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优秀到卓越:一路走来,这四位法律人是如何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 | 法务圈



美国前第一夫人罗莎琳·卡特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但是没想过要去的地方。”这次无讼club我们邀请到了中化集团总法律顾问於乐民先生、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兼法律合规部经理郭卫华先生、方正证券助理总裁胡曾铮女士,他们不仅完成了法律职业生涯的一次次转型和突破,更是带出了风格鲜明的法律团队。这次我们用对谈的形式为您呈现这一席思想盛宴,蒋勇律师更是担当主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为您展示:“专业决定高度,而未来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更能极大提高法律人的效率。”他们是如何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而这项能够极大提高法律人工作效率的互联网技术又是什么呢?一起来看文章吧(文末有彩蛋)


(观看对谈问答阶段完整视频,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对谈阶段


蒋律:我旁边的这三位嘉宾其实都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了,於总是中化集团的总法律顾问。 第二位胡曾铮,是我的老同事了,再有就是郭总。


晚上大家也都听到了两位的精彩演讲,其实也特别想听一听於总对于公司法务团队的一些见解。因为於总特别谦虚,我们在邀请他的时候,他一再说他不愿意发表长篇大论的演讲。那既然现在这会儿被我逼到这个地方了,就今天这个话题,“如何搭建优秀的公司法务团队”,也想於总以最精炼的表达谈一下感想。


於乐民:听了两位讲的以后,我觉得两位说得特别好,尤其是小胡,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才当了6年法务,她总结的基本上是一个30年法务总结的东西。


而且我特别羡慕两位他们有这种多重的法律生涯,能够从法官再做律师再做法务。像我就特别单一,从进公司到现在27年了就做一件事,所以我的视角就是只有一个视角,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缺陷。


我觉得其实这跟人的性格有关,有些人做法务实际上是偏业务的,像我就是一个比较偏业务的,所以我原来的上司总跟我说,於大律师,你什么时候成为於大总就对了,因为我是比较偏业务的。


还有一些人,像小胡这样的,可能偏管理。有些人很会管理,能够建立体系。我觉得后一种素质实际上对法务工作来说是更重要的,有前面一种素质的人可以把业务做得比较好,但是实际上从管理角度来说是有缺陷的。


蒋律:刚才胡曾铮也谈到了她的经历,她从法院到了律所,然后又从律所去做了公司法务,最近才知道她的工作又有所调动,她现在已经作为方正集团旗下方正证券的助理总裁,实际上走出了法律人更广阔的一片职业空间。


我也想问一下胡曾铮,你怎么理解法务和其他职业之间的转换?刚才你也简单介绍了一点这个转换过程中的收获,你能不能给大家一些建议,比如说从法官做律师或者是从律师做法务,或者从法务去做律师,你怎么看待这个变化?有一句老话叫做“树挪死,人挪活”,在不同的坑里边,只要我们的精神不变,干的都是一样的事情,只不过可能职业转换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困惑,也有一些人有创业的感觉,你怎么理解这个转换?


胡曾铮:我觉得职业转换有的时候是被动的,跟每个人的性格也有一些必然的联系。我觉得其实做法官、律师、法务,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要业务非常好,都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刚刚於总说我们在公司里做法务要做管理,要懂公司的业务,但是安身立命的本钱是你的专业知识,做律师就更是这样子。所以你首先要把基础知识学好,要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要非常地自信,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足够的沟通能力、足够的知识储备。


但是这三种职业需要的素质也略有不同。我曾经去大学里跟学生沟通过,有很多学生毕业后不知道到底应该先做什么。我觉得其实先做哪一样都可以,但是从客观上来说,大学毕业就做律师其实是最艰难的,我认为,除非你是特别好的学校毕业的,又能够去像天同、金杜这样非常有人才培养体系的律所,否则的话你如果一下子就到一个高度竞争的律师行业里面去,没有一个好的团队带领你的话,你很容易就会变得社会化,去做一些非常低端的案件。时间长了对自己整个的职业生涯并没有特别大的好处。


我个人的建议,大学毕业有可能的话还是去比如司法机关或者大型的公司锻炼一下。如果去公司,我个人也建议最好去一个比较大型的成体系的公司工作,哪怕它给的工资或者职位在一定程度上不是最有吸引力的,但是这种地方有人才培养体系,而且你能够比较快地接触到多类型的事务,或者比较高端的事务,那么你在那里面的所有的经历都是一份最好的背景,以后不管你再去做什么,这个背景都会给你非常大的帮助。


