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访泥塑非遗传承人朱敬伟:一生只做一件事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22位真人故事
我叫朱敬伟,出生于1961年,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南京人。
河塘里乌黑发亮的青泥,臭不可闻,旁人避之不及,我却如获珍宝。每次找到那种摸起来如丝绸般的泥巴时,我都欣喜若狂,因为这是做泥塑的佳品。
这些被埋在河堤无人问津的泥巴,经过重塑后,可以是三打白骨精中英姿飒爽的孙悟空,也可以是南京大屠杀让人声泪俱下的场景……
可能谁也没有想到,这不起眼的泥巴,我一捏就是50年的光景,我一爱就是一辈子。
(给大学生们讲授泥塑的技巧)
01
我的童年时光非常快乐,父亲是南下的干部,转业在医院。母亲也是医院的麻醉师。那个年代,家庭生活大体都是一样,大人们都在为了生存而奔波,几乎无暇顾及孩子。
由于父母职业的关系,我从小都是在医院的职工家属大院里生活。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都过得很贫穷,一日三餐都紧紧巴巴的,更不要说拿钱给孩子买玩具。
所有要玩的东西都是需要自己去制作,比如过去的滚铁环、抛石子、木头做的小手枪、弹弓等等。
(在南京住了十几年的筒子楼)
而我的性格也是偏内向一点,用现在的话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
每天我都屁颠屁颠地跟在母亲后面,她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有时候实在无暇顾及,母亲就会去工艺美术店买小人书、白纸和画笔,让我自己在家里头边看边画,打发时光。
那个年代可没有现在的绘画培训班,也没有所谓的老师教导,我能间接接触到的老师,就是母亲给买的连环画上的画家们。
很多老一辈的画家,他们笔下连环画上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闲暇时光,自己也会拿起笔画来回忆儿时的过往)
现在想想,我的绘画功底就是在那个年代,在一笔一画的模仿中大量吸取了老一辈的艺术家的精华。
这不仅仅加深了我对人物造型的理解和运用,更重要的是艺术是想通的,转换到泥塑人物的塑形中。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观众看到我的泥塑作品时,都感慨万千,感觉就像在看连环画一样。
02
后来随着我慢慢地长大,也开始加入到大院孩子的游戏队伍中,我最喜欢的游戏就是捏泥巴。
比如为了模仿董存瑞炸碉堡,我会用泥巴加上一些稻草做成炮楼,把泥巴灌注到损坏的铁手枪里做成泥巴手枪,大家也都玩得心满意足。
(每次泥塑的创作,我都聚精会神,竭尽全力)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都进入了学校学习,曾经一起玩泥巴的小伙伴都不再玩了,我却一直坚持下来依旧玩泥巴,并且玩得有模有样。
当时父母是有些怨言的,毕竟曾经在家中像模像样绘画的小男孩,变成了整天和泥巴打交道的泥孩子,每天都弄得一身泥。
可是当父母看到年仅13岁的我,就能仿照连环画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做出一组惟妙惟肖的泥塑人物时。
他们也对捏泥巴这件事有了改观,对我更是多了鼓励和支持。
那时候的自己非常喜欢四大金刚的威武庄严,喜欢孙悟空的霸气威风,以至于第一眼看到连环画中的故事,我就想着是不是可以用泥巴重新展现三打白骨精的场景。
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心中萌生了用泥塑的方法留下感悟和记忆。
(泥塑公益小课堂,走进学校)
就这样在玩泥巴的日子里,我念完了小学和中学。由于性格比较孤僻内向,上学的时候老师对我的关注也很少。
总觉得我不爱学习,我自己也一直找不到学习的意义,成绩一般,整日都是浑浑噩噩的。
03
1979年中学毕业后,我不想再上学了,而是作为前线补充人员成了一名仓库保管员。
这里的生活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枯燥寂寞的。每天早晨都要按时出勤、排队唱歌、去食堂吃饭。
早饭结束后,就像在单位上班一样,我们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工作,中午亦是如此,每天的日子都是同样的简单循环。
(中国画扇面,要画好也是一门学问)
这样的生活虽然非常枯燥,但也非常磨练人,为我后期创作泥塑作品时塑造了坚不可摧的意志。
一个人也可以活成一支部队,单枪匹马也可以打下自己想要的泥塑江山。
(为数不多的几张黑白照片)
1980年,前线形势缓和了不少。我就被裁撤回家了,虽恋恋不舍,但也义无反顾。
总觉得这个世界上肯定有另一个我,做着我不敢做的事,过着我想过的生活。
我们也享受着国家的分配政策。我揣着380元的转业费,回到了南京。回家路上的5天,这380元就被我花得所剩无几,仅仅留下了18元。
到家后,姐姐看到我手中的18元,又气又好笑,带着我到夫子庙一个鞋帽店,买了一双蛮有名气的大白篮球鞋。这鞋子就是我辛苦一年所获得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啊!
