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拒绝思想上的懒惰,从做笔记开始吧

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书本自己思考。——亚瑟▪叔本华

周末参加了一场线下读书会,请的嘉宾是马伯庸老师,在互动环节,一位读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读完一本书之后感觉什么也没记住,就像没读过一样?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大多数人面临的共性问题,就连马伯庸老师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如果你读完一本书,却想不起来它的主要内容,也说不出你最喜欢它那一部分,甚至对你没有产生一点影响,那么不如来读读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吧。

虽然这本书很单薄,只有短短的200多页,但却是我们阅读的基础,作者奥野宣之在书中提到的笔记读书法,尤其是其独创的“葱鱿火锅式”笔记法,是我们实现有效阅读的重要途径,也是写原创文章和书评的重要素材来源。对于想从事文字工作者的人来说,还是蛮基础和重要的。

作者奥野宣之“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以笔记本的形式来记录。虽然在电子书,阅读软件等电子设备齐头并进的现在,记笔记的方式就像一股清流,显得那么古朴而又不合潮流。但往往越传统的方式,反而是越有效的。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如何选书”、“如何购书”、“如何读书”、“如何活用”等。当然,作者奥野宣之讲解的方法只是作为参考,是否实用还要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调整。

在“如何选书”、“如何购书”环节,我会根据他的建议列一个购书清单,在之后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清单,增添内容。不过购书只是形式,重要的是阅读,而你阅读后的收获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当你打开一本书,漫无目的地随意翻翻,草草地读完,却好像什么也没读过一样。虽然功利地来读书是一件很让人不耻的事儿,但如果你读书之前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是为了打发时间,那可能时间也会打发你。

但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会着重做笔记,进行摘抄并进而思考,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我们有效阅读的过程。

所以,作者奥野宣之提到的做笔记,并不仅仅只是摘抄书中的原句,而是在摘抄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可能是一句很简短的话语,比如“这个观点很新颖”,也可能是一大段情真意切的感想。总之,随手记录下自己在读书时脑袋里产生的想法,而这些想法有可能是我们日常创作的素材。

在这里就需要提到作者奥野宣之独创的“葱鱿火锅式”笔记法,包含五个要素:

  • 1.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 2. 书名
  • 3. 作者名
  • 4. 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
  • 5. 评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

摘抄和评论的内容,用不同的符号区分开来,重点放在“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和“写主观评论上”即可。

大概是这个样子:080715指的是2008年7月15日,也就是记笔记的日期。圆圈代表摘抄,星号代表自己的想法,区分开来,有利于以后的重读笔记。

虽然准备笔记本,手写摘抄确实很麻烦,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让读书更有效率,不妨试一下这种方法,在尝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不断调整,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毕竟所有的方法只是参考,和自己是否匹配,还得尝试后才能明了。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打算把之前搁置的摘抄本拿出来,重拾手写的乐趣。以前的我是一个对文字敏感的文艺女生,看到中意的句子心中甚是欣喜,用笔一遍遍摘抄,从初中到大学,乐此不疲。

时隔多年,回看曾经的摘抄本,会发现那里面记录的并不只是文字,还有我的整个青春。从高中时的“高考誓言”、“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我们像糖甜到忧伤”,到大学时的“红豆生南国”、“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我不想将就”,再到毕业后的“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也从一个懵懂的小女生跌跌撞撞变成了一个北漂大龄女青年。

其实,我们看到的并不只是摘抄本上面的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东西,比如感情、比如回忆。就像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做笔记一样,摘抄的笔记只是形式,而自己对书中笔记的想法,思考才是重点。

就像亚瑟▪叔本华说的那样: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请丢开书本自己思考。

拒绝思想上的懒惰,不如从做笔记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超实用笔记读书法
这不仅是方法,也是方法论——读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读书不是为了阅读他人,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一个简单好用的读书笔记法:葱鲔笔记法
会做笔记才算会读书,这3个方法让你的读书笔记不白写
真正聪明的读书人,都采用了这种“笨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