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自学中医?(完整收藏版)


小编导读

之前,医承有道学堂发了几篇专长医师资格考试的文章,反响强烈,每天咨询的电话络绎不绝。小编发现,打来电话的同学们都来自民间,都在自学中医,希望未来考取医师资格证,大家水平参差不齐,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但不管问什么,最后都汇集到了一个问题:到底怎样学习,未来才能通过考核?

小编自学中医多年,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真的不希望这一幕一次又一次的发生在大家身上,而且既然国家给大家开放了一条合法行医的道路,我们就应该利用好这个机会,所以小编总结了多年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系统的自学中医?



打基础阶段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与《汤头歌诀》这四小经典。现代的中医教育,已经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了,分作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核心课程。作为在校学生,是要求系统学习的,无须多说。

 

对于自学者,缺少老师指点,想要通过看书来学习上述几门课程,存在几个常见的问题:

 

  • 内容枯燥,难以入目。课堂的讲解可以是很丰富的,加入很多趣味的内容;而且教师是活的,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随时进行调整。这与整天面对一本死沉沉的教科书是明显不同的。


  • 没有重点。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绝不是每一个章节都同等重要;同为五脏,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地位也不会完全相同;同是脾脏的生理功能,运和化对临证的指导价值仍有区别。所有的这些不同,这些轻重,都是需要老师指点的。


  • 易生误解。中医理论,非常崇尚“理解”与“领悟”。而所有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一个认识的基础,即对基本概念的把握。自学者由于缺少前辈指导,很容易在起点上走偏,从而产生对整个中医学的偏激认识。

 

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上述种种问题,建议自学中医者在打基础阶段,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多读中医前辈的传记,以及他们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性文章。他们走过的路,看起来可能笨拙的很,但实际上常是中医入门的捷径。多向前辈请教他们的学习方法,帮助将会是非常大的。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名老中医之路》。把这本书熟读过三遍,不但学习方法可以逐渐开朗,还会在不经意间学到老先生很多宝贵的临证心得。

 

2、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现今信息时代,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比较轻松的得到机会,向各中医院校的名师学习,收看他们讲课的视频。这样的学习,虽比不得在教室的环境里,聆听面对面的传授更有感觉,但比起死读书本,总要强的多了。

 

3、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性和趣味性两项原则。学习,自然离不开教材和参考书。教材方面,还是主张选用正规的全日制教材。每本书都是经过几十位专家严格把关,权威性是比较好的。一般来说,新版教材容纳了诸多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整体水平还是值得信赖的。此外,趣味性的参考书,是自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可以让学习多些乐趣,少些乏味。

 

4、最后,还需要强调循序渐进的步骤。大家在打基础的阶段,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太松或太紧,都可能为将来的半途而废埋下伏笔。


在这个学习阶段,我要毛遂自荐一下医承有道学堂的“疯狂中医基础班”,基础班课程包括:中基、中诊、中药、方剂、实操5门课程,通过100堂线上高清视频课,系统、全面的学习理论基础。中医药大学老师授课,行业首创的“双陪读”模式,小班分群学习,班长负责督促学习,老师负责答疑解惑,保证学习效果!到目前已经开办6期,学员已经超过1300!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说明了一切!


疯狂中医基础班



基础课学完了,就要开始进入定向提高阶段了。基础打的好不好看要第一阶段,从这个阶段就开始升华了。在古代就要学《四圣心源》、《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 等经典,但需要老师的指点才能事半功倍,靠自己单独看这些经典,要悟透不是不可能,但需要大量时间和极高的悟性和毅力,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现代的中医教育,将课程分为中医内科学、妇科学、儿科学、针灸、推拿等,课程内容上更加充实,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自己的方向

做任何事,都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方向,内服方药?外治技术?你对哪方面感兴趣?这个其实是最重要的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很多中医名家都是针药并用的,但是在学习时,要有先后顺序,明确方向。

 

2、从浅到深的学习

不管是内服方药还是外治技术,在学习时都要循序渐进,切忌“一口吃个胖子”,很多同学刚学完基础课程,就想阅读一些高深的书籍,或者想直接跟师学习, 结果适得其反,水平停滞不前或者进步缓慢,所以一定要按照由浅到深,由理论到实践的逻辑顺序学习。 

 

3、找个学习的伙伴,找个老师答疑解惑

众所周知,中医学习很枯燥,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另外,很多知识点光背下来还不行,需要理解,所以自学中医最大的难点在于:1、很难坚持、容易拖延;2、缺少互动,学习效果不佳!  所以建议大家在自学中医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一个或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相互鼓励、相互帮助,防止掉队,半途而废!当然,如果身边再有一位老师,在你有困惑的时候,能够为你回答疑问,指点迷津,那肯定能让你受益匪浅!


在这个学习阶段,推荐医承有道学堂的内服方药、外治技术学习班,课程包括:内服方药——舌诊脉诊、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伤寒论;外治技术——经络腧穴、针灸、推拿、艾灸、小儿推拿;全面学习临床技能,100余堂高清视频课(课程可以反复观看),授课老师均来自著名三甲医院,主任专家亲自授课,贴近临床,注重效果!行业首创的“双陪读”模式,小班分群学习,班长负责督促学习,老师负责答疑解惑,保证学习效果!


内服方药学习班       外治技术学习班



中医诊疗能力练习的起点在临床跟师学习。跟师不是简单的听听看看,是用心在观察和倾听中体验诊疗的过程,为接下来的模仿做准备。

 

对中医自学者而言,跟师之难在于选择和找到一位可以信赖的老师。在跟师前,首先要对老师有一个全面了解,做到“两要”,这是跟师学习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 一是要了解老师所在医院及所在学科的发展现状,其师从何人,是家传还是师承,对哪家医论有所精研,其医疗特色是什么,注重哪家理论等。

  • 二是要了解老师的性格、爱好,毕竟要跟师很长一段时间,多多相互了解,增加信任, 可以为以后的跟师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医承有道学堂的“专长跟师进修班”,适合那些希望通过跟师,具备专长技能,备考专长医师资格考试的人群、或者有一定临床经验,但是不精不专,希望通过跟师,在某一领域有所突破,以及一直在从事临床工作,希望通过跟随名医名师学习,提升临床水平及品牌知名度的人群。一对一跟师学习(至少1年起),跟师时间灵活,老师来均自三甲医院主任医师及名老中医,根据学员情况及需求,匹配适合的老师,满意为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观涛推荐:两位中医自学者的感人故事
如何学习自学中医,有哪些书可以推荐?
谈中医自学方法
学习中医内服方药的秘诀!
中医自学入门课程-中医诊断学60 高清
中医自学入门课程-中医诊断学09 高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