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病下治:药敷涌泉穴可治这11种疾病!

涌泉穴位于足底的正中,即足底前1/3处的凹陷中,由于该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要穴,所以,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起到益精补肾、强身健体、疏肝明目的作用。根据中医“上病下治”的原则,在临床上,人们多采用中药外敷涌泉穴的方法来治疗很多疾病,由于此种方法具有取穴容易、应用方便、疗效可靠的特点,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

外敷涌泉穴,是将鲜药捣烂,或将干药研成细末,加以鸡蛋清、凡士林、醋、蜜调和,直接敷贴于涌泉穴,让药物接触皮肤、经穴,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介绍几种敷涌泉穴巧治常见病的方法。




1 高血压

①桃仁、杏仁各12克,栀子3克,胡椒7粒,糯米14粒。入研子捣烂,加上1个鸡蛋清调成糊状,分3次用,于每晚临睡前敷在涌泉穴,晨起除去,每夜1次、每次敷1足、两足交替敷贴,6次为1疗程,3天测量1次血压,敷药处皮肤有青紫无妨。

②吴茱萸10克,龙胆草6克,土硫磺2克,朱砂1.5克,明矾3克。共研成细粉,每次取适量、加米醋调成糊状,贴敷于双侧涌泉穴,覆盖纱布、胶布固定,两日1换药,1月为1疗程。

③吴茱萸降压膏,贴涌泉穴,24小时换1次,5天为1疗程,连贴2~3疗程。或用吴茱萸粉18~30克,用醋调糊状,敷于双足心,一般12~24小时,血压开始下降。

2 风热感冒

白芥子9克,鸡蛋1个。将白芥子研成细粉,然后用蛋调匀,分成两份,敷于双侧涌泉穴,1小时后取下,本方有较好的退热效果,适用于

3 肺结核咯血

取大蒜10克,大黄粉6克,肉桂3克,冰片3克。将四味捣匀贴敷双侧涌泉穴,然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第2天早晨取下。每晚贴敷1次,3次为1疗程。

4 急性扁桃体炎

黄连30克,吴茱萸20克。共研细末,混匀、取药适量,加食醋调成膏状。晚睡前敷于双侧涌泉穴,然后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次日早晨取下。每晚贴敷1次,3次为1疗程。

5 咳嗽

大蒜10瓣。捣成泥样,取捣泥后的大蒜似豆瓣大一团,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每晚洗足后贴双侧涌泉穴,次晨除去,连贴3~5次,大多即愈。本方不仅治疗成人咳嗽,而且对小儿百日咳也有良效。

6 病毒性结膜炎

取黄连30克。研成细末,用时取上药适量,用冷开水调成粗状,敷于双侧涌泉穴,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

7 水肿

取蓖麻子30~40粒,紫皮大蒜1枚。将其皮及外壳脱去,一同捣成糊状,分成2等份,分别涂敷双足涌泉穴,外以璃璃纸覆盖并用绷带扎好。1周换药1次,至肿消为度。

8 小儿口角流涎

吴茱萸12克,胆南星4克。只研细末、混匀,用陈醋调成糊状,贴敷涌泉穴,固定,连用3~4晚;或用生南星9~12克,干燥后研细粉,用食醋调匀,临睡前外敷涌泉穴,外用消毒纱布缠扎,连用2~4晚。

9 腮腺炎

吴茱萸9克,虎杖5克,紫花地丁16克,胆南星3克。干燥后共研细末,混匀,每次取药粉6~15克,加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涌泉穴,固定,连用3~4晚。


10 小儿泄泻:

大蒜12克,捣烂,调拌鸡蛋清。外敷贴涌泉穴,或用胡椒12克,艾叶、透骨草各30克,共捣烂,调拌鸡蛋清,外敷贴足心,固定好。

11 口腔炎

吴茱萸干燥后研细粉,1岁以下每次4.5~6克,1~ 5岁用6~9克,5~15岁用9~12克,15岁以上用12~15克。加醋调成糊状,敷涌泉穴,用消毒纱布或胶布固定,24小时后取下,或取吴茱萸、附子各10克,干燥后共研细粉混匀,用食醋调成稀糊,涂敷涌泉穴(两足心)、固定,连用两晚,或用吴茱萸18克,肉桂12克,研细粉,混匀,用醋调敷涌泉穴,连用1~7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儿口疮
外敷涌泉治常见病
外敷涌泉 缓解病症
神阙穴及涌泉穴敷药治疗疑难杂症
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男女科疾病
外敷涌泉的治病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