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曹海涛:如何避开内容创业找融资的七个坑?

第一坑:什么类型的投资人需要多加防范?

第一种,人品堪忧、诚意不足的投资人。这种投资人会先表明投资意向,然后频繁接触公司的导演、编剧等大咖,专门拉拢高层资源,最后很可能并没有参资该公司,而是把资源拉倒另一个公司组局,自己摇身一变成为经营者,甚至变成新的竞争对手。

有一个案例,讲的是一家3D打印公司,投资人居然在尽调阶段,默默抢走了公司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直接将资源据为己有。因此,看清投资人的初衷是很重要的,知己知彼是最基础的步骤。

第二种,“钱少事多”的投资人。这种投资人往往投资的数额有限,对公司的运营管理方面却有频繁的干预,有时甚至会出现他们跟创业者闹翻的情形,在参投两三个月之后便要求退出,给被投公司带来了很大的打击。

这种类型的投资人是可以通过细节辨别出来的,例如他们很可能参投的项目校少,资金总额也并不充足,甚至一半以上的钱都投在当前的一个项目上,如果投资人自己没有主业,则更是危险的信号。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投资人在投资机构的地位。即使一些投资人号称自己来自著名投资机构,title听起来很高大上,甚至有着执行总经理、董事总经理、投资总经理之类的头衔,他们也未必有最后的决定权,因为机构中有可能存在着很多类似名头的角色。

这时便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许诺,有些投资人为了更多地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对行业增进了解,会一直跟创业者说在推进投资事宜,而实际上很可能他们已经跟上级汇报过了,项目早就被否决了。创业者花费大量精力跟他们陪吃陪喝,最后等到的也可能只是一场空。

相反,即使是一些偏小的投资机构,只要跟你对接的是投资机构的实际负责人,他们就是有决策权的,他们的承诺也更为可靠。

另外,决定合作之前,还要对投资机构有充分的了解,理清他们的投资类型是前期为主还是后期为主,他们的言行表现是否协调,他们与董事长的口径是否一致等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

文化科技领域资深投资人 曹海涛

第二坑:文化企业的估值并不一定越高越好

提到估值的常规算法,业内一般使用这个公式:总市值=市盈率*净利润。市盈率,也就是PE值,是有一定的行业参考标准的。对于一般的文化公司,10到15倍的PE倍数是比较合理的,实际估值高于这个估算结果就容易出现问题。

文化公司面对的显著的难题之一,就是业绩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准确考量,估值过高,利润率的业绩压力会过大,只要一个项目出现问题,更多严峻的问题便会接踵而至了,诸如业绩对赌和法律方面可能就会面临诸多挑战。

然而投资人的要求始终是退出时要赚到钱,而且再融资的时候自己的股权不能被稀释,也就是说,估值必须进一步拉高。但是国内整体大环境又导致市盈率有回落的趋势,那么一旦其他投资人不认可该公司的高估值,便很有可能陷入找不到下一轮投资方的境地。

第三坑:签署投资协议时要注重细节

投资协议里面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例如有关对赌、回购、反稀释等多方面的条款。有些公司负责人觉得套用协议模板就行了,但事实上如果很多具体的细节没有协商清楚,那么之后一旦遇到需要打官司才能解决的纠纷,很多问题就会显现出来。

在解决双方争议时,其中的一种方法就是起诉,但是具体执行的法院一般都会默认为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签署协议时,一定要明确这个问题,最好能指定一线城市的具体的某一家法院来解决之后的纠纷。

还有人会选择仲裁来解决争议,认为仲裁的操作比较私密,更加商业化,而且很多信息都不会对外公布。然而,相比法院,仲裁过程的成本较高,权威性也偏低,在选择的时候还是要谨慎。

第四坑:股权架构的设计要慎重

“企业到底走多远,股权结构已彰显”,这是曹海涛亲自撰写的《创业者》一书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有一个关于企业融资的“火箭理论”,意思是企业在不同阶段,就像火箭发射一样,需要更换不同的助推器以适应新的状态。如果企业在最开始的阶段为了获得更多融资,出让了过多的股权,那么当它发展到下一个阶段,需要更换新的“助推器”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创业者股权被过分稀释,失去公司的实际控制权的现象。所以说在企业创立初期就要把股权架构设计好,不要过分稀释股份,也就是说,并不是任何时候顺利融资都很重要,融资数额也并不一定是多多益善的。

第五坑:融资之后仍需进一步沟通

在融资的前期阶段,投资方和被投企业就像处在“热恋期”一样,看到的多是对方的优点,但是随着了解的增多,缺点也会逐渐显现出来。为了维护双方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沟通,比较合适的沟通频率为一两个月一次。如果缺乏了解,投资人容易产生怀疑,误以为企业可能遇到了严峻的问题。

沟通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微信、吃饭、参观、公司庆典等,但是一定要保证沟通的顺畅。一旦投资人产生的误会增多,逐渐丧失对企业的信心,便很可能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起到负面作用,造成很多内部问题。企业遭受的困扰过多,外部的问题就没时间解决了。因而内部关系一定要先协调好,“家和”才能“万事兴”。

第六坑:融资阶段投入精力需合理分配

很多企业会在融资和市场上投入过多的精力,甚至将自己的90%以上的时间都花费在这些方面,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富余的时间放在产品开发和人员管理上了。

事实上,有的时候一味专注融资,扩大规模,可能还不如把企业做的小而扎实一些。

圈内有时还会盛行攀比之风,但是完成融资并不意味着项目的成功。有的人成功融到了一个亿,表面上看起来很光鲜,事实上他们得到更多的是这一个亿的压力带来的苦恼。

相反,企业更需要把精力放在自身的业务,以及产品和管理上,更多地关注自身所在的行业状况。曹海涛表示自己看过好多案例,都是创业者把百分之九十的精力放在了融资方面,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失败只是时间的问题,一个健康成长的企业并不会这样做。

第七坑:注意提交商业计划书的时机

企业都有自己的商业计划书,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然而相比BP本身的质量,将BP交给投资机构的时机可能更为重要。如果一味地把BP当做敲门砖,过早的交给投资人,很可能由于缺乏了解,得到被投资方轻易否定的结果。企业给投资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能先通过熟人介绍,让对方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之后的沟通进程则会相对容易一些。即使后来的BP没有十全十美,对方也可能觉得这是一个更注重做实事的公司,更容易接纳一些小的缺点。

至于BP的具体内容方面,最重要的核心仍是突出重点。应该将一半以上的精力放在团队介绍上,突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把这些部分细分化:到底是销售团队强,还是产品质量佳,还是积累的IP资源丰富?总之要给投资者以信心,说明公司的估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现在正是投入的好时机(投黑马www.touheima.com专注于文创领域的众筹平台)。公司的估值很公允,彼此都有盈利的空间,目前仍处于投资价值被低估的阶段,而不是让人觉得这家公司很自不量力。

另外,借鉴上市公司公开的招股说明书也是很好的办法,多参考成功案例,在实践中反复修改,相信一定能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文章来源于:首席娱乐官摘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上最全天使投资攻略(务必收藏)
创业者最大的硬伤是什么?
实务 | 一份性感的的商业计划书该怎么写?(上)
微赢互动李佳宇:10万的夭折换来10亿的估值,值了!
找投融资的过程分几步?掌握正确的方法,提高成功率不是难题
餐饮对接资本前要准备些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