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钱碧玉:教育,需要仪式感

(本栏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 《班主任》杂志联合主办)

钱碧玉,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教师,无锡市优秀班主任,无锡市作家协会会员。

钱老师认为教育是指向幸福的事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幸福的人。为此,她运用“仪式感”赋予普通的日子以特殊的意义——入学、毕业、节日、生日、颁奖礼、点赞时刻……在这些仪式中,在用心教育的每一天,学生感受到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与自我成长的喜悦;这也让教育成为情趣盎然的生活,充满了真挚的情怀,而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


钱老师在做班主任的26年中,自己和所带的班级屡次获得各种奖励,并且笔耕不辍,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一百三十余篇,出版了教育专著《正思维、正能量和正教育——魅力班主任的幸福教育生活》。

教育,需要仪式感

展开剩余96%

《小王子》一书中,小王子和狐狸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狐狸说:“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是的,我们一直追寻的“诗和远方”并不一定在远方,或许就在拥有仪式感的生活里。

生活需要仪式感,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如果能够赋予学生某个时间以特殊的意义,如果有一些美好的时刻存在于学生的成长旅程之中,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因此有了诗意,有了色彩,给学生增添了美好的回味,甚至成为他们一生中刻骨铭心的记忆。

一、仪式感,给予学生充满成长能量的幸福意义

教育,是指向幸福的事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幸福的人。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幸福感,不能忽略仪式感。

仪式感的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滋养”艺术,标注着独特的精神内涵。置身其中,身心合一,学生自然而然萌生了一种庄重感、神圣感、归属感与自我认同感,感受到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与自我成长的喜悦。

这些,都将潜移默化成为学生精神生活与心灵世界的一部分,成为他们一路勇敢前行的富足的养分。

1

初见——怦然心动的欢喜

升学,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极其特殊和重要的时刻,意味着告别旧阶段,学业的新开始;挥别旧自我,梦想的重新扬帆起航。因此,每接一届新生,我都会以别具一格的“仪式”亮一个“漂亮的相”,传递给学生美好的期待与深切的祝福,让学生感受到开学这一天的与众不同,赢得的不仅是学生对教师美好的第一印象,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也会让学生消除陌生感和不安,获得内心的力量、向上的动力,留下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

《小王子》一书中的狐狸说道:“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狐狸的话道出了我的心声。新接班的8月份,我就在期盼9月。我无数次地想象,在9月的花季,会有一群怎样的孩子与我有缘,和我相遇?为了与孩子们相遇在这美好的欣欣然的九月,我怀着虔诚的心情去为孩子们准备一个美妙独特的开学仪式,让他们记住美好的九月,美好的开学第一天,美好的开学第一课,以及有美丽的富有爱心的老师陪伴他们一路成长。

开学第一课,不聊暑假生活,不学新课文,不讲新学期新打算,我只拿一份学生名单,手捧一盒棒棒糖进教室。我和孩子们之间是完全陌生的,我们之间的第一次交流就从点名游戏开始。

我说:“孩子们,我们来玩一个点名的游戏。我按着名单依次点名,你用你自己的方式来应答我,越新奇越好,越与众不同越好。”点名开始,起初孩子们的回答小心翼翼,很常规性地用“到”或“钱老师您好”应答我,但慢慢地,应答的方式开始多种多样起来。

有的孩子说“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也有孩子开始大胆起来,说“钱老师您真漂亮!”还有的甚至唱起歌来:“我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太美妙……”有的孩子不用中文,改成英文应答,如“hi”“hello”“I am here”“Nice to meet you”等等。

害羞的女孩子忸怩着,学着古代宫廷婢女请安的礼仪,轻声道一声:“小女子这厢有礼了!”引得一阵掌声;调皮的男孩子则是一派英武作风,大喊一声:“御前带刀侍卫在此,看谁敢造次!”教室里一阵哄笑。有一个儒雅幽默的男孩站起来,双手作揖,躬身施礼,说:“臣在!”教室里又是掌声一片。更有孩子,学着小动物的叫声,“喵喵”“汪汪”“哞哞”来应答我,教室里欢笑声一片。

