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终身成长》:选择一种思维模式,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1

我的一位大学室友在毕业后的几年内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用“脱胎换骨”这个词一点都不夸张。读大学的时候,她给我的印象是有一点点特立独行,比我们都成熟一些,学习成绩平平,恋爱谈到飞起。毕业之后虽然联系不多,当仅从朋友圈中就可以看清楚她的发展轨迹。 

先是结婚生子,接着一边工作一边开起了母婴用品店;后来参加当地妇联组织的公益活动,慢慢从参与者变成组织者;再后来参加各种付费学习课程,从心理学课程到公众号营销、海报设计等等无所不学;最近又开设了自己的心理工作室,邀请各行各业的老师讲课......这几年的经历可谓风生水起,相比起我们这种在工作中逐渐磨灭激情,她却是激情的火焰越燃越旺。

起初,我将她的发展变化归结于家教。因为她的爸爸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律师,又热心公益,对子女的成长起着很好的引导作用。但是,为什么也有很多家庭出身不错的人在混吃等死呢?

直到我最近读了卡罗尔·德韦克博士的《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以下简称《终身成长》)一书,我才猛然发现了答案。我室友之所以能够持续成长,源于她自身所拥有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2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是美国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之一。她在《终身成长》一书中对比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差别,从而认为,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

那么,究竟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差别在哪?《终身成长》一书用一张图片作出了简明扼要的说明。整理成文字便是: 

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智力的固定不变的,容易产生一种让自己表现得聪明的欲望。因此,遇到挑战时,想逃避;遇到阻碍时,会自我保护或轻易放弃;对于努力,会认为努力是不会有结果的或者会带来更坏的结果;对于批评,会假装听不见;面对他人的成功,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

成长型思维模式则认为智力是可以提高的,于是产生学习的欲望。因此,遇到遇到挑战时,会迎接挑战;遇到阻碍时,会面对挫折,坚持不懈;对于努力,会认为熟能生巧;对于批评,会从批评中学习;面对他人的成功,会从他人的成功中学到新知,获得灵感。

很显然,我室友一直是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在经营自己的人生。她觉得人生有无限可能,所以才会不断尝试新的领域,持续保持学习新知的热情。她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磕磕绊绊中摸索前行,但是她很享受这个过程。

3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运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案例向读者阐释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区别以及对人们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无论是体育界还是商业界,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恋人、朋友,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思维模式深深地影响着行为模式,从而影响一个人的成败。

读完《终身成长》一书,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三点: 

一是,没有永远的天才,真正的天才会一直努力,不努力的天才迟早会江郎才尽。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书中列举了很多正反面的例子。比如众所周知的“飞人”迈克尔·乔丹,他在众人眼里无疑是天才。但是,你可知道,乔丹在高中时被校队淘汰了,也没能进入他想效力的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不是因为那个时候的教练有眼无珠,而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乔丹确实很普通。但是面对屡次被拒,乔丹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地训练,不断弥补自己的弱点,这才成为大家眼中的“奇才”。所以,乔丹不是天才,而是最努力的运动员。

至于不努力的天才,比如有比利·比恩。他曾经是一名天生球员,每个人都认为他将是下一个贝比·鲁斯(“棒球之神”),但是他讨厌失败,甚至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每当事情进展不顺,就会破坏身边的物品。每一次击球失败,他都会崩溃。这正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反应。

二是,两种思维模式的存在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可能并存。

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虽然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思维模式,却可以同时存于一身。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展现不同的思维模式。比如,有人认为自己的美术才能是固定的,但是智力是可以发展的。有人认为个性的固定的,但创造力是可以发展的。某个领域是哪种思维模式,就会影响在该领域的表现。

再援引书中一个体育界的例子。波比·奈特是大学篮球队的著名教练。一方面,在球员能力上,他坚信球员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另一方面,他对自己和自己的指导能力则持固定型思维模式。他认为球队的表现关乎自己的实力,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证明。因此,他不允许球员输球,不允许他们犯错或提出质疑。他不会激励球员,而是贬低、讽刺、羞辱他们。他时常暴跳如雷,在球场上扔椅子,掐球员的脖子。正因为如此,奈特变成了一名富有争议的篮球教练。

三是,改变思维模式不是一场外科手术,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改变信念的持久过程。

因为旧的思维模式不会立马转换成新的思维模式,新信念会和旧信念一起存在,直到新信念变得越来越强大。具体要怎么做才能实现改变呢?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形象地提出了“接受—观察——命名——教育”四步法

具体说来,就是首先要接受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维模式。接下来要去弄明白是什么引发了固定型思维模式,然后给这种思维模式命名,从而进一步思考它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最后要教育它,让它一起加入我们走向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当然,一次制服了固定型思维模式并不是终点,要想让成长型思维模式开花结果,还得“吾日四省吾身”——每天问自己四个问题: 

1.对我来说,今天有哪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我周围的人呢?(制定计划)

2.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行这个计划?(计划具体化)

3.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开始实行我的新计划?(如果遇阻,重新计划)

4.要保持不断成长,我还要做些什么?(就算成功,也不能止步)

4

思维模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选择了一种思维模式,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我又想起了读过的上一本书——东野圭吾的《恶意》。从思维模式的角度来看,主人公野野口修正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他不去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改善自己的生活境遇,却对朋友的功成名就妒火中烧,最终酿成毁灭他人和自己的双重悲剧。

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终身成长》这本书,选择成长型思维模式,从而拥有更好的生活,体验更好的感觉,让自己变得更自信,更积极,更有勇气。

(图片来源网络,编辑工具秀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身成长》:比起失败,停止成长才是最可怕的事
成就孩子 09.终身成长: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
100个思维模型之终身成长
终身成长必读的3本书-心理学书单推荐
读《终身成长》就算亲密关系天注定,你我也要努力靠近
推荐一本书,《终身成长》让你不迷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