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把书读透的方法,也是学到真本事的方法

书,看不了几页就犯困。

一字不落地把书看完,可回过头来想想,书中讲的什么内容又说不清楚。只有零星的,模糊的几个印象。

给别人推荐书的时候,讲不出推荐的理由,最后只知道说“好看!”“很好看!”

如果读书的时候经常出现以上问题,那是时候好好想一下人和书的关系了。“书”是一个工具,一个能让人进步的工具。用书中的知识武装自己,让人变得越来越好。这才是读书的意义和目的。正如高尔基所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不过,人才是阅读过程中的主角这件事,很多人还没想明白,所以一直被书左右。即使用心把书读完,也很难有思考和收获。想要改变这个状况 ,就要想办法在阅读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具体如何做,可以借鉴《高分读书法》中西冈一诚的方法。

西冈一诚,用书中总结的方法从一个普通中学考入了东京大学。要知道,在他之前他们学校从来没有人考入过著名的东京大学。

他是本来就是学校里的学霸吗?不不不,如果是这样,那他考东京大学也不足为奇了,毕竟是金子总会发光。关键是他在那样一个普通的中学还是一个学渣。他是考了三次才考上的,最后一次的时候,他采用了《高分读书法》中的方法,一举成功。所以,他总结的方法还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实践的。

简单来说,从拿到书,到具体阅读过程,到记忆总结。每一步都需要读者占领主导地位让书为自己所用。具体可以通过“装帧读书法”“采访式读书法”“整合读书法”等等让自己保持头脑清醒和思考。

一 阅读之前的准备工作不可忽视

拿到书后,就马上从头到尾读起来,这看上去是一个积极的行为,其实这个方法不科学。因为并不了解这本书,也不了解它的内容,更没想明白我们读它的目的是什么。跳过这些重要的信息,直接读的后果就是,又累又迷茫,读了跟没读一样。

如果,在正式开始阅读之前,了解这本书,知道它的精彩内容,确定阅读目标。带着这样的背景资料开始读,感觉和收获是不一样的。

其实,这些准备工作花不了多长时间,方法也很简单,书中称作“装帧读书法”。就是快速浏览“封面”或“腰封”。知道书中的内容主题。再根据内容确定阅读目的。

就比如这本书《高分读书法》,我在看到封面和介绍的时候,我就被封面的“逆袭”和“名校” 吸引了。就想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来读书的,所以,我确定了我的目的就是了解他的读书方法。虽然,书中还有一部分是讲如何选书的,那都不是我的目的所在。

确定读书目的最大好处就是,明白了读的目的是什么,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集中精力完成目标,避免其他内容的干扰。

据说,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可以把一本书读八遍,我想他就是因为每次读的目的都不一样,所以才能在每一遍的阅读中都能有所收获的吧。

二 阅读时,不断质疑

读书总会犯困,那一定是被书主导了。只有时刻明白自己才是主角,书只是一个获得知识的工具,我可以对书中提供的信息进行甄别。时刻保持 怀疑的态度,不断思考,这样的阅读过程不会犯困。

所以,作者会用不断质疑的方式阅读。把自己想成记者,边问边回答。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会用便利贴记录下来。在后面的阅读中找到答案,也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进行标记。

顺便说一下,作者非常善于使用便利贴。不仅在阅读的过程中使用,在做上一步准备工作的时候也会使用。他会根据目录内容,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大胆推断,然后记录在便利贴上,等读到相应内容的时候,进行对比。就这样一边读一边改,不断修正。

老实讲,这样的读书方式还真的挺有意思的。比只是通常的“干读”,更灵活,参与度更高。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不一样的读书方式。谁说,读书就得在雨天?谁说就得坐得端正?谁说就得在午后阳光充足的时候,泡上咖啡坐在摇椅里享受阅读?不被形式所束缚。

另外 ,为了让自己保持专注,还可以同时阅读几本同一主题的不同的书。作者称之为“平行阅读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阅读。

这个方法虽然看上去也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作者提出的一个关注点还是非常点醒人的。他说,在进行主题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不同书的交叉点。就是说,他们是在什么地方重合的。言外之意,除了重合点,其他就是分叉点了。这样,我们就不自觉地关注到不同书在同一个问题上的相同观点和不同观点分别是什么。这是个非常自然的思考过程。

如果我们还是像之前那样被告诉说,关注不同书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的说法,就让人有种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感觉。

三 主动检测阅读效果

到底有没有读明白,检测一下就知道。

可以用“整合阅读法”进行检测。简单来说就是,每读一段或几段内容就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总结。不能用原话,只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之后,把整个章节进行总结。最后可以以书评、读后感或笔记的形式把内容进行梳理总结。

这种时刻注重内容输出的方式,有助于保持专注,高效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对书中的内容全盘接受。否则,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还是那句话,对书中的内容时刻保持质疑。

要把那些作者反复讨论的问题,或者多个答案的问题,有正义的问题,摘抄到读书笔记中。这些是阅读最大的收获,比一味地接受作者的态度或观点更有价值。阅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读书,是一件熟悉又陌生的事情。熟悉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在不停地读书,陌生是因为读了这么多年书,我们依旧是个外行。外行没关系,可以通过学习,更新方法,享受阅读的乐趣,提升自己。 《高分读书法》 让人明白读书的目的,从目的出发以有效的方法不拘泥于形式地阅读。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沉迷于读书这件事,而忘了我们为什么而读书。只有有所企图,才能有所收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阅读一本书?
「实用」高效阅读“三步走”,让您不再“读完就忘”
史上最牛学习方法之二:SQ3R学习法
读书|读一本忘一本?这个5步读书法,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4S读书法——高效的阅读方法
学习方法:阅读中的思路与加工策略——SQ3R阅读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