点名结束,我总结性发言:“一次点名游戏,让我认识了多姿多彩的你们;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应答,让我领略了你们与众不同的风采。孩子们,你们真的很棒!今天是开学第一天,钱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个特别的礼物——棒棒糖!不二家的棒棒糖,只此一家,没有第二家,送给独一无二的棒棒的你!”我挨个儿仔细地分发着棒棒糖,每一个孩子都欣喜得掩不上嘴,忙不迭地说着谢谢,浓浓的笑意由内心焕发到了脸上。

在他们的日记里,在他们以后的文章里,我读到的开学第一天,是喜悦,是甜蜜,是快乐,是幸福,是期待,是希望,是祝愿,是真正的师爱……

2

岁末——用今天的感动,温暖明天的岁月

12月31日,岁末,跨年,本身就是不言而喻的神圣与美好,更需要一种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的仪式感来与之相匹配。欢乐祥和的氛围,热烈隆重的仪式,寄托的是愿望、希冀和期许。学生在这样的日子里,会感受着这一时刻的弥足珍贵,懂得时间和成长的意义。

2013年的12月,整整一个月,我沉浸在跨年颁奖典礼的设计构思之中。我期望用一种美好动人的方式,带给孩子们心灵的感动——用今天的感动,温暖明天的岁月。

颁奖典礼需要有隆重的仪式来呈现。我决定给“十佳好伙伴”撰写颁奖词,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辈子的纪念;挑选形象佳素养好的女孩子作为“礼仪小姐”,教给她们微笑、行走、托盘的基本常识;指导学生撰写邀请函,邀请学校领导、科任老师作为颁奖嘉宾,邀请学生家长前来参加观礼,见证孩子们成长的喜悦。

2013年12月31日,五(5)班的教室里济济一堂,喜气洋洋。“2013年,我们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我们的努力看得见,我们的成功更被无数的镜头所铭记……”屏幕上映示出一张张昔时的照片。那些弥漫在岁月里的欢声笑语,感动过孩子们的那些事、那些人,通过珍贵的镜头,重回眼前。

“因为你们,我们更优秀;因为你们,五(5)中队更优秀!和你们在一起,我们的前行有了榜样,有了力量!2013感动五(5)班‘十佳好伙伴’颁奖现在开始!”主持人激情澎湃,教室里掌声如雷,荣获“十佳好伙伴”的10个孩子在热切的目光注视下,神采飞扬登上领奖台,接受颁奖。他们手捧大红的荣誉证书,聆听着写给他们的颁奖词,笑容灿烂,快乐与自豪就像花蜜从饱满的花房溢出。

最激动人心的是颁发“感动五(5)班特别奖”的时刻。在《好大一棵树》的歌声中,孩子们整齐地站立着,齐声朗诵给老师们的颁奖词。饱含深情的诵读伴随着饱含深情的歌声,老师们的心里涌起滚滚春潮。孩子们又何尝不是激情涌动?他们纷纷涌上台,争着抢着给老师颁奖,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隐隐的泪光中,全体孩子共同向岁月致以深深的谢意:“记住今天,记住2013年12月31日,记住这一天凝聚起来的所有感动。让我们用今天的感动,温暖明天的2014年。2013,我们在一起;2014,我们传递正能量。201314,爱你一生一世!”

……

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每年的12月31日,都是一个令他们翘首企盼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有隆重的颁奖典礼;因为这一天,要颁发班级的最高荣誉奖——“钱老师奖”。

更使孩子们激动的,是可以领取到一份特殊的奖品——一个“岁岁平安”的大红包。大红包内装的不是压岁钱,而是我亲笔签名的一张“美照”。为什么用我的照片作为新年礼物?对此,我的解释是:“孩子们,你们的表现太棒了,钱老师用任何的言行举止来表达都是苍白的,只能将我自己送给你了!”孩子们大笑。

这样的一份跨年礼物,孩子们实在是太喜欢了。他们捧着我的照片爱不释手,赞不绝口。有一个孩子对我说:“我晚上睡不着觉时,就欣赏钱老师你的照片,看着看着,不一会儿就安然入眠了,钱老师你是我的安眠药哎!”还有孩子说:“假期里想念钱老师了,就拿出钱老师你的照片,看到照片上微笑着的你,我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微笑起来。钱老师,您是我的开心果哦。”

听着这样的话语,我很感动,也很幸福。真正的教育是一种潜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感应。我相信这样的快乐和美好是传递,是唤醒,是滋养,能够储存,能够延续,在潜移默化中,自会有它的一点芬芳和润泽。