就像我刚刚也开玩笑,说我做了8年的法官出来觉得很沮丧,我同学一年都挣100万了。但是我觉得你完全可以相信自己,如果你在法院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法官,你对自己整个的素质培养非常到位的话,我觉得100万是很容易就可以挣到的。


蒋律:谢谢胡总!我觉得最后这句话特别地让我感同身受,我也相信所有学法律出身的,只要你的基本功在,只要你是一个上进、肯下苦功的人,其实不管是做法官,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也不管你是做律师还是做法务都能做好。


但是我不太认同胡总刚才说到的一定要去一个大的公司做法务才是好的。因为说句老实话,刚才在底下听的时候,两位法总在谈到你们的公司法律管理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打鼓,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去投简历,能不能被你们录上。


所以毕竟大公司有限,大公司的法律部的职位也有限,像刚才郭总谈到说他的公司的法律部有几百份、上千份简历需要筛选。


中国有4300万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就算有法务,可能整个法务部门就一个人,或者规模很小。一些中小企业,小一些的民营企业或者一些小规模的私营企业的法务就很困惑,他们说,无讼上的这些都是央企,中国顶级的金融机构,那我们一个小公司的法务,我们一个小的法务团队,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做得好。比如说开始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情况下,我怎么能够让自己成长起来、发展起来?


郭卫华:这个问题我倒很感兴趣。其实大有大的精彩,小有小的奇妙。因为我在华融,是结合华融来讲的。事实上咱们法律人,在大企业做出我们的贡献,在中小企业也一样能做出我们的精彩。


刚才我讲了在大企业需要有一个大的团队,发出我们的光和热,产生我们的影响力。但是如果在小企业只有两杆枪甚至一个人,同样可以做出你的精彩。


刚才我在微信朋友圈里边把蒋律师发了照片,配上一句话:“法务工作同样精彩”。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在任何企业,这个企业大或者小没有关系,任何大企业也是从小企业而来的。你只要是在企业里边有影响力,同事、员工都对你认可,领导对你肯定,就可以。就像蒋勇同志原来在最高法院很被认可,他在这儿是很快乐的。但是如果他刚开始被分到一个县法院,如果他在县法院里边同样是县长认可、县法院认可、全县都认可,同样他是快乐的,其实感觉是一样的。


其实一个乡村里边德高望重的同志的幸福感并不比首都里边的“京爷”低,他在他的那个小镇里一样是非常快乐的。从这个角度讲,你在小池塘游得开也很好,你到大海里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大有大的精妙,小有小的精彩。关键是你在这个团队,在这个小“寺庙”里,你的经念好没有。你在小寺庙里念好经,和在大寺庙里念好经,都是一样的精彩,无所谓大和小。


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机会能够从小企业跳到中型企业,中型企业跳到大企业更好。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你就与你的小企业共同成长,共同体现你法律工作的价值也是一样的。


那么我还有一个什么体会呢,刚才我讲的法务工作同样有魅力,为什么这么讲呢?刚才我开场讲的,正因为法律工作任何事情是辩证的,法律工作从无到有刚刚发展起来,所以我们更有发展的空间。就像毛泽东讲的,一张白纸可以更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正因为这个事情,它不饱和,还没有发展起来,我们现在身处其中把它由小到大变得精彩就是我们的贡献。


根据我的观察,我们搞法律工作的去搞业务线只要经过一个试用期,我们同样能把业务工作做得很好。但是搞业务的来搞法律工作未必能搞得好,这就是我们的与众不同的价值。你比如说我这个法律部老总,现在到其他部门,真的不吹牛,我是可以胜任的。但是其他部门老总来搞法律,他真不一定胜任得了,这就是法律工作独特的魅力。


