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最极致打工人:年薪600块,24小时无休,为何却干的心甘情愿
userphoto

2024.02.21 河南

关注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今天搬砖你不狠,明天地位就不稳。

在我国人迹罕至的地方,崇山峻岭之中,有一批特殊的打工人,他们可以说是中国最极致的打工人,无关乎待遇,只为了承担身上那份责任。

他们的工作和石头相关,每天奔走在高耸的悬崖峭壁上,无人的空谷大山间,几十年如一日,做着孤寂但有意义的工作。

他们付出了大量时间,舍弃了优渥的城市生活,却从不要求工作待遇,其中有些人24小时无休,但从未喊苦喊累。

更甚者,他们中最多的月薪拿1200块,最少的年薪只有600块,可问他们值不值得时,他们却说:只希望祖宗留下的宝贝能保存下去。

无怨无悔的坚守

2023年8月,四川摄影家袁蓉荪来到了四川资中县秦家密林中,见到了这群极致打工人的生活,随着他的讲述,这群打工人的故事才被大众一一了解。

这群人就是默默无闻的巴蜀守窟人,远离尘世,没有物质享受,只有青灯孤影,一守就是几十载。

他们整日与佛像呆在一起,这可是不是武侠剧中修炼的场景,而是真的无聊、孤寂,还要时刻遇到打佛像主意的盗贼。

有一些守窟人为了能随时防备盗窃,甚至直接睡在石窟中,没有家具,只有一张简易的小床,白天还好,可到了晚上,尤其是电闪雷鸣的天气,对守窟人心理可是极大的考验。

但传承的古文物总要有人守护,这份责任总要有人承担,所以守窟人从不会退缩,反而称他们这是在修功德。

也正是由于他们无怨无悔的坚守,一些石窟才避免受到破坏,流传到现在,成为供人观赏游览的地方,让后人亦能感受到传承千年的佛教文化,感受岁月的古朴力量。

那么,这些石窟守护者都是哪一批人,他们为何会心甘情愿的守石窟呢,他们的工作真的像袁蓉荪所了解的那样,工资微薄,但是费时费力吗?

众所周知,我国有著名的“四大石窟”,但除了这四大石窟之外,还有很多名气虽然不大,但一样很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石窟,堪称古代艺术的瑰宝。

不过我国石窟虽多,但却并不是最先开凿石窟的国家,石窟的开凿起源于印度,是信仰达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

佛教注重修行,古代印度的佛教徒为了寻找清净之地,就会在远离城市的山中凿建石窟,用来修行礼拜。

由此可见,石窟和寺院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建在繁华的城市中,供百姓礼佛烧香,一个建在偏远之地,供个人求得心安,两者相辅相成。

石窟艺术传入我国大概在十六国时期,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彼时群雄割据,战乱不断,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存之所。

僧人也一样,本能安心传教的他们,在中原大地没有了安宁修行之处,就迁移到了偏远的河西走廊,在这里开凿石窟。

最初的石窟由僧人自己开凿,并没有统治者和朝廷的介入,人力有时穷,所以石窟的修建并未大规模流行。

僧人想用凿石窟,雕佛像的方法,长久的将佛教发扬光大,恐怕他们也没想到,会引发一场历经千年的“凿石窟接龙”活动。

在之后的历朝历代,佛教的传承也越来越广泛,所以石窟越修越多,有一些还成了佛门圣地,

龙门石窟

在唐代武则天时,就已经有了一千多个洞窟,而且还修了很多大石窟,分布在我国不同的地区。

而石窟的修凿一直持续到明清,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多年,这才有了如今分布在各地,星罗棋布的石窟艺术宝藏。

龙门石窟

独特的巴蜀石窟

摄影师袁蓉荪从2006年开始关注中国石窟,第一次见到石窟,他就被磅礴大气的佛像征服了,于是自费几十万,用18年的时间走遍大江南北。

袁蓉荪

一个人一部摄影机,寻找遗落在田间地头,荒山野岭,尚未被人发现的佛窟造像,其中他探寻最多的,就是巴蜀石窟。

我国石窟多建立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在古时候,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但是巴蜀石窟不同,它们大多隐藏在山野中,好似一颗颗沧海遗珠一般。

而且不同于北方石窟的高大、威武,巴蜀石窟并不愿意过多展露于世间,更多的是修建在深山中,默默见证佛教的发展。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巴蜀石窟的修建之人,并不是帝王将相,所以它没有那么巍峨堂皇,而是代表了古代百姓的虔诚低诵。

巴蜀大地之上,石窟数量之多远超人们的想象,据统计,现存的巴蜀古石窟和摩崖造像共有571处。

其中四川最多,有401处,重庆有170处,包括了乐山大佛以及大足石刻这两处世界级文化遗产,而且巴蜀石窟还有39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第一。