3

毕业——让美好的时光定格

毕业在即,我选择在“六一”儿童节,邀请家长一起见证学生成长蜕变的重要时刻——集体生日会。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会早早地去蛋糕店定好蛋糕,买好适合男孩女孩的生日礼物,买好生日贺卡,一张一张地用心写上我的生日祝福。

教室的大屏幕上,打出了“六一儿童节联欢会暨集体生日晚会”的字样,《祝你生日快乐》的音乐响起来了,孩子们的歌声响起来了,歌词唱成了——“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六(2)班生日快乐,祝六(2)班生日快乐。”歌声中满满的是回忆,是不舍,是珍惜。

当孩子们看到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六(2)班三岁啦!”的字幕,看着从四(2)班到六(2)班整整三年之中那些珍贵难忘的镜头,禁不住静静地流泪。过去的岁月,共同铭记,孩子们用一首《感恩的心》吐露心声;未来的路程即将开启,汪国真的诗歌《毕业》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我们从这里起航

走向遥远的地方

当我们走向明天

又怎能把昨日遗忘

回首昨日那郁郁葱葱的日子

有过青涩也有过芬芳

更有的是相遇相识相知那瑰丽的宝藏

今天我们流泪了

那可不是忧伤——是歌唱

今天我们分别了

那可不是遗失——是珍藏

这一首诗,我早就端端正正地写在了孩子们的日记本上。在诗的最后,我写下了一句话:

孩子们,即使离开,你们也依然飞翔在我的天空里。

——钱老师

就在前几日,有一个家长给我发来图片和信息,说帮已读高中的女儿整理书桌时,在抽屉里发现了孩子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写下的这一首毕业诗。在诗的最后,孩子依然抄下:

孩子们,即使离开,你们也依然飞翔在我的天空里。

——钱老师

家长深有感触地说:“钱老师,孩子铭记着这首诗,铭记着您说过的话,也是铭记着您与她共同度过的美好岁月啊!”

又一天,我收到远方的一封来信,是多年前的一个孩子写来的。她在信中写道:

钱老师,我想起孩提时代所有的经历,小学六年级临近毕业时,您给我们过十二岁的集体生日晚会至今令我难忘。很清楚地记着,那是一个明亮的月夜。那天居然很戏剧性地停电了。我们燃起了蜡烛,生日晚会就在闪烁的烛光中开始了。晚会的最高潮时一个女同学朗诵了一首诗,至今记得其中的几句: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用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明月、烛光、诗情、欢笑、温暖,钱老师,这是我度过的最浪漫最诗意的生日晚会……

这么多年过去了,学生为什么会记得这样的一些日子?我想,因为这诗意的仪式感。静下心来,用心做教育,在教育中增加一点小小的仪式感,将相同的日子过出些许不同,让光阴在人生日历上刻下鲜活光亮的痕迹。

二、仪式感,赋予学生独特的精神属性和个性化的价值

仪式感的本质,出于爱和珍视。因为爱,因为珍视与在乎,所以我愿意付出时间,投入精力,用心用情,营造特别的仪式感,将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你。

当下的学生个性张扬,遇事很有自己的想法与主张,仪式感的这一种独特性与私密性恰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我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从学生的需求中寻找仪式灵感,注重仪式感的渲染和营造,放大教育影响力——赋予学生独特的精神属性和个性化的价值。

记得有一回,我在班级中大张旗鼓举行了历时一月之久的“德比杯”足球赛。我和班级足球队的队员们一起在班内进行“海选”,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挑选参赛队员、比赛小裁判、现场解说员、小球童和后勤人员,并组织有绘画才能的同学设计足球赛门票,制作宣传海报。足球队长小周同学给同学们上“快乐足球”课,我和女孩子们排练“啦啦操”,邀请家长前来助阵,忙活得不亦乐乎。

这样成功的活动,自然要趁热打铁放大其教育的影响力。因此,比赛结束后,我策划了一个别出心裁的颁奖仪式。我特意去印制了参赛队员光荣榜,颁发刻有“六(5)班德比杯足球友谊赛”字样的奖杯,设立了“冠军奖”“金球奖”“金手套奖”“助攻奖”等一系列奖项,奖牌上刻有每一位获奖学生的名字。

更让获奖学生惊喜的是,我邀请的颁奖嘉宾竟然是他们的妈妈。那一刻,捧着镌刻有自己名字的奖杯,看着亲爱的妈妈为自己颁奖,学生心中的荣耀和自豪感溢于言表。

家长们评价说,这一场学生足球赛,有巨幅海报,有门票入场券,有家长邀请函,有专职裁判和小裁判,有学生的现场解说,还有家长充当的临时教练和专业的摄影师,更有很高大上的奖杯和奖牌,孩子们人生的第一场足球赛,真是太精彩太有范儿了!我的同事则打趣说:“碧玉,你一不小心举办了一场世界杯!”