所以重视不重视都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自己,以我们的敬业、专业、我们的立身之本,用我们的“独门暗器”发挥我们的特长、发挥我们的价值,任何人不可代替,我们就成功了。大企业、小企业都一样,这个无所谓。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刚才胡曾铮讲的建议大学毕业生先到企业做法务或者到政法机关等等,然后蒋勇同志不同意。其实蒋勇同志应该同意,因为他不是也先当了法官才做律师?这个我倒同意小胡的观点。我们都是读书过来的,从小学到大学都是一个人在学习,大学里边更加散漫,上课都不去,最后考试就应付一下。我们最大的缺点,尤其现在独生子女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合作共赢的理念。因为律师事务所是非常松散型的组织,在那儿除非你到蒋勇的这个位置上,一般律师都没有机会锻炼团队合作的意识、组织协调能力,这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讲,对他终生发展是不利的。


毕业之后我倒同意她的观点,要么到企业,未必是到大企业,到国家机关先干几年,把自己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合作共赢的理念树立之后,再来做律师不迟。这个时候他要与人相处,与大律师小律师、与人相处的理念完全不一样了。如果一张白纸一开始从自由的学生状态到律师事务所这个相对比较松散的组织,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共赢的理念始终发展不起来。


比如说现在我领导的这个团队,包括原来我在法院当院长,有很多年轻同志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很低。情商低恰恰是影响到事物进步的一个最大的拦路虎,现在已经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时代,需要合作共赢。你在团队里边,能不能和其他同志合作,共同做事情,能不能共同分享,能不能不揽功、不诿过很重要。有的同志很聪明,但是过分表现自己。有的同志成绩自己揽过来,出了问题推给别人,他这在团队里是无法成功的,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傻子。但是这些东西他需要在一个团队中磨炼。


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一张白纸、一个大学生刚毕业就到律所,真的不合适,应该先到政法部门或其他国家机关或到企业,干个三年到五年再出来也不迟。所以这个事情我真的很赞同。


关于说一会儿当法务,一会儿当律师,一会儿当法官这个问题,我也有我的认识。我认为其实就像有人写我的一篇文章,这叫“职业可变换,法治梦不变”。我们可以做律师,可以当法官、检察官,可以当公安侦查,也可以当企业法务、律师。不论干什么,不论在任何一个领域,我们以专业作为立身之本,一定要法律专业,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我们的专业在哪里,就是我刚才讲的,你一定得有金刚钻,要不然你到哪里都不行。你如果是金刚钻,哪里的木头你都能钻洞,都能打穿钻过去。


做了律师也好,做了法务也好,其实我们仍然是中国法治社会的一枚螺丝钉,我们仍然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细胞,仍然是为法律做贡献。我非常同意江平教授讲的,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那么套用一下我们三个人,法务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一样的道理,我们只是角度不一样。


前不久我跟蒋律师在微信里面交谈,职业没有贵贱,当法官、当检察官、当法务、当律师,我们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员,没有谁比谁更高尚,没有谁比谁低下,都是一样地做贡献。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当法官也好,当律师也好,当法务也好,只要我们以自己的专业为本,真正做出你的贡献,实现你的价值,其实是一样的。


那么又回到小胡的观点,那就是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对应的职业。比如说如果你不太擅于打交道,那可能当法官是比较好的。如果说你擅于沟通,你可能当律师是很好的。另外比如说现在很多律师要当法官,这个我是这么看的,如果你已经习惯早上睡到八九点,晚上十二点再睡,那么你就不能再去当法官,法官必须得早睡早起的,必须早上上班,它的纪律性要求是非常高的,团队意识很强。所以每个人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到底是选择律师还是选择法务,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比如说我到企业之后应该说还算成功,有很多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我是不是也走你这条路?我告诉他,你们是否下海我不好告诉你,我只想你自己掂量一下,如果你下海能捕到大鱼,你立马下海,如果你下海之后连小鱼都捕不到,你千万不要下海,为什么?在机关里边每个月工资不高还有那么固定的几千大洋给你,但是要是没有蒋勇律师这样的本事,你出来很快就饿死了,不是谁都能有案源的,不是谁都能把案子做好的。所以与此同理,你做律师、做法务严格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这没有统一的答案和统一的标准。


蒋律:我刚才在旁边听了感觉就是一个励志哥,这一碗鸡汤喝了还是蛮受用的。谢谢华哥!


