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加减治疗腹泻医案两则
经方加减治疗腹泻医案两则

蜀山医馆

04-29 11:10 医案
  •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肾主藏精,脾主运化!人体的水谷精微由脾吸收,传输至全身脏腑!脾运化功能失常,津液输布异常,而致病成!《景岳全书·泄泻篇》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之因,惟水土之气为最”。在指出泄泻的病因,病机的同时,亦说明脾胃在泄泻病中的主导地位。《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曰: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瞋瞒闭塞,下为飱泄,久为肠澼。仲景提出泄泻多为饮食所伤,时邪所犯,或因生冷寒滞者。此乃泄泻三因,但临床上,患者之病因病因非尽依次三者,这就要求中医临床治疗在追溯患者病因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脉诊辨治。这充分体现了中医临床的辨证施治,有是证用是方。仲景在提出泄泻之病因病机的同时亦指出了泄泻的治法,即:“凡以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为上策”。泄泻之因为“湿”,泄泻之机为“脾”,故泄泻的治疗离不开“脾、湿”二字。


  • 云南中医学院汪剑老师在临床上,亦常从“脾、湿”二字着手治疗泄泻,效果颇著,现将病案二则整理于下: 1、患者陈某,男,59岁于2016年3月24日,至汪老师处就诊。腹泻,便溏,大便不成形多年,嗳气反酸。诊查舌脉:舌青紫苔,脉细弱辨证考虑: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处方拟:四逆汤加减按:患者脾胃虚弱。脾气虚弱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脾升胃降的功能失常,则上精微不布,中有浊气停滞而见嗳气,胃气上逆而见反酸,精微下流,而见大便不成形,泄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上,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处方拟四逆汤合黄芪四君汤助阳健脾,吴茱萸降逆助阳止泻,柴胡、桂枝化气助阳,苍术、厚朴行气除湿。患者期间复诊两次,再服6剂四逆汤合四君子汤加淡渗利湿行气之药,便溏、反酸好转。于2016年4月16日再诊,诉反酸腹泻愈,大便偶尔不成形。处方:理中汤加荆芥、防风、厚朴按:复诊患者腹泻愈,以舌脉来看,阳气以复乃以四逆换理中,湿邪仍余留,遂以除湿行气之药以巩固治疗!

  • 2、患者徐某,女,36岁于2016年3月20日,至汪老师处就诊。诉:恶心欲呕,大便不爽,黏滞,偶尔腹痛。诊查舌脉:舌淡红苔白腻,脉滑辨证考虑:湿热阻滞,肠腑传化失司处方拟:附子理中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按:患者外感湿热之邪,阻滞肠腑,肠腑为湿热所伤,湿热下攻肠腑,而见腹痛,大便不爽。脾喜燥恶湿,脾为湿困,而见恶心,腹泻。处方拟温中祛寒,理气健脾;黄连清泄中焦大肠湿热,葛根升阳止泻;藿香、苏叶、木香行气除湿。2016年4月10日复诊,诉恶心欲呕好转,腹泻腹痛稍愈,纳差。处方拟:三仁汤加减按:湿热之邪太盛,客阻肠腑,遂以三仁汤清利湿热,宣畅气机。葛根、黄芩、黄连清中上焦湿热,使湿热之邪从上而解;麦芽,神曲行气健脾开胃,以复脾胃之运!

  • 上两个病案,皆为泄泻,但病因病机不同,临床治疗亦大相径庭。也告诉我们在临床治疗时要辨证施治,切不可以方论证,以方套病,局限于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丢弃了中医最根本的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云南中医学院2012级中医定向班 杨丰)

  • 本文转自“蜀山医馆”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1—每日医案——桂枝汤加味
枳术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高建忠老师解读东垣(42)——枳实导滞丸(下)
四神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高龄老人泄泻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25、黄芪建中汤、(虚劳里急,诸不足)
145期:泄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