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成宫醴泉铭》楷书笔法剖析

    《九成宫醴泉铭》也称《九成宫碑》,碑文文辞内容魏征撰写,书法欧阳询。

        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城西约五里,隋朝时称“仁寿宫”,唐太宗李世民执政后耗巨资修繕,修复后改名为“九成宫”。贞观六年初夏,李世民到九成宫避暑,在九成宫附近发现泉水,饮后回味甘甜,遂赐名此泉为“醴泉”,并命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写刻石以记之。故,此文命名为:“九成宫醴泉铭。 ”

         魏征,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人,唐太宗李世民执政时,任命他为左丞,官至二品。公元633年(贞观六年)魏征撰写《九成宫》文,由欧阳询书写刻石成碑,立于九成宫内。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唐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也是中国书法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之一。他的楷书,法度严谨,用笔率意洒脱,堪称唐楷第一,被称为“欧体”。代表作有:《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五月帖》、《张翰思鲈帖》、《皇甫诞碑》、《梦奠帖》等等。其中,以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最为著名,很适合初学者临习。

《九成宫醴泉铭碑》楷书笔法剖析如下:

    1.点画(六种)
  点画,是汉字中“点”状的笔画,也是汉字中最小的笔画。点画,按形体特征,分为:圆点、方点两大类,所有“点”画都囊括其中。 “圆”与“方” 两者的区别,在于起笔动作的不同。 方点, 是逆锋或顺锋切入起笔;而圆点, 则是顺锋直入起笔。


  点画,按其书写方向的不同,派生出:斜点、横点、竖点、撇点、捺点、提点六种。 根据结字需要, 各种点画还可以两点、 三点、 四点组合起来使用。 如: “八字点”、 “三点水”、 “四点底”等。点画,在组合使用时,要有各自的方向变化,避免方向雷同。


 
  方点,是指起笔处呈方棱形的“点”状笔画。其形体特征是:起笔一端藏锋
有棱角,末端露锋呈尖形。竖(方)点、撇点、提点属于此类点画。


 
  圆点,是指“瓜子”状,椭圆形的“点”状笔画。其形体呈上尖下圆,或左
尖右圆的椭圆形。斜点、横点、捺点、竖(圆)点属此类笔画。圆点,起笔一端是露锋,呈尖形;末端是藏锋,呈圆形。

  2.各种点画的书写要领
  (1) 斜点 向左或向右倾斜的椭圆形点状笔画。 书写要领:把笔顺锋着纸下按,中锋转偏锋斜势缓行,末端回锋向空中提笔完成。

  (2)横点 从左向右书写的圆点笔画。书写要领:顺锋落笔,着纸下按,
中锋转偏锋横势缓行,末端回锋向空中提笔完成。


           
  (3)竖点 从上向下书写的点状笔画。有方点、圆点两种。其中,竖圆点
书写要领与斜点相同,只是方向不同,在此,不再赘述。


  竖方点书写要领 逆锋起笔或顺锋横切起笔,下按回转,中锋下行,末端向空中提笔完成。

  (4)撇点 从右上方向左下方书写的方点笔画。书写要领:逆锋起笔或顺
锋横切起笔,侧锋回转斜行,末端向空中提笔出锋完成。

 

  (5)捺点 从左上方向右下方书写的,拉长的圆点斜画。在有些字中,可
代替斜捺使用。书写要领:顺锋直入,着纸下按,中锋斜势缓行,边行笔边下按,使笔画逐渐变粗,末端回锋向空中提笔完成。


  (6)提点 从左下方向右上方书写的方点笔画。书写要领:逆锋起笔或顺锋下切起笔,偏锋向右上方运行,末端向空中提笔出锋完成。


  “点”,虽然是最小的笔画,但却是汉字书法中最重要的笔画,汉字书法的各种笔画,都是由它扩展、延伸、放大而来。如果写不好“点”画,就写不好其他笔画,更无法写出好字。因此,熟练掌握它的用笔要领,极其重要。
  2.横画(两种)
  横画,是从左向右书写的平画。根据书写方法的不同,分为:侧锋横和中锋横两种,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在书写横画时,既要用力均匀,还要兼顾行笔的速度和节奏,以避免笔画生硬,或出现两头粗中间细的 “柴担”形状的病笔。