其实刚才华哥一开篇回答的这个问题,在我们这个微信群里也有人在说,说其实一个人没关系啊,我们现在在这个群里面,很多问题都可以找别人问。无讼在各地建的法务圈里面,几乎每天法务们都在互相交流,有很多人在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就把问题甩到群里面问。然后马上就有人跳出来站出来说,我曾经处理过。然后有人说,把那个模板给我呗,咱俩私聊。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找他要红包之类的再给他。但是反正是他有问题能在群里找到人来帮他解决。


我想这或许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作用吧,互联网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人和人连接起来,单个的人不再害怕孤独,因为你通过网络的连接可以跟所有人建立联系。那你看,刚才提问的是广西的法务群里面的一个人问的,其实他就很感触,因为他现在在写,谢谢华哥的回答。你看,要不是通过网络的直播,他可能根本就见不到各位,也不会跟各位有交流和沟通。



问答阶段


提问:我想请问一下胡总,刚才我们在PPT里面看到了很多关于做法务管理这方面的一些概要,希望能不能再指导一两点精要,尤其是对于三条防线的协调作用这一方面,谢谢您!


胡曾铮:我先更正一下,刚才我说建议大家最好去大企业引起了好多人的反对,成为了反面典型。我觉得我的意思应该是分几个层次,如果你可以同时面临两份工作,尤其是刚毕业的学生,一份是相对小一点儿的企业,但是给的职位或者工资更高,然后大企业给的职位和工资相对不是那么高的情况下,我个人建议还是先去大的企业。因为我觉得大的企业可以给你更系统的培训,让你自己的能力和你的职业背景能够更好,这是我的初衷。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不可能每个人都去大企业。就像我刚刚PPT里面也讲,不管你在的企业是处于怎样的一个阶段,其实你都可以找到你最需要做的那一点,你要找到你在这个企业的生存之道。所以小企业有小企业的生存之道。


而且在小企业里,法务其实反而比较容易转型,因为你必须是全能型的,你必须什么都会,而且你必须和业务贴得很近,没有很多的层级。但是如果你真的做得非常地好,能够跟业务成为朋友,能够既懂法律又懂业务,你很有可能直接就成为业务的领导了,甚至成为公司级的领导。所以其实在小企业也可能你的发展空间可以很快地突破法务的天花板。


因为在很多的大企业里,很多法务可能认为我最高就做到於总这儿,就是总法律顾问,我就没有机会再去做别的事情了,因为你被定位为非常专业的一个人。但在相对小一点儿的企业,它的界限没有那么分明,可能你很快地就成为一个业务领导了。我觉得各有利弊,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根据你的个性去选择。


你刚才讲到你现在在的这个企业不是特别大,然后法务部人员不是那么多,我觉得这种情况下,你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你确确实实是要去做培训,要去建立全员的意识。我觉得最重要的几个:第一个就是制度建设,这个可能刚开始会觉得很繁琐,甚至觉得我都.不知道从何做起。我们以前内部讨论过,我觉得你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个,先系统地把你所有的制度看一遍,先看有没有缺的制度,比如说企业就在做进出口,居然没有一个你这个企业进出口方面应该遵循什么,或者说业务部门提出这个项目要经过多少级的审批等等,这些流程都没有建立的话,你必须要率先建立这个流程。否则的话你的漏洞非常大,光靠你到处去给人家审合同是没有意义的,先把必须要建立的制度建立起来。


第二个,你要看已经有的制度里面是不是有错误的地方,因为有的时候一个企业可能刚成立的时候,请某个律所给做了一批制度,可能十年就不改了。实际上那个制度可能和现行的法律规定或者和这个公司已经不匹配了,你要把它给改掉。


还有,这个制度里面是不是有直接违反法律规定的这样的东西,那比没有还差,对吧?比如说我们自己企业以前就有过这样的例子,我们有借用资质的管理制度,就因为我们企业很多,可能某一个企业有一个资质,然后别的企业也想用,那说要规范一下,不能你想借就借,我得规定你得怎么审批,然后借了还得给我多少钱。但事实上国家是不允许资质借用的。当然,现实生活中肯定有很多这样的方式,那你是不是可以把它变成企业合作、项目合作,而不能那么直白地就叫“资质借用管理制度”,对吧?那还有的甚至于有的地方会有叫“回扣管理制度”,这个也是不合适的,这样的制度就应该要修改或者删除。


