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牧最动人的一首诗,句句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在晚唐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杜牧的诗尤以绝句和律诗为最,其中律诗现存约160余首,存于《樊川文集》、《樊川外集》与《樊川别集》中。其诗的风格主要以俊爽峭健为主,当然也不乏有一些含蓄蕴藉的抒情诗。如他的五言律诗《旅宿》。

《旅宿》是杜牧客居他乡时创作的一首羁旅怀乡诗。主要描写了杜牧客居他乡时,孤身一人的寂寞凄凉,以及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全诗含蓄蕴藉,真切动人,句句发自肺腑,感人至深!下面小编便和大家来介绍一下杜牧的这首《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首联“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点题,并描写了杜牧此时所面临的处境。即杜牧孤身一人住在他乡的一个旅馆中,所产生的羁旅思乡之情让他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良伴”有好朋友,知音之意。因此这两句诗流露出了杜牧的寂寞凄凉处境。同时“凝情自悄然”也是后面几联诗意的一个概括描写。

颔联“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承接首联“凝情自悄然”的句意,具体阐述了杜牧之所以面临寂寞凄凉处境的原因。是因为诗人在旅馆中的寒灯下想起了家乡的往事,就如同被失群孤雁的鸣叫声一下子惊起了愁绪而无法入眠。至于诗人想起了什么往事,则尽在读者的想象空间里了。

颈联“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描写了杜牧因为思乡的愁绪,却又无法回到远方的家乡,只能在梦中与家乡相会的情形。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杜牧的思愁哀怨。那么,杜牧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归根到底,是因为一句“家书到隔年”。即他日夜期盼的家书隔年才收到,其心情可想而知。

尾联“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则是杜牧因为自己无法回到家乡,便通过自己的设想之词,描绘了一幅家乡的美丽画卷。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浓浓思乡之情融入到了美丽的风景中。即家乡的沧江月色明烟云绕,家门口系着那晚归的渔船。这里的“钓鱼船”极其含蓄蕴藉,它既代表了家乡的宁静祥和,也仿佛在等待着诗人的归来。

羁旅怀乡,对于古代交通极其不便的诗人来说,可以说是必备的写作题材。而羁旅怀乡之情,也是古诗词中最为动人的情感之一。古往今来,出门在外的旅人,最离不开的便是对家乡的思念。往往会因为某一件事,某一个人,某一个节日等等,就会引发对家乡无限的感慨之情。句句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宿_杜牧
杜牧《旅宿》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杜牧《旅宿》解读 明月心
我读杜牧《旅宿》
杜牧旅途中独宿旅馆,失眠时写下一首诗,尾联空灵静美
杜牧《旅宿》:孤独的最高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