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的临床经验

“脑卒中”这是西医的叫法,我们中医把它叫“脑中风”,按照西医的分类标准,脑卒中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这两类疾病。这种疾病大都发病时间急,造成的危害相当大,若不及时救治,病人瘫痪或者死亡的机率就非常高。

目前针对脑卒中所造成的并发症和后遗症,除西医常规处理外,还有针灸和康复训练。不过恢复都较为缓慢,疗程都是以月为单位,这给病人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不过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临床应用效果确实比普通针刺法疗效显著,取穴也少,是治疗该病非常不错的治疗技术。

我之前用的较多的就是中风八针+头皮针,坦白的讲效果真的很一般,所以当看到醒脑开窍针刺法,尤其是经过石学敏教授几十年的临床所得,真是欣喜若狂。临床应用效果还是非常显著。

醒脑开窍针刺法之所以有如此显著的疗效,主要还是由于这种针刺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正常的大脑细胞,同时还可以使已经萎缩变性的细胞恢复到正常的结构形态,保证组织存活,并增强日渐衰弱的脑生物电活动,使其能发出正确的神经信号。

“醒脑开窍”法的创立,就是针对中风病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这一基本病机而提出的治疗原则和针刺方法。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这一点和传统针灸“治痿独取阳明“”就有很大的不同。另外它特别强调针刺时一定要引出抽动感,对于手法的刺激量也有明确的规范,这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

对配方组穴从进针的方向、深度、采用的手法和刺激量均作出了明确量的规定,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地方,现在针灸就是缺乏这种量的规范。

将捻转补泻定义为:十二经脉以任督脉为中心,左右捻转时作用力的方向,向心为补,离心为泻;捻转幅度大用力重为泻,即捻转时施行大幅度低频率捻转,幅度大于180˚,频率在50~60次/分。

组成:内关、人中、三阴交为主穴,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为辅穴以疏通经络。风池、完骨、百会以补益脑髓;金津、玉液或咽后壁放血及上廉泉改善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手指紧握加合谷;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主穴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和阴维脉相通,同时也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具有养心安神、通调气血的功效。内关本是治疗内脏疾病的常用穴,特别是治疗心、神志疾病及消化道疾病的首选穴位。用在脑卒中主要就是起调神治神的作用,改善病人的神志状态。

内关:直刺0.5-1寸,捻转提插结合泻法1分钟,使针感向指尖或者向手臂上方传导。作用:醒心神,开心窍。用于治疗脑卒中患者神昏谵语,心神不宁等症状。

人中是督脉上的穴位,是督脉、手足阴阳之交会穴。熟悉督脉循行路线就会知道督脉上巅络脑,所以泻人中就可调督脉,开窍启闭,可健脑安神,是十三鬼穴之一,是治疗精神、神志病的首选穴位。人中配内关调神治神,针对的就是脑卒中神志不清的情况。

人中:向上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为度。作用:醒脑窍,通脑络。用于治疗精神意识思维障碍,语言功能障碍,优势半球损伤等常见的脑卒中症状。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是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会,针刺此穴,不仅可补三阴,益脑髓,还能调气血,安神志。本穴为回阳九针之一,统治足三阴经所主治的所有病证。

三阴交:直刺1-1.5寸,捻转提插结合补法,以下肢抽动3次为度。有些针灸医生认为是向上斜刺更容易引出下肢抽动,临床实践只要操作得当都可以引出来。三阴交可滋补肝肾,主要针对的是脑卒中后下肢瘫痪,肌力小于3级,肌张力不高的病人。

极泉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取穴时上臂要外展,在腋窝顶点,腋动脉的搏动的地方就是穴。

极泉:这个穴位针刺时我们一般在原穴沿经下移1寸的地方进针,这样可以避开腋毛便于消毒和操作,疗效是一样的,直刺1~1.5寸即可,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宽胸理气,通经活络的作用较强。

尺泽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其实它的准确位置是找到肱二头肌腱后再往外摸到一块小肌肉的外侧才是真正意义的尺泽穴,也就是肱肌的桡侧和肱桡肌的缝隙。

尺泽:取穴时屈肘成120度角,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熟悉解剖就会晓得,尺泽也是桡神经阻滞的一个进针点。主要针对上肢瘫痪,肌力小于3级,肌张力不高的病人。

委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在腘横纹中,股二头肌腱和半腱肌腱的中点。常规治疗中风我们很少取这个穴位,但在醒脑开窍法中它是治疗下肢瘫痪的主要穴。

委中:针刺这个穴位要仰卧,把病人瘫痪的下肢抬起来,一定要把膝关节绷直,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主要针对下肢瘫痪,肌力小于3级,肌张力不高患者。

配穴

1.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针向结喉,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分钟。传统针刺会用廉泉,对于两者的疗效,没看到相关临床报道,大家可以比较。

风池: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补益脑髓,改善脑缺血缺氧。

翳风:针向结喉,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

完骨:平刺0.5-0.8寸,补益脑髓,改善脑细胞缺血缺氧。

每日针2次,10天为1疗程,持续治疗3~5个疗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
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法”精讲
石学敏院士针灸治疗脑中风经验
脑瘫儿童的针灸治疗
小儿脑瘫中医治疗方案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