如果说每一次的成长,都是生命最美的绽放;那么每一次的庆生,都将成为学生人生最重要的篇章。因为这样的一种礼遇,不止是一次生日的庆祝,更是小小心灵对生命、对爱、对未来的深刻感悟。

5月24日是小涵的生日。孩子没有透露,我从“QQ好友信息”中获知,当下便决定要给她一个惊喜。这一天恰好有班会课,于是这一节班会课便成了“生日会”。我说:“今天是我们班一个同学的生日,我们要来为她过一个特别的生日会。”

孩子们在欢呼的同时,不免表达了遗憾之情:“钱老师,没有蛋糕、礼物的生日会怎么过呢?”我说:“是啊,今天的生日会没有蛋糕、礼物,但我们同样可以让它美美哒,充满仪式感。”启发之下,孩子们脑洞大开:“对啊,黑板就是我们的画布,我们可以尽情地画蛋糕,画礼物,送祝福;教室就是我们的场地,我们可以布置装饰成喜欢的模样。”

心灵手巧的孩子们全员参与,集体行动,进行“生日大创意”。挂上了气球、彩带的教室立马呈现出了欢乐的生日气氛。黑板上,孩子们画上了一个插着蜡烛的三层大蛋糕,写上了暖心的祝福话语。

芬芳的鲜花、甜蜜的巧克力、漂亮的裙子、可爱的棒棒糖、小发卡、布娃娃等各种礼物,应有尽有。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小涵同学被隆重邀请到黑板前闭眼许愿,她的热泪夺眶而出……

有一个爱好打篮球的男孩子对我说:“钱老师,我想在生日时举行一场‘篮球赛’,可以吗?”我欣然应允:“当然可以。生日大哥大,由你说了算!我们就在学校大操场为你举办生日庆祝。”听着我那么爽快的回应,孩子乐得连蹦带跳。

自此,由学生自创生日仪式的个性化活动模式正式开启。不得不说,孩子们就是天生的艺术家,自带创意感,一个个多姿多彩的仪式活动应运而生:制作面具,进行课本剧表演;自己设计,来一场环保时装秀;和妈妈一起烘焙糖果点心,带到学校与同伴分享;将自己从出生以来的相片展示给同伴欣赏,讲述照片中的故事……于是,生日这一天不仅仅是属于孩子一个人的生日,而是成为了整个班级所有孩子的节日。

在仪式感串起的一份份丰富而又动人的体验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领悟到:日子是被一个接着一个的快乐连接起来的,只要自己愿意,生活可以是一个节日连着另一个节日。仪式感的养育,就是这样一种内外兼修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个人的信仰与精神支撑。

三、仪式感,创造着美好与诗意的教育生活

仪式感,关乎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敏感,是对精致生活的用心表达。一个爱生活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别人。教师只有用心经营,将自身的教育生活过成诗意般的仪式感,才能给学生注入幸福的元素和力量,引导学生心存敬畏、积极生活、诗意栖居、追求崇高,教会他们具备获取幸福的能力,培养高尚、高雅、高洁的生活情趣。

小小的仪式感,大大的幸福力。仪式感,让教师创造着教育的美好与诗意,与学生共享日常生活中精致有味、充满感动的细水长流。

每一天,每一身衣服,我都要精心挑选。因为我清楚,我每一天的着装与心情会告诉学生我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过着怎样的生活,我有着怎样的生活追求。而这些,极有可能会成为日后他们生活的版本。一身优雅的服饰,一颗欢喜心,一个美好的开始,这是我对每一天生活的幸福承诺,也是我在学生面前保持的“仪式感”——优雅、自信、阳光。

