咖啡色液体,并排柏油样稀便2次,证见消瘦神疲,胸闷,面色浮红,汗出,形寒肢冷,口干口苦,口唇干裂、舌质红绛、苔黄腻而糙,脉细数,证属阳明积热,虚火上炎,络血外溢又呕血后,虚阳外越,气虚不摄,形成上热自热,下寒自寒现象。

现呕血仍未止,急以泻心汤釜底抽薪,清泄阳明积热,下降无形之气,配附子以温阳固脱。处方:附子、大黄、黄芩各1O克,黄连6克。
连服3剂,药后呕血即止,精神好转,胸闷消失,大便一次转黄,食欲增进。药合病机,拟上方去大黄,加党参、炒白芍、麦冬、白蔻各10克,山药30克,以益气养阴,温中健脾。连服12剂,元气渐振,食欲正常,大便隐血试验转阴,Hb升至110g/L,Bp13/9kPa,诸症消失,共住院20天,痊愈出院。
这是一则准确地抓住“证眼”、方证对应的经典案例。姜琴医生没有被患者呕血、便血的各种证候所迷惑,而是思路非常清晰的分析病情,非常准确地抓住了“证眼”——“脘痞”“形寒肢冷”,选用附子泻心汤而获效。

刘志龙 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胡证≠小柴胡汤的四大主证
往来寒热
刘渡舟:这么好的一张方,大家怎么不用呢?!
柴胡桂枝干姜汤请大家从该方的原文阐释、组成配伍、量比用法、适应病症、临床应用、个人经验、各家论述等方面展开讨论。
许家栋《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一
鲍艳举六经辨证丨医路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