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猛将”旱半夏(四)

之前一直都是介绍“猛将兄”旱半夏艰难困苦的成长历程,现在给大家补补“猛将兄”的家世背景:“猛将兄”旱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其名来源于《礼记·月令》记载“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名”,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至今已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我们往前追溯,发现旱半夏最早用于汤剂见于《灵枢·邪客》“半夏秫米汤”,此外张仲景医圣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共载方剂375首,用半夏的方剂除去重复方共计43方,其中以半夏命名的就有2l方,其中所用半夏均为旱半夏。

可以说旱半夏是出生名门,家世显赫,底蕴深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根正苗红”的太子爷,前途无量,毕竟“没有千年的皇朝,只有千年的土司”,底子在那里。可惜啊,汉唐以后便开始家道中落,毕竟像张仲景医圣这般的“明君”太少。到如今,家门早已破落不堪,虽然仍得到任用,经常出现在“二陈汤”“温胆汤”等战场上,但不过是走个过场,往日的辉煌早已不在。今日的猛将兄不知是不是命犯太岁,下场更加悲惨,套上了一层层的枷锁,空有一身“杀贼技”,却无丝毫用武之地。如祖辈一般,匡扶正义,救死扶伤,还老百姓一个朗朗乾坤,终究是个梦。

也许大家都好奇为什么“猛将兄”祖辈忠良,为国家民族人民的身心健康英勇杀贼,却招到如此下场。唉!又是狗血情节,“不招人嫉是庸才”,应了一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神农本草经》记载“半夏,味辛,平”,位于本经下品药,而本经下品药“多毒不可久服”,历代本草均将其记载为“辛温、有毒”, 渐渐的后世医家便认定旱半夏有毒,必须予以制衡。起初遇到高明的医家,情况还稍微乐观,用其他药物辅助牵制旱半夏,让其才智充分发挥,如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半夏毒,用生姜汁,煮干姜汁并解之”,“半夏有毒,用之必须生姜,此是取其所畏,以相制耳”,葛洪《肘后备急方》亦有记载半夏中毒的解毒方法“中半夏毒以生姜汁、干姜汁并解之”。

因为有生姜等的辅助,旱半夏的家世愈加显赫,同时也招来了更多的麻烦,一些医家不再满足用生姜或干姜制衡,要把旱半夏一家子往死里整,牵制也就渐渐的变味了,不再配伍生姜或干姜,而是换成了一些阴险毒辣招式。各种名目的招式产生了一个个怪胎:水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

在今天也许大家旱半夏、姜半夏、法半夏、清半夏、水半夏等等一系列的名词会有很大的疑惑,心中会有一个疑问,这不都是半夏吗!?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多着呢!下面看看这些阴险手段是怎么使用的。


1
狸猫换太子

找来了一个长的很像猛将兄的水半夏,一看名字都知道是“水货”。我们常言的生半夏包括旱半夏和水半夏,但传统入药的为天南星科的旱半夏,而其伪品水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仅具有燥湿,化痰的功能,多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其实两者的基源、性状、功效均不同,尤其是价格相差很大,大约是8:1,导致不法商人铤而走险,市场上大量水半夏冒充旱半夏,什么不好的名声都让“猛将兄”背上了,躺着也中枪。下面总结一下旱半夏与水半夏的性状鉴别要点,以便大家能识别“水货”:

旱半夏: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嗅,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如图1所示


图1

水半夏:呈类圆锥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直径0.5-1.5cm,表面类白色至棕黄色,并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细小根痕;顶端类圆形,有凸起的叶痕或茎痕,有的下端略尖。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无嗅,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如图2所示。


图2

2
安插小人

猛将兄在生姜下,可谓是如虎添翼。奈何招人妒忌,身边被安插个小人“白矾”,据说是其目的是来辅助半夏以增强其燥湿降逆止呕的功效,其实是背后插两刀。大家看看下面是姜半夏的做法:取拣净的半夏,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入生姜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 清半夏闷润后切片,晾干。图3所示为姜半夏。