走进巴蜀之地的山林中,沿着偏道慢慢走,在满是落叶的地方,说不定就有一尊佛,拨开眼前的荒草,也许能看到一尊菩萨,巴蜀石窟就是如此任性,仿佛在和人们捉迷藏。

巴蜀石窟虽没有那么出名,但与人并没有什么距离感,反而由于多是百姓所造,看起来很亲切,富有浓浓的烟火气息。

在巴蜀之地,石窟的大小不一,最大的有乐山大佛,最小的佛龛却可能只有巴掌大小。

最让人惊奇的是,在一些山林老寨中,石窟中除了刻有儒释道三教的造像之外,还有一些从未见过的神像。

常见的有鸡神、羊神、牛王、马王等,这些都是畜禽之神,还有更为独特的摩崖造像中,供奉有泥水匠、杀猪匠、瓦匠。

可见巴蜀石窟艺术的多样性,比人们想象的更为宽广,在这片地区,古代百姓将众生和仙人一块供奉,这是十分罕见的。

石窟背后的繁荣和憾事

造型独特,数量众多的巴蜀石窟,背后呈现的是古时候巴蜀之地的繁荣,尤其是盛唐之后,巴蜀之地俨然成了佛教的乐土,巴蜀石窟生命力也最是旺盛。

袁蓉荪在悬崖边拍佛窟

寺院中、古道沿途、山林荒野,到处可见修建的石窟,而且巴蜀之地小丘和落石星罗棋布,满足了开凿石窟的条件,使得许多百姓加入了开凿大军之中。

百姓们开凿石窟,并没有太多的追求,只是觉得开凿石窟是在积攒功德,根据个人能力,有钱的人就凿大窟,没钱的就凿小龛,这也造成了巴蜀大地佛窟大小不一的情况。

这些开凿石窟之人被叫做窟主,窟主有的是一人,有的是一家,有的则是一座寺庙,也有的是众多出资修建洞窟的民众。

这些石窟都是古代人民的劳动结晶,寄托了他们美好的期盼,经历千年,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但是遗憾的是,岁月无情,很多石窟保存的并不好,完整的石窟少之又少。

这之中有天灾,有战乱,也有人祸,石窟被破坏,实在是令人遗憾,所幸在它们身旁,还有一群可敬的守窟人。

这些守窟人一守就是几十年,漫长的岁月里,独自守护一个如悬空寺般的石窟,有的人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大多时间里,都与不会说话的佛像为伴。

岁月更替,守窟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到了后来,巴蜀守窟人就变成了当地的村民,这使得工作方便了许多。

有一些村民的家就在石窟的必经之路上,自然就承担了守护石窟的责任,只要有人经过,他们就会问一问来干嘛的。

闲暇之时,他们就去不远处的石窟打扫一下卫生,发现哪块石头松动了,及时去当地的文物所报告。

如果一段时间里天气不好,他们就会找来亲朋好友,在石窟上方简单的修建一个棚子,避免风吹雨淋,这些行为极大的保护了石窟,使得文物的寿命得以延长。

有一些珍贵的石窟遗迹,守起来就比较辛苦了,尤其是一些国宝级单位,要求24小时不能离人,所以守窟人只能搬来生活用品,在石窟中生活,终日守着佛像。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守窟人都算是文物管理员,不过他们却不在乎工资,早期的工资一个月才5块钱,后来慢慢就成了几十块、上百块。

到了如今,守一个国宝级石窟,一个月有1200块的工资,守窟人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由于家在附近,他们守佛像十分方便。

而且守窟人多向佛,没有了工资的牵绊,反而觉得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是在做功德,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不过大多数的守窟人,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的后代出去打工,老了之后就会回来,接过守窟的工作,延续这一份责任,爷传父、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可敬的守窟人

这些守窟人守住了清贫,耐得住寂寞,是文物传承路上一群可敬之人。

在乐至县睏佛寺有一对兄弟守窟人,本来是哥哥杨志明守窟,可不幸的是,杨志明守了三年后得白血病去世了,弟弟杨志勇就回家接替他。

杨志勇

杨志勇本来在成都打工,是当地有名的磨刀师傅,收入不菲,但哥哥去世后,50岁的他毅然回来守窟,只留下一句:国宝没人守那不行!

安岳千佛寨,有一对守窟夫妻,为了更好的保护石窟,他们将家安在了那里,在石窟中生活了13年。

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石窟的安全,几十年中,喝退了一波又一波的盗贼,守住了这藏在乡野中的文明。

四川唐代佛头被盗后老乡用纸板画的佛头

而除了巴蜀守窟人之外,在其他地区的石窟旁,也有一个个守窟人,他们称自己是石窟的孩子,守窟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敦煌守护人常书鸿一家

也正是因为这些前仆后继的守窟人,巴蜀石窟以及各地石窟才能静静矗立在那里,供游客观赏供拜。

也正是因为他们,石窟的精美才能被更多人熟知,他们是最极致的打工人,也是最可敬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14、灭佛的拓跋焘死后却成了佛像
一万尊佛像检查时少一尊,工匠假扮充数,结果被永久封印成真佛像
峭壁千龛:发现巴蜀大地上的石窟艺术
《四川画报》8月刊推荐丨巴蜀石窟:中国石窟艺术的“下半阙”
为佛祖打工18年,他成了“当代玄奘”
巴蜀三大佛之禹迹山大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