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智慧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建设应指向学生高层认知能力培养

“互联网 ”代表着一种技术、一种生态,更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意味着我们国家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了以“互联网 ”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工业时代人们只要掌握知识技能就可以参与社会生产,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而“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掌握了比单个人还多的知识与技能,人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教育能够培养新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进步。智慧校园建设中如何落实人的高层认知能力,尤其是整合、评价、创造的能力也就至关重要了,而不能利用“互联网 ”技术把应试教育做到极致。

 

六大素养构建教育新生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框架明确给出了“互联网 ”时代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它包含三个方面、六大素养。

第一是讲文化基础,强调人要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谈及人文底蕴,必然离不开阅读,阅读过程中去其糟粕、存其精华。也就是说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与人的核心素养息息相关,语文课堂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底蕴、文化传承的人,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阅读素养,尤其是批判性的阅读。科学精神强调的是人要有探究、批判质疑的能力。

第二是自主发展,强调人要学会学习、要健康生活。学会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知其所以然,举一反三。能够根据已学知识去应对还未出现的问题和状况,要有问题解决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合作的能力。另外,健康生活标志着我们从解决温饱问题已经发展到了解决自身内涵发展的问题。目前,很多研究表明当今时代学生的抑郁倾向非常严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

最后一个方面是社会参与,强调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有责任、有担当,还要有实践、有创新,所以在创客教育中要落实实践和创新。

核心素养的出台要求我们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重视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提供适应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育人环境,这种环境既包括软硬件环境,更包括链接人的软环境。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作者:张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核心素养丨当互联网+遇到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五向”课程建构
校长2017年春季学期全校教职工大会讲话稿
百廿征程,再创辉煌(四)一一建校120周年《中国教育报》综合报道我校课程建设成就
学校课程建设要走向实处、深处和高处
共读课标(4):“围棋进校园”,如何展开核心素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