(青年时期的我,在家门口的拍照留念)
穿着这双大白鞋,我就脚踏进了华东水利学院(现在河海大学)。
我被分到学校的印刷厂,负责排版。
那时候工作条件非常艰苦,需要把一个一个铅字拼凑成一行字。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铅字排版工序复杂,工艺流程长,特别容易产生铅污染。
即使这样,我还是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也许是从小捏泥人的童子功,我心细手快。做起排版工作得心应手,时常被师傅们夸赞。
随着时代的进步,进入90年代电脑排版的技术诞生后,那种手动铅印排版的印刷方式,很快就被替代,而我也失去了工作。
(在古惠济寺)
后来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又从事了各种各样其他的工作,有广播节目、教师管理、卫生清洁等等。
直到2000年的时候,我被分配到河海大学的图书馆,一直到今天。
04
我性格比较内向,在学校的时候我几乎不会谈论自己的泥塑创作,只是按部就班地干好学校交代的每一项工作。
我们单位的同事,包括领导都不知道我会泥塑,他们只知道我喜欢画画。
那时候的我都是宅在家里,一个人关起门来在家里自己玩泥巴,自娱自乐。
在2008年时,我接受了一个采访,采访内容就是关于传统文化中的泥塑作品。
当时的报纸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校园里的扫地僧,讲的就是我。
可能大家会觉得扫地僧这个名字不好听,却是我的真实写照。
(自己在家中自娱自乐的泥塑创作)
我在学校里有很长一段时间,扫了好几年的地,就是在学校里头做清洁工。
直到这篇报道出来后,我的许多同事和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在他们身边的朱敬伟,竟然还是一名“手工大师”。
当时报道出来后,很多人对我的评价还是蛮好的。有不少朋友对我这门手艺给予默默无闻的支持。
但也有一些人会说一些风凉话,他们认为做这个东西又不卖钱,不就是想图个名么?
对于这些风言风语我从来都是不理会的。
每个人的生活的轨迹、行为和举止都是各不相同的,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也都会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去评判。
他们无法理解泥塑这件事,在我心中有多么重要。
(闲暇时光,在家中的创作,人间也不过寥寥数笔)
05
我对泥塑的钟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努力和坚持。
这一点我可以用这几十年来走过的路来证明。
早期做泥塑,我都是独自一人去各地找泥巴,几乎花不了多少钱。
比如池塘里那种发出乌兰色的污泥,就是绝佳的品质,能够塑造多种的人物面部表情。抚摸着这样的泥巴,手感就如同摸到上好的丝绸一样。
每次找到这样的上品,我都兴奋不已,甚至还会用舌头去品尝一二。
不过那个时候也是真可怜,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我只能靠肩膀用背包背上泥巴,往返好几趟。等到日子好了一点后,我买了自行车就可以每次多背回来几袋泥巴。
再后来随着用泥巴的量越来越多,每次找到好的泥巴,我都会花钱托运回来。
(经常独自一人带上铲子和背篓,去山间或河塘边寻泥、挖泥)
我的爱人非常不理解,一麻袋一麻袋的泥巴放在家里,臭气熏天。但是没办法,那时候没有工作室,如果把这些上好的泥巴拿到屋外,只会干掉无法使用。
为此我爱人经常说我是个“泥奴”,别人的兴趣爱好最长也就是坚持个十来年,为什么捏泥巴这件事在我的身上可以坚持大半辈子。
我经常笑着和我的爱人说,也许这泥巴娃娃,就是我的另一位爱人。
不过也正是这些生活体验,让我在塑造劳动人民时,能够情真意切地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苦难。这些情感灵魂,生活元素的注入,让我的作品也多了几分真性情。
(疫情期间,家中的存泥不够了,无法外出挖泥)
如果说之前这些捏泥人的事情,我都是独自在家中创作、欣赏,那么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有了将泥塑这门传统手艺发扬光大的想法。
06
2010年,为了纪念知青上山下乡的那段艰难岁月,我创作了一组《送知青坐火车下乡》的作品。
我把这由28件泥塑组成的作品放在乌龙潭公园的一个展厅,这也是我的泥塑作品第一次在南京鼓楼区参展。
没想到在新闻播出的当天,吸引了很多的南京市民,很多观众在第一天参观时就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因为这28件作品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一个被很多现代人都遗忘的时代,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的时代。作品一经推出,很多市民都不辞辛苦赶来观看。
(找到合适的泥巴,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家中打泥的过程)
我至今都记得这些市民,看到我的作品时,激动地流泪的样子。甚至有记者采访的时候,他们的眼泪还在眼窝里头打转。
他们甚至拉着我的手感谢我,感谢我把那些久违的记忆、那些峥嵘的岁月又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
这件事给我的触动也很大。如果说以前的我捏泥人就是活在自己世界里的自娱自乐,那么这次展览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念,要义无反顾地发扬泥塑创作的手艺。
我做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有感情,一定要对得起观看你作品的人。
随后我又开始创作《南京清明上河图》的泥塑作品,这一灵感来源是想把三百六十行的职业特点和我们南京的本地民俗相融合,重现百年老字号的发展历程。
(2021年在祥云寺)
本来是计划20米长的作品,后来在创作了六七米长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把所有的人物都融合进去了。
