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构建“四引模式”新课堂

---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的小组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把传播道德与法治的理念、精神、价值贯穿于学生日常的生活中,具有三大特性: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核心素养指在一定时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态度。学生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科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为根本目标的课堂。我们追求的高效教学,其实质就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

我们应该怎样实现《道德与法治》每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呢?首先要依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行为和习惯、过程和方法等;再依据核心素养要求,确定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即核心目标(核心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每一层级的目标与活动实现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要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于学,自主学,学会学。

那么如何实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呢?下面,结合我县“四引模式”下《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认识。

一、 教师要巧引妙导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学生合作学习习惯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而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间的意义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应具有民主、平等的特征,通过交流与合作达成共识。此外,学生之间也应展开充分的交流,通过各种观点的重组、碰撞,超越书本信息,拓展个体的视野。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合作性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就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的教授活动,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良好的合作习惯。例如在我县“四引模式”课堂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老师一宣布小组学习讨论,教室里立即热闹非凡,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仔细一看,这样的合作学习并不是老师期望的合作,要么有的小组演变成了个别学生的“一言堂”,少数同学一言不发,等待小组中的“领袖”侃侃而谈,大家在热闹中草草结束所谓的“合作学习”;要么走向另一极端,你说,我说,大家抢着说,谁也不听谁的,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以致合作学习结束后,整个小组尚不能拿出一个或两个代表小组总体意见的观点。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其次培养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相互间进行讨论,然后由小组长总结汇报,不会的由教师集中讲解。

小组合作学习是响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发展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形成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的一种互助合作共赢的活动,学习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的总体成绩来评价和奖励,以小组目标的设置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学习中,学生才是主体,通过合作学习的发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中给学生留足了时间和空间,以此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和教为学服务的目的,从而优化教学和学习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策划设计课堂;特别需要小组学习兴趣为支撑,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教学环节的呈现和结束,都需要教师细细斟酌,科学合理、恰到好处地去构思设计,在“学、探、练、展”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老师的精心设计。老师说什么、做什么,怎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怎么样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怎么样开展合作探究等都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和策划。为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里充满信心,敢于表现自我,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

二、认真研判学情优化组合,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互补学习的一种教学活动。科学地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安排,可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至少不会出现搅乱课堂的情况。小组成员的组成一般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个小组,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每组四到五人左右,每人都有任务,带着任务学习。同时,小组成员必须明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任务,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适当轮换,这样给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对整个班集体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控,如学生性别的比例,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兴趣爱好,学生家庭背景,学生各科成绩的优劣,学生生活圈子等。根据对生情和学情得评估,确定好学习小组的数量,学习小组的成员人数等。在学习小组的构建过程中要消灭歧视性的座位发生。教师要有一套比较简洁、易操作的量化考核表,交给班级学习委员对各小组的考核,坚持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注意评比的时效性;组长和成员的动态管理,让组长和成员在班内流动起来;表扬要及时,形式要多样,范围要广泛,适时保持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师要强化自身合作意识,担当管理与调控的双重职责。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任务轻了,而是担负着整个调控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的重点工作是如何精心设计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教学目标的设置、任务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展开等。合作性学习卓有成效,仅仅靠教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开展合作性学习随时都会有意外问题的发生。例如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受阻,有些学生坐得毕恭毕敬,心却在九霄云外,金口难开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几天(可以一周时间)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任务,让组内成员分工协作,收集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综合,试着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特别关注学生的状况(如怎样辅导个别学生,怎样引导学生等分类归纳问题);要求教师在课后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做好批改记录,及时进行反馈,教师应是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催化剂。

三、 学习小组要分工合作,明确职责,及时指导,实效高效。

教师作为有效教学的管理者,应当适时地对全班的学习和活动状况进行监察。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高效。小组组员之间明确的分工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四人小组应有四个角色:小组长、记录人、汇报人、评价人。组内的角色分工还可以进行轮换,一旦角色明确就不容易造成少数人包办小组合作学习的现象。有时也要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很多老师在课堂上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时,都会要求“小组里每个人按顺序说一说,等一会儿小组里派代表来发言”。可是,在全班交流发言时,很多小组都没有代表来交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学生对于小组内的分工并不明确:要派谁代表?怎么派?这些问题所反映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进行明确分工。

在“四引模式”下《道德与法治》课的小组活动,教师还要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指导,防微杜渐。这不仅要对完成学习目标情况进行评价指导,还要对小组角色分工是否明确、责任是否明晰、目标是否达成等进行评价指导。让每个小组成员都铭记自己与小组之间、自己与小组内其他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当小组能否受到奖励取决于每个成员的行为而不是个别人的表现时,那些成员将会彼此帮助,相互监督。以集体荣誉为荣,这有利于促进合作的有效和深入开展。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已成为教育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合理分组,选准合作问题并能巧妙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小组合作教学效果也会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例如在我县的“四引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是教师需要做的第一个工作。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要打破原有座位的格局,按照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水平、性别、特长等进行合理分组,让各位小组成员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合作教学的内容。小组合作教学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小组合作的基本单位是小组,每个小组都是一个整体,要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就需要每位成员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各小组成员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尤其是要给予成绩偏差的学生以帮助和鼓励,和他们共同进步。

四、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激励性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对学习小组要适时客观激励性评价,及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而学生的参与不是老师的要求所能完全左右的。教师通过对学习小组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递给学生。对于正面评价,开朗外向的学生积极性本来就比较高,过多的表扬反而容易使他们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在学习上走下坡路;对内向的学生,他会认为他的内在价值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有了依赖感,学习的成就感才能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随之而来的学习的积极性渐渐提高;相反,对于负面评价,开朗乐观的学生能促使他们遵守纪律,改正缺点,反省错误,使他们及时面对错误汲取经验,取得更大的成功;但对内向的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自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信心下降等不良后果。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学生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做到因材施教。

教师的有效评价要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如在我县的“四引模式”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扬长避短,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使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教师的有效评价(如表扬和奖励)对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教师要掌握有效评价的技巧,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①有效评价都必须针对的是良性行为。教师不能对什么事情都表扬和奖励,要分清对和错、该和不该。如果不分青红皂白,胡乱表扬,不但起不到促进激发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②有效评价要真诚,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所取得成绩的关心。不要表里不一,虚心假意,这对学生也是有极大伤害的。③有效评价还应该有这样的功能,即现在学生还没成功,但如果他付出努力,就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所以教师对正在努力和进步的学生也要时时表扬和奖励。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许大量的表扬和奖励给了不值得的行为,而需要表扬和奖励的行为却未能得到;有些学生永远都得不到表扬和奖励,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有些表扬和奖励并不一定是学生所期望和看重的,就会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们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五 在“四引模式的教学中要做到有效教学并非易事,要真正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我们还应注重以下几个细节:

1、教师上课前准备:学生的心理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2、课堂互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认知度不同,教师应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组织好从简单到复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基础。学生外部的行为结构与内部的心理结构之间有着直接的互化关系,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理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自主性,是促成行为结构与心理结构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径。

3、课后反馈:有利学生的专业成长,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向预期目标和发展,都需要依赖反馈调节。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地反馈机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依赖于有效课堂,而有效课堂的形成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才能更好的推进高效课堂,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

我校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构建“四引模式”新课堂活动成员参观了山陕庙

我校进行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构建“四引模式”新课堂教研活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研究课题题
新时代,课堂教学需要深化
【课改升级300问】新课堂生本教学第一大载体——学习小组
【校长读书栏】走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续)
小学数学合作性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杨王勤:巧用游戏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