还有,制度和制度之间可能有矛盾,可能这个部门的制度和那个部门的制度之间就有天然的冲突,要把这些东西给改掉。这些工作表面上看好像不会马上体现出效果,但事实上对一个公司整个的运营是非常有价值的,你可以花一些时间去做这个事情。


第二个,我觉得就是合同。对于一个不是特别大的企业,或者说刚成立的企业,合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方面,你是不是可以尽可能地去建立一些格式合同。虽然说咱们不是中石油,不是银行,没有那么强势,没有办法让我的所有的客户都必须用我的格式合同一字不改。但是你尽量地去建立一些,第一,让你的业务人员拿着你的格式合同去跟人家谈,哪怕对方不肯一字不改,他在你的合同上改,你审起来也比较简单。而且你把所有对你有利的东西都事先地约定进去了,这样对自己是有帮助的。


有的时候可能你们公司的业务类型比较多,或者说你确实太不强势了,没有办法能够用你的格式合同,那你是不是可以尝试性地对一些你们企业用的那个合同里面常用的条款,去设计这个格式条款?你事先就放在那儿,以后让你写合同也好,改合同也好,你直接就粘贴,这样又省时间又不会犯错误,对吧?


还有的比如就我刚才举例子讲到的那种银行的,或者是对方特别强势的这样的,你没有办法去改它的合同,那你是每次都很辛苦地改,还是索性就不看了?我觉得两个都不可取,很辛苦地改是无用功,完全不看了出了问题法务要承担责任。那你是不是可以对这一类型化的合同出一个风险提示单,你就把它里边所有的风险都提示出来,给老板或者给业务部门放在那儿,以后来了给他一张单子就好了,你自己看吧,里边有这么多风险反正改不了,你自己知道,你在业务过程中自己关注,然后有什么问题到时候怎么样。就是你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去减轻你的工作的压力,同时让企业里边更重视你。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培训和展示自己,我觉得就是既然企业不大,那你肯定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和老板接触,你要用很恰当的方式去给他洗脑。他重视,你的工作才会有价值和效果。


提问:我今天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於总,因为我们4月份的时候听於总讲过课,在国资委的大讲堂讲过涉外法律风险的防控,讲得非常震撼,如浴春风。今天想结合这个主题问您一个问题,律师作为法务团队的延伸,我们法务怎么跟律师打交道,管理律师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尤其是在涉外的投资并购的这个环节当中,应该怎么处理好和律师的关系,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特别想请教一下蒋律师,因为我知道您是一个相信技术可以改变世界的人,相信程序员可以改变世界。今天特别想问一下,就是说我们今天除了学了很多管理、学了很多专业的知识,想问一下您对于技术平台和软件对于整个法务的价值,想听一下您的想法,谢谢!


於乐民:您的问题是我们作为内部律师怎么样跟外部律师沟通,我觉得跟外部律师最好的办法是你能真正跟他建立一种信任关系。


所以说现在我们这种比价制度不太好,不太好在于哪?你在做项目的时候,根据我们国资系统任何都要比价,比价的时候选最低的律师,所以每个项目每个律师都在变。律师跟你之间没有忠心,没有loyalty,这其实是个挺麻烦的事儿。大家总是今天跟你、明天跟他、后天跟不知道是谁,这样子就形成一个没有信任的情况。而律师是一个高度信任的行业,律师又是一个高智商的动物,所以说你得防着,这就不太好。


我曾经跟一个外企的高管聊过,他们说过,外企之间在购买别的东西的时候都需要经过比选,但唯一就是法律服务是不用比选的,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我们做比选也很多年,我越做越感觉这个问题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所以您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确实很好,我觉得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要建立信任,就是说生意只给他,然后他也信任你,把你当做一个真正的客户。不然的话说句实话,内部的律师要有一点儿三头六臂,有点儿本事,律师玩点儿小trick都能把它给看透。


胡曾铮:我也是刚刚听到说内外部律师怎么配合的问题,我有一个小的建议。刚才讲到很多律师他是行业或专业分得特别细的,但是对于我们法务来说,其实有的时候,尤其是一个大型的项目的话,是需要综合团队的。