图3

3
温柔乡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招来几个漂亮的妹子“白矾、甘草、生石灰”,天天醉生梦死,还美其名曰增强清痰化饮、理脾和胃的功效。法半夏的做法: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泡至10日后,待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加入甘草石灰水再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已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无怪“猛将兄”战斗力急剧下降,这般做法身体老早给掏空了。图4所示为法半夏。


图4

4
瘾君子

猛将兄自从被小人嗦摆旱半夏“吸毒”,沾上了毒瘾,变成了清半夏,天天恍兮惚兮,哪里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请看清半夏的做法:取拣净的半夏,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还有胆说清半夏可用于体弱多痰、寒湿较轻者。摆明是把猛将兄当凯子。清半夏如图5所示。


图5


唉!就这样,一代悍将消沉了下去。我心中满满的愤恨,世世代代守护者中华儿女健康的猛将兄今日还在吗?你是否听到饱受疾苦的人民的呐喊声。你是否就此沉沦,不再想光宗耀祖?

庆幸“猛将兄”遇到了李老,李老的出现让猛将兄获得了新生。李老在2007年12月23日南宁第一届扶阳论坛上的讲话对生半夏(李老所言生半夏均为旱半夏)的应用体会很让人深思,摘录如下:“大家不要怕,我一辈子用的生半夏,书上写的是1吨,实际我每月平均剂量30到50kg,和附子情况差不多,比生南星多一点,绝对不会出问题,这是张仲景告诉我们的,大家要相信医圣是不会错的,所有《伤寒论》的方子半夏都是生半夏。生半夏后面有个洗字,就是用开水冲一回,为什么制半夏治不了病,在座的可能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制半夏的制作过程,清水泡15d,泡到发酵,再加水加白矾,又15d,然后拿姜、甘草和到一块,再泡15d,共45d,制出来的半夏纯粹是药渣子,治不了病。

再一个问题,根据《神农本草经》,半夏治病是辛以润之,它为什么能通大便。我用半夏先是洗一洗,洗下来的水是黏糊糊的,滑的,那个就是通大便的。凡是辛的东西都有润的作用,产生津液,附子大辛,他可以生津液。左季云老先生评价附子就是通阳生津液,阳生阴长。我知道卢老师的观点也是,阳不生,阴不长,所以生半夏绝对无害,民初的张锡纯老先生就是用生半夏,近代的朱良春老先生,也是用生半夏治病,生半夏治病非常快。 ”

李老在他《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里运用旱半夏的医案约52则,主治的疾病有:肺气上逆之咳喘、喉间痰鸣,肝胃气逆之呕吐、眩晕、心下痞,脾胃痰湿之麻木,肿瘤等。李老把旱半夏的临床用量分为4类:小剂量10g,平剂30g,中剂45g,大剂60-135g。

此外,李老用旱半夏必用生姜等量或多于旱半夏量,李老认为:“生半夏为降逆止呕要药,用时以温水淘洗3次,加等量鲜生姜佐之,既解其毒,又加强疗效,颇有妙用。”事实上得益于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有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古人将半夏毒性归纳为“戟人咽”,“生令人吐”,“熟令人下”的说法是非常正确的,当旱半夏入丸散剂时应经过严格炮制,而旱半夏的煎剂并无明显的毒性,入传统汤剂可以服用。再加上配伍生姜或干姜,煎煮时将半夏煮透,绝无中毒的忧虑。

没错,至此,“猛将兄”重新找回了往日的自信,这也是我们北上寻找旱半夏的目的,恢复猛将本色,“浪子回头金不换”,自此“猛将兄”洗去了束缚,张扬其本领。恍惚间我看到了他,骑着马,提着大刀,似乎在说:“兀那贼子,还不束手就擒!”

“猛将兄”旱半夏的讲述到此时已是尾声,恢复旱半夏悍将本色是我们汉古一直坚持的做法,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猛将兄”的风采,期待着“猛将兄”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姜半夏炮制方法专利
中药半夏炮制历史沿革初步探讨
谈半夏的炮制研究
痰门方
痰饮
姜半夏的炮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