        
  (1)侧锋横画 顺锋下切起笔,侧锋行笔书写的横画。书写要领:凌空起笔,下切落笔,触纸后,驻笔转锋,以侧锋向右侧运行,到末端回锋收笔完成。用此法写出的横画,其形体特征是:左端呈现锐角形露锋特征;末端上肩呈圆形藏锋特征。


  (2)中锋横画 是由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书写的横画。笔画两
端都是藏锋。它沿用了隶书横画的笔法。书写要领: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完成。用此法书写的横画形体特征:笔画圆润,左端呈不规则的棱方形,右端形体特征与偏锋横画相同,也是圆形。


  3.竖画(两种)
  竖画,是从上向下书写的垂势笔画。楷书中的竖画,有两种形式:一是“垂
露”,另一种是“悬针”。两者区别在于: “垂露”下端回锋收笔完成;而“悬针”
的末端是向下出锋完成。

          
  (1) 垂露 起笔和横画一样, 可以顺锋横切起笔, 也可逆锋起笔, 根据需要选用。书写要领(以逆锋起笔为例):逆锋向上起笔,就势下按回锋下转,中锋下行,末端回锋收笔完成。“垂露”下端呈椭圆形,像垂落的一滴露水,故此得名。

         
  (2)悬针 起笔和横画一样,可以顺锋横切起笔,也可逆锋起笔,根据需
要选用。书写要领(以横切起笔为例):顺锋横切起笔,然后就势下转,中锋向下行笔,下端逐渐提笔使笔画逐渐变细,末端向空中提笔出锋完成。悬针下端呈针尖状,就像悬挂的一根针,故称之为“悬针”。

        
  4.撇画(两种)

  撇画,是从右上方向左下方书写的斜画。在“古传永字八法”中误分为两法,其实是一法,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

   撇画,有长撇和短撇两种形式,书写时,侧锋和中锋并用。它的倾斜角度、笔画长短根据需要决定。
 

            
  撇画书写要领:向右下方斜切起笔,当笔与纸面接触后,改变方向,往左下方以侧锋运行;运行中,逐渐将笔从侧锋调入中锋,末端逐渐提笔,向空中出锋完成。书写时,要保持笔画的饱满,否则,会产生虎头蛇尾形状的病笔“鼠尾”。
  (1) 长撇 是相对短撇而言的、 从右上方往左下方书写的斜势笔画。 书写要领 :顺锋斜切起笔,就势侧锋下转,逐渐侧锋入中锋斜行,末端提笔向空中出锋完成。

          
  (2)短撇 书写要领与长撇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长撇中段中锋行笔,而
短撇是以侧锋为主,还没有进入中锋状态就结束了书写过程。


  5.捺画(两种)
  捺画,是从左上方往右下方书写的斜画。根据倾斜角度不同,分为:斜捺、平捺两种。


  (1)斜捺 是相对平捺而言倾斜角度较大的捺画。斜捺,起笔处多与横、竖、撇等笔画相搭接,所以,斜捺是在其他笔画中顺锋或下切起笔。书写要领:顺锋入纸起笔,中锋向右下方运行,边行笔边下按,笔画逐渐加粗,当到达适当长度时驻笔,然后变侧锋向横势转折,边行笔,边匀速提笔,直至笔锋离开纸面,向空中提笔完成。



  (2)平捺 相对斜捺而言倾斜角度较小的捺画。书写要领:下切起笔,中
锋平行, 波转下沉, 要逐渐加力, 使线条由细变粗, 到达所需长度时驻笔, 然后转向,往右上方侧锋运行,边行笔边提笔,直至笔尖离开纸面,向空中提笔出锋完成。书写时,行笔轨迹要有波磔起伏变化,以增加动感。

            
  6.折画(两种)

