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问诊(下)

(4)问大小便

①大便:问排便次数,时间,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

便秘:便次减少,排便困难,粪便量少,干燥而坚硬。新病便秘,腹满胀痛,多属实证、热证;久病,老人或产妇便秘,大便难解,多属津亏血少或气阴两虚。

腹泻:便次多,粪便稀软不成形。多为脾胃虚寒。黎明即泻,多属脾肾阳虚;泄泻如水,为水湿下注;泄下如喷射状,肛门灼热,为湿热泻;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为痢疾,多属大肠湿热;大便色黑,为内有瘀血;便血鲜红,肛门肿痛,为血热;便色暗红,面黄乏力,为脾不统血。

②小便:问小便色、量、次数和伴随症状。

小便短赤:小便量少,色黄而热,多属热证;小便短少,不热,可见于汗吐、下后或其它原因所致津液耗伤。

小便清长;小便量多而色清,多属虚寒证,也可见于消渴证。

小便频数不禁或遗尿;多属气虚或肾气不固。

尿痛或尿频尿急:多属膀胱湿热,或伴尿血、砂石则为淋症。

排尿困难:点滴而出为癃证,小便闭寒不通无尿为闭证,突然发生癃闭,点滴外流,尿味臭,兼有小腹胀痛或发热,属实证;尿量逐渐减少,甚至无尿,伴腰酸肢冷。面色光白,属虚证。

(5)问疼痛及不适:

①部位:头、身、胸、胁、腹、少腹、腰、关节等不同部位的疼痛或不适反应不同脏器的病变。

头痛,以后头部、枕部为重,连及项背,为太阳经病;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为阳明经病颞侧头痛、偏头痛,为少阳经病,巅顶痛牵引头角,为厥阴经病。

身痛、全身酸痛,发热恶寒,多属外感,久病身痛,多属气血不足。

胸痛,伴发热咳喘,咳痰多为肺热;久病胸痛反复发作,多为胸阳不振,夹有气血痰饮瘀阻。

胁痛,属少阳证,或为肝气郁结。

上腹(胃脘)疼痛,多为脾胃病或食滞。

腹痛 多为肠病、虫积、或大便秘结。

少腹疼痛,多为肝脉郁滞,或为疝气,肠痈,妇科疾病。

腰痛多属肾虚。

关节疼痛多为病邪阴于经脉。

②性质与程度:

游走疼痛,多为病邪阻于经脉。 沉重、酸困、肿胀、多为湿证、 冷痛、怕凉,痛剧,多为寒证; 热痛,怕热,红肿,多为热证; 疼痛胀满,持续不解,多为实证; 隐痛、绵绵痛,时痛时止,多为虚证;窜痛、胀痛、时重时轻,多属气滞; 刺痛、剧痛、痛有定处,持续痛,多属血瘀。

③一般说,暴痛多实,久痛多虚。

疼痛拒按为实证;喜按为虚证。

喜温为寒证;喜凉为热证。

食后胀痛加重为实证;食后疼痛缓解为虚证。

④注意与其他症状的关系,如恶心,呕吐,嗳气,虚恭以及大小便、月经等与疼痛的关系。

(6)问耳目:询问听觉与视觉的改变。

暴聋多为肝胆实火;久聋多为肾虚。

耳鸣伴头晕腰酸者为肾虚;耳鸣伴口苦胁痛为肝胆火旺。

视力模糊,夜盲,为肝虚;目赤肿痛为肝火。

(7)问睡眠情况:询问睡眠多少,深浅及伴见症状。

难以入睡,睡而易醒以及多梦等,多属心阴不足,心阳不藏,或心肾不交;夜睡不安,心烦而易醒,口舌生疮,舌尖红赤为心火亢盛,梦中惊呼多为胆气虚或胃热。

睡意很浓,常不自主的入睡称为嗜唾,多为气虚、阳虚,或湿困于脾,清阳不升,重病患者的嗜唾多为危象;热性病患者的昏睡,多为热入心包。

(8)问妇女经带胎产:询问月经初潮年龄、停经年龄及周期。月经的量、质、色泽及行经的天数,月经时伴见有症状。已婚妇女询问胎产情况,末次月经日期。

月经推迟;经血色暗,有血块,伴痛经,多属血瘀或寒证;经量少,色淡,多为血虚;经量多而色淡,多为气虚。

月经先后无定期:多伴有痛经、或经前乳房发胀,属肝郁气滞。

月经不来潮:先分别是有孕还是闭经。闭经可有血枯,血瘀,血痨及肝气郁结。如行经突然停止,应询问有无受寒或郁怒太过。

白带:询问白带的量、色和气味等。白带量多,清稀,色白,少臭或有腥味多属虚寒;白带量多,粘稠,色黄,臭秽,多属湿热。

(9)小儿患者病史依靠询问家属及陪带人员,除一般内容外,还应询问出生前后,生长和发育状况,父母、兄妹等健康情况,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绝不会告诉你,他自己都会收藏的2...
中医诊断学总结之五
中医四诊——问诊
中医之--问诊(l转)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
中医诊断学精华汇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