我发现自己的知识面还是有所欠缺,在弥补风俗知识的同时,这幅作品就暂时搁置了。
现在这些作品分散在南京各个地方,再想汇集起来有点困难了。
而且很多当时创作的作品已经十多年了,到处展览运输的过程中有些损坏,没能完成《南京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是我的一大遗憾。
(泥塑作品乘风破浪)
07
2015年为了纪念胜利70周年,我又开始了一组新作品的创作题为《抗战》。
我用了整整500斤的泥巴,分为5幅作品,塑造了66个人物。
这五个代表性的场面分别为抵抗、屠杀、保护、佛援、胜利,其中包括了约翰·拉贝保护难民、栖霞寺寂然法师保护难民等南京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为了更好地重现那段艰难的岁月,我翻阅了大量的照片、观看影像资料,又专门赶到江宁的田间地头,在河渠里挖出500斤河泥用于创作。
因此,整套泥塑也有近500斤重,在塑形之后再经过自然风干上色,历时大半年的时间才宣告完成。
(展览中的泥塑作品——挖掘机)
现阶段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淮河水利修建的泥塑场景创作上。
我所在的河海大学在淮河水利修建过程中曾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留有不少宝贵的一手的照片、影像资料。为了向建设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我最近也开始着手创作这一题材。
这将近50年坚持泥塑的过程中,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的。
儿时有父母的鼓励,成家后也有妻子的理解,甚至还有观众的鼓励和赞扬。
生命中有很多帮助我的人。
我都把他们形容为我的贵人,这些故事说几天也说不完,其中对我影响最深远的就是高建中老师,他是我们南京收藏界的传奇人物。
(水利建设系列泥塑作品)
在我的展览作品刚出道的时候,刚刚被社会认可的时候。
高老师就跟我讲过这样一句话:“朱敬伟,你好好地做,要用以小博大的精神来坚持这个事情。”
正是这些年的坚持,当初我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泥巴人能走到今天,拥有众多粉丝和自己的工作室。
除去工作室的工作,作为高校的老师。在河海大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在图书馆组建了非遗团队及非遗传承人的泥塑培训课。
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导学生上,让学生们能够近距离感受泥塑的工艺技术,传播泥塑文化。
(泥塑培训课,全体学生兴趣盎然)
说个好玩的事情,我的课堂上有不少学生都是外国留学生,他们对中国这种传统的手艺非常感兴趣。我们给外国学生上课一般是两个半小时。
下课后,这些留学生却迟迟不肯走,还是围着我津津有味地问来问去。
后来我就把这课程变成了三个小时,可即使这样,学生们还是不走。
可我却是必须要赶紧去赶班车,如果再拖堂,我就赶不上下一节课的班车了。
所以每次到下课之前,我都要给孩子们劝说无数次,甚至是需要承诺下次教他们什么,才会放我离开。
每次碰到拖堂,我都哭笑不得。
不过内心却是雀跃的,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能够通过这小小的泥娃娃推广我们的中华文化,让国外的学生加深对我们本民族文化理解和认知。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给外国留学生们上课,普及泥塑知识)
08
我们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许许多多的精华。
仅泥塑这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都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年至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发展到汉代时期,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就发掘了大量汉代红陶猪的文物,至此中国的泥塑艺术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
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各自代表的泥塑作品,比如天津的“泥人张”、陕西风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但口说无凭,我们要拿出实际的东西去讲给大家听,让很多不了解的人能够认识到我们值得骄傲的传统手艺。
(课后,孩子们手捧自己亲手制作的泥塑作品,拍照留念)
现在的我在捏泥人这件事上,已经付出将近五十年的岁月,我觉得再付出个二三十年的光阴都是值得,这种付出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
现在的我有自己的工资,生活足矣。作为真正的手艺人来讲,是不需金钱这方面的回报。
我认为的回报是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一直做,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
泥塑之身也终有归于尘埃之时,我期望的回报就是这传统的手艺,能在我有生之年更上一层楼的宣传出去就足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希瑞 | 荆家兄弟的泥塑人生
烂糊泥老爷
泥人汪泥塑作品欣赏
泥人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贾氏泥塑,于惟妙惟肖的细节处窥见匠心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贾氏泥塑:于泥土抟练的乡土艺术中窥见童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