日常生活中,我喜欢花,花让我的生活充满欢欣,让我明白微笑、绽放、美好的含义。于是,很自然地,我的教室里总是有花香弥漫。孩子们拿来一小盆一小盆的花,摆放在窗台,是对自然界中另一个生命成长的关爱与呵护,也让我们的教室增添了一道自然靓丽的风景。

我爱好摄影,喜欢记录下生活中每一个美的时刻。我总是感觉对着镜头微笑的时刻,就是在向当下的时光里最美好的自己致敬。因此,我喜欢给孩子们照相,拍下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孩子们乐意成为我的“小麻豆”,也非常喜欢和我一起合影留念。教室的墙壁上,我和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照,组成了一个大大的“LOVE”字样。每次走过,心都会漾起涟漪。我相信,孩子们亦有如此感受。

我喜欢音乐和读书,我知道那里有另外一个触摸不到,却可以感受得到的世界。我的学生也耳濡目染,每逢阅读时间,孩子们总是洗净了双手,虔诚阅读。我也会捧着书与孩子们共读,沐浴书香。有时,奖励孩子们每人一颗糖,意为“读书滋味长”;有时,来段音乐,让舒缓的旋律在教室内流淌。书与音乐的搭配,对于我和孩子们就是精神的盛宴。

教室显眼的地方,摆放着一个意为“幸福银行”的“点赞箱”。每天,我和孩子们都会往“点赞箱”内投递“幸福储蓄卡”,这已经成为我们每日的习惯。利用晨会课,中队委员随机抽取“幸福储蓄卡”,大声地读出属于每个孩子的“幸福时刻”。虽然每一次的“点赞”时间不过几分钟,却成为孩子们一天之中最向往的时刻。

作业本上,孩子们经常会看到我的“表情”批语,或是一个“红苹果”,或是一张“笑脸”,更有令孩子们激动得心跳加快的“亲爱的”“抱抱”“么么哒”的亲昵表情。

每个周末,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因为,翻开家庭作业记载本,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冒出来——一张红通通的喜报!我总是悄悄地将“喜报”夹在他们的记载本中。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孩子们很是兴奋和满足。

六一儿童节,我会为孩子们准备他们喜爱的各种零食,送给他们每人一张我亲笔书写的“六一快乐”的爱心卡。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我和孩子们一起过节。孩子们说:“钱老师,您是一个大儿童!”作为孩子们的“大儿童”,我同样收到了孩子们用心送出的礼物:一张贺卡,一本好书,一束鲜花。

那天,适逢我的个人专著出版,我去买了几大盒巧克力,分发给孩子们,意为“甜蜜”的分享,孩子们乐翻了天。闻听我的著作出版,我的第一届学生特地为我举行了一个别致的“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不仅有可口的蛋糕、芬芳的鲜花、特别准备的礼物,还有我那一群已过而立的学生感人至深、动人肺腑的深情回忆……那一刻,我热泪盈眶。

仪式感,就是这样一些暖心的细节,传递着关切与温馨,它让教育成为情趣盎然的生活,充满了真挚的情怀,而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充满仪式感的教育氛围,干净、整洁、高雅、浪漫、诗意,我和孩子们拥有的是爱的沐浴与奉献,以及彼此的好感与互相的吸引。孩子们因此身体快乐,精神健康。当然,这一切都是悄悄变化着的,在细细体味中充满了温馨美好。

很喜欢村上春树所创造的一个词——“小确幸”,它特指微小而确实的幸福。在我看来,所谓的“小确幸”,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待生活的一种仪式感,以一贯认真、富有情趣的态度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小事,体悟到生活本质中被发掘的小小的乐趣。

我很清楚,每一个孩子与我的相遇只是短暂的缘分,我所能做的,就是和孩子们在一起,不断制造生活的惊喜,细腻而又富足地感知它,让孩子们因为拥有这些充满仪式感的日子和时刻,确确实实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与众不同,等若干年后再回首走过来的岁月,有众多可供回忆的惊喜。当然,我也希望,日后的他们成为一个会把生活过成诗的人。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教育也应如此,不虚张浮夸、急功近利,应幸福温暖、美好如诗。

栏目: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

作者:钱碧玉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责编:卞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一天,都有感动的瞬间
说说开学礼
开学仪式感要有“教育味” | 人民微评
被家长投诉的“开学仪式感”:乍一看很好,细一想很糟
师德演讲稿
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42):献礼致情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