      折画,是由横画转向竖画,或由竖画转向横画的转折笔画。这种笔画在“古传永字八法”中没有划入,是错误的。

  折画有两种形式:横折和竖折。其中,横折画应用广泛。


  (1)横折 由横转向竖的转折笔画。书写要领:先写一段横,在横向竖画
转折时,先把笔略微上提(但不要离开纸面),然后原地把笔向右下方斜势蹲笔下按, 就势偏锋向下转入竖画。 这一画的关键, 在于提笔和下按的动作, 动作太大,会产生“鹤膝”状病笔;动作太小又会使折肩缺“肉”。掌握好提、按的力度和角度至关重要。


  (2)竖折 由竖画转向横画的转折笔画。用笔要领:先写一段竖,下切起笔,就势偏锋下行,然后顺势由偏锋转中锋往横势运行,末端回锋收笔完成。


  7.提画(一种)
  提画,是由左下方向右上方书写的斜势笔画。



     提画书写要领:把笔下切入纸,笔在触纸后,就势侧锋向右上方运行,并匀速提笔使笔画逐渐变细,末端把笔向空中踢离纸面完成。此画,与“提点”书写
要领相同,只是笔画长短不同。

  8.钩画(六种)
  钩画, 是附着在横、 竖、 折等笔画上的钩状笔画。 钩画, 有竖钩、 横钩、 横折钩、卧钩、斜钩、竖弯钩等多种。其方向变化丰富,且用笔方法也不尽相同。


  (1) 竖钩 竖画下端带钩的钩状笔画。 书写要领:先写一竖, 在竖的下端停笔,把笔肚稍微向左移动, 然后就势将笔尖向左侧空中踢出完成。 书写此画, 不要造作,以免产生匠气。

 
   

  (2)横钩 横画右端带钩的钩状笔画。书写要领:下切起笔先写一段横,
在横的右端将笔轻轻提起(笔尖不要离开纸面),再向右下方蹲笔下按;最后,在保持下按的状态下,就势侧锋向左下方空中踢出完成。

        


  (3)横折钩 横折画末端带钩的钩状笔画。书写要领:先写横折画(依照
横折画书写要领书写),在横折画的末端出钩(依照竖钩书写要领书写)完成。

          
  (4)卧钩 仰卧状的,斜弧形的钩状笔画。书写要领:凌空顺锋直下落笔,就势中锋向右下方平弧轨迹行笔,边行笔边下按,使笔画逐渐变粗,末端驻笔,最后就势侧锋向左上方空中踢出完成。
 


   (5) 斜钩 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 末端带钩的斜画。 书写要领:横切起笔,侧锋转中锋斜势下行,末端驻笔,最后就势偏锋向右上方空中提笔踢出完成。


  (6)竖弯钩 由竖画转横画,末端带钩的钩状笔画。书写要领:横切起笔,偏锋下行写竖;竖的下端缓行圆转到横,再就势中锋行笔,末端偏锋向右上方逐渐提笔,最后向右上方空中提笔出锋完成。


  9.楷书中禁忌出现的“病笔”及其形体特征
  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由于对书写要领掌握的不够娴熟以及用墨的偏差,会出现一些形体特征不准确的笔画。这些有瑕疵的笔画,我们叫它“病笔”。常见
的病笔有:柴担、折木、菱尖、锯齿、钉头、鹤膝、鼠尾、蜂腰、牛头、墨猪等。

  上述这些病笔,在正书(篆书、隶书、楷书)中,严禁出现。

本文作者对临楷书《九成宫碑》选录(黑底白字是原帖选字,下边米字格中的墨迹是作者临习作品):


本文可参照《中国书法通解讲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六讲第三节内容阅读。

《中国书法通解讲义》是一本集教材、参考书、工具书为一体的、知识系统完整的书法专著。网上独家推广销售,定价128元,网友优惠价100元(包快递邮费),欲购者请把收件人姓名、地址、电话用手机发至15910585012 即可得到此书,货到付款,付款方式支持微信支付。

 

了解《中国书法通解讲义》的详细内容,手机扫一扫或长按下面的二维码: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笔法怎么破解?
干货!硬笔规范字要领解析(19-23课)
如何写行书?——行书笔法深度剖析图解
楷书起笔、运笔、收笔笔法要领(书法赏析网原创)
【笔法】颜体楷书六种钩画的写法,内附视频讲解
改变一种观念和一种习惯,让基本笔画练习立马见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