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年教龄老师直言:宁可孩子成绩差,也别送他去上补习班

作者/青青

编辑/青青


每到暑假的时候,家长总会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去学习,认为在补习班当中才能加强孩子平时欠缺的功课知识。然而,这种做法却有老师表示不认同,有个教龄30年的老师直言:宁可孩子成绩差,也别送他去上补习班。

那么,这名老师所说的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家长们不妨了解一下:

在老师看来,现在很多的补习班都是'填鸭式'地教育孩子,只会给孩子套用公式,让孩子通过刻板且公式化的办法学习,无法提高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思考能力,这对孩子的潜质来说并无裨益。

为此,这名老师还举了个例子,说的是自己的一个学生,曾经在班级里面名列前茅,而她自己也总结过学习经验,表示无非就是用功两个字,并没有其他的秘诀。

然而就在所有人对这个学生报以重望的时候,这名学生却在高考的时候失利了。本来已经进入到当地重点高中的这名学生,考进去的大学和大家所想象的大学,可以说,她的努力并没有给她相应的'报答'。

对于这样的情况,自然也引起了不少的疑问,为什么这名学生这么努力还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呢?对此,老师特别举了几个例子,解释道:学习并不是只有用功和补习,尤其是补习,很容易造成这些问题。

那么,老师为什么说学习不只是用功和补习呢?

原因1:学习的核心不是学习结果

这名学习教师特别强调学习的核心并非学习结果,而是在于过程的思考,也就是说,比起套公式和填鸭式地学习,过程当中的思考问题和探索食物才是核心点。

如果孩子沉浸于这个过程,而不是只求这个学习结果,那么,相对来说他能获得的东西也会更多,不会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

原因2:补习班过于'近利'

补习班的老师多是用填鸭式的办法来教育孩子,而非真的让孩子开拓自己的脑筋去思考问题,因此,这些知识虽然能立刻弥补,然而却不能完整解决孩子的问题。

比方说,孩子虽然知道期中考和期末考如何通过,然而应对下一个考试的时候,这场补习的知识就不能一定能派上用场了。

由此可见,这名教师的话确实是有道理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学习的时候,应当注重哪些方面?

家长不妨通过这些办法:

①从小就让孩子喜欢思考

孩子在小的时候,是家长启蒙他们爱上学习的关键时刻。在这个阶段家长千万不要用逼他们的方式让他们学习,而是要举一反三让孩子懂得怎么去思考。

比方说,家长可以跟孩子聊天,告诉孩子一样知识,然后让孩子去发问或者思考,最终再由自己来告诉他们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会更加乐于思考,同时也会逐渐爱上学习新知识。

②多带孩子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孩子对这个世界如果有期待的话,那么也是家长逐渐去带领他们挖掘的。

比如,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外面去逛逛,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比家要大得多,也能知道这个世界上无奇不有,不仅有会走的动物,还有会游泳的鱼类和会飞的鸟类。这样的话,孩子会对这个世界充满热情和好奇心,更有助于他爱上学习。

结语:

虽说成绩分数非常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如何思考和学习,这样的话,才能让孩子在毕业以后仍旧保持一个乐于学习的心态,而不是仅仅用消极的心态应对学习,敷衍了事。

因此,家长不妨参考以上几点,了解一下为什么光补习和用功没什么用,然后再了解一下怎么教育孩子浸入学习,爱上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龄20年的老教师忠告:孩子成绩再烂,也别送他去补课
宁愿孩子成绩烂,也别送补习班!20年教龄老师:补习都是套路!
“即使孩子考倒数第一,也别补课”,30年教龄的班主任说得很对
23年教龄老师直言:孩子学习成绩再差,家长也别让娃上补习班
20年教龄老师:'宁愿成绩烂,也别送孩子去补课',这是为什么?
“宁愿孩子成绩烂,也别送去补课”10年教龄老师这样说,为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