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卒中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利用影像学技术在卒中急性期尽快确定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挽救缺血半暗带一直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主要方向。下面对脑梗死的影像学进展做一介绍。

作者:北京天坛医院影像中心 高培毅

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


传统不匹配模型确定缺血半暗带发展史


  1981年,英国科学家提出了“缺血半暗带”的概念,并指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是临床治疗的靶点,这部分组织,如果得到及时救治,恢复血液灌注,可恢复正常,如果较长时间得不到血液灌注就发生死亡,导致脑梗死。


  1999年,反映脑细胞损伤病理状态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反映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灌注加权成像(PWI)开始应用于卒中的临床,并逐渐成为急性卒中的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热点。早期的弥散-灌注成像研究给卒中临床诊疗带来一个有希望的新概念--不匹配模型,即弥散-灌注失配证实了脑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未经治疗卒中病人的早期弥散异常面积随着时间窗的延长,扩大为早期灌注异常范围。在脑梗死超急性期,应用DWI检测出的异常区域,为梗死核心;应用PWI检测出的大于梗死核心的区域,就是缺血半暗带,这个理论一直沿用到今天,指导着临床治疗。


  直到2008年国际卒中大会上公布的一些CT研究,把不匹配模型应用到CT上,通过灌注CBV原始图像,看到中心核心区就是梗死,将其和CBF脑血流量图进行匹配,梗死区外的外围区域就是缺血半暗带,实际上还是不匹配模型。最近有很多学者,包括一些指南,又极力推荐用CTA原始图像替代灌注CBV。但后来又有学者认为,CTA并不准,因此在应用CT影像评价半暗带上,应用哪种方式,还存在争议。在我国指南当中,建议用CTA原始图像和CT的perfusion图像进行匹配。


  因此,当前评估缺血半暗带,在临床应用有两种模式,一是MR模式,用perfusion和diffusion进行匹配,二是CT模式,用CT的perfusion和CTA的原始图像进行匹配。


  现在的介入影像学跟过去完全不一样。过去应用CT平扫,是排除性检查,排除脑出血、脑肿瘤后,结合临床病史和临床体检,就认为是脑梗死。现在应用CT的不匹配模型和MR的不匹配模型,指导临床治疗,就是筛选哪些患者应该实现血管再通治疗,哪些不必治疗。


  临床上大部分都严格遵循指南,而实际上由于个体差异,使得一部分患者虽在治疗时间窗内,但依然会发生出血转化,甚至死亡。由于时间窗短暂,很多患者在治疗时间窗内没有应用多模式影像学评估指导溶栓治疗。应用最多的是在时间窗之外,采用多模式影像学评估其不匹配模型的存在,目的是扩大治疗时间窗,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可通过多模式影像指导个体化治疗。因此说,缺血半暗带的提出,更新了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观念,影像学新技术的发展又使溶栓治疗的选择更趋于合理。迄今,中外指南都推荐,对疑似TIA或卒中的患者,尽早行头颅CT或MR检查。2008年欧洲卒中指南建议,对疑似TIA或卒中患者尽早行头颅CT(I级证据,A级推荐)或MR检查(II级证据,A级推荐)。


  2009年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指南中指出,磁共振diffusion弥散加权成像是急性脑梗死发生15分钟内发现梗死灶的最敏感的影像技术,它和MR的perfusion配合使用,可以识别不可逆和可逆的缺血组织,也就是应用不匹配模型识别缺血半暗带和脑梗死。同时指南也指出,CTA的原始图像可提供CBV的信息,能诊断脑梗死,显示梗死核心,CT perfusion可以显示缺血半暗带,即二者的不匹配区域,为缺血半暗带。


  2010年时,美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像指南提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急诊CT或MR检查,二者可选其一。应用磁共振的diffusion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敏感性是0.99,特异性是0.92,应用CT诊断的特异性是1.0,敏感性是0.39。现有的研究和指南都表明,在卒中的超急性期,采用MR模式和CT模式,都可以。MR模式的敏感性优于CT,CT模式的特异性优于MR。


传统不匹配模型高估了缺血半暗带


  随着临床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MR或CT模式在指导溶栓治疗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国内外研究都发现传统的不匹配模型是错误的。2003年,国外学者提出了新的模型,新的脑缺血演变模式分为4个区,即中心梗死区、弥散异常区、灌注异常区和最外层良性血供减少区。过去认为不匹配的缺血半暗带,应用这种影像理论,认为一部分是良性灌注不足,一部分是缺血半暗带。也就是说应用过去的方法,绝大多数都高估了缺血半暗带的存在。基于这一新的模型,卒中神经影像学的半暗带模式已被更新为包括弥散-灌注失配的区域(减去良性血流减少区域,加上最初弥散异常的部分区域)。这个新模式重要的意义在于,即使超过3个小时的治疗时间窗,亦可根据MRI的影像学结果指导病人选择再灌注(溶栓和神经介入等)治疗;另外,对没有传统弥散-灌注失配的卒中病人可能仍可从血管再通的治疗中获益。


  2005年,stroke杂志发表了一项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应用MR模式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缺血半暗带位于错配区内,明显小于错配区。真正的缺血半暗带,研究表明大概占1%-75%,由于个体差异大,因此所占比例也差距很大。这说明了应用perfusion和diffusion错配,明显高估了真正的缺血半暗带。北京天坛医院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对缺血半暗带的高估将直接导致对一些患者的过度治疗,患者一方面要承担溶栓治疗的费用,另一方面还面临再灌注治疗损伤,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由于评估的不准确性,个别应该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却未接受治疗。


  因此在2007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卒中指南、2008年欧洲卒中组织(ESO)指南、2009年美国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像指南相继指出:基线弥散异常具有可逆性,灌注-弥散错配过度估计了缺血半暗带


小结


  急性脑梗死有特定的病理生理机制,我们可根据影像学表现,同时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对疾病的进展状况及预后进行综合评估,可以指导我们在临床上实行个体化治疗,进一步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


本文有删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灌注成像(5)| 脑卒中灌注
规范学习系列:中国脑血管病影像学指导规范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指导规范
【专论】影像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的临床应用
[易错与误判] “急性脑梗死”的相关临床知识、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
MRI识别和评估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
如何评估醒后卒中能否溶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