所以我自己特别希望和一些大型的律师事务所合作,我们每一个大型的公司跟那个律所要有一个联系人,就是有点儿类似于於总说的这个信任关系,就是要有一个大合伙人来作为跟我的联系人,哪怕这个大合伙人的专业是并购,而我其实有的时候是因为诉讼找他,我不希望来回地换。比如说金杜可能有几百个律师,大成就更多了,我不希望今天跟这个合作、明天跟那个合作,每一次都要去了解他、信任他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信任一个大合伙人,你去给我调配律师,事情就交给你了。内部去怎么分配我不管,我就跟你沟通。


现在有一些律所,像君合他们不叫合伙人了,他们叫专家或者顾问。他其实并不帮你去解决特别具体的法律问题,他就负责跟你公司做沟通,他了解公司,长期跟你联系,在没有业务的时候都跟你保持联系,你有事情先跟他聊,他给你推荐最合适的他们所的律师,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谢谢!


蒋律:谢谢两位!这句话是我非常信奉的一句话,我相信技术会改变世界,我也相信程序员会改变世界。同样地,我相信技术会改变我们的法治状态和改变我们的法治状况。尤其是在当你面对很多事情其实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先从一点点的技术的角度去改善它.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技术对于未来的法务会产生一些什么样的影响,你问的是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面向的也都是各地的法务。其实在今天这场Club之前,三位法总都提前了一点时间到达我们这个场地,我请他们三位去看了我们无讼的程序员的工作情况,包括我们的产品团队,包括我们的数据团队,也包括我们的研发团队。大概现在无讼有九十几个人,我们目前做到的一些事情,无讼用了两年多时间吧做到的一些事情已经让我们开始逐步地看到一些端倪。而这些端倪会让我们未来的工作形态发生变化,甚至是难以想象的巨大的变化。


我举一个非常小的例子,就是我们在去年的4月27号上线了一个案例检索工具叫做“无讼案例”,这个案例检索工具其实看似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像百度一样的框,你可以在上面搜索你想要的案例。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也就是到今年的3月份的时候,我们“无讼案例”的日访问量已经超越了其他所有的中文世界的案例检索工具,成为第一。


原因是什么?因为它好用,每天大概有超过5万名律师、法务和法官在这个搜索框里检索他的案例,来检索他想要的案例。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有了更先进、更好用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在思考一个案件的时候,可以更快速地找到想要找到的案例,其实就是提升了效率。


同时我们又在这次基础之上做更深入的数据的挖掘,我们大概有十几位数据工程师。这十几位数据工程师,他们干的事情其实就是从数据挖掘当中去发现更好的匹配方式和匹配机会,我们即将在今年往后几个月推出的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说类似于人工智能的这样的东西。


举个小例子,未来我们选律师,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这个案件的主要情况,你如果更懒,不想要写主要情况,只要把这个案件的起诉状,比如说你收到了一个案件,或者收到了法院的一个受理通知,那么你只要把你收到的这份原告的起诉状,拿你的手机拍下来,然后传到我们的云端,我们立即就能给你匹配出一个在当地法院曾经办理过跟你这个案件几乎完全一样的这个案件的律师是谁,可以把他推送给你,一到三位,那么你就可以非常快速地匹配到这位律师。


那我们想一想,公司法务过去的状态是什么样?我们过去的状态是我们收到这个案件之后,比如说胡总就会给我打个电话说,蒋律师,我们在湖北荆州有一个案件,你看我在那儿一个律师都没找着,一个律师都不认识,你认识那儿的律师吗?然后我就说,华哥在那儿当过院长啊,你问他吧!那可以了,那是赶巧了,对吧?那要不是湖北荆州,是云南曲靖呢,那谁能认识呢?云南曲靖的律师谁能马上推荐给你呢,对不对?你看,刚才这个大幅度提升了法务的工作效率,对不对?这是关于匹配效率。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法务可能每天处理大量的繁琐的工作,我们很多时候心里特别不爽,原因是我觉得处理这些事情,比如合同审核,审来审去就那几个问题嘛,然后每次拿过来都是这几个问题。其实这个事情完全可以让机器替代,合同审核的机器人其实现在已经在IBM的那个叫做Rose的机器人上可以实现了,接下来无讼也很快会实现这一步。


还有,比如说我们从去年的9月份开始和一个著名的互联网公司合作,我们来帮它的公司法务处理它的类型化的案件,一个互联网公司它有大量的比如涉知识产权类的案件。那涉知识产权类的案件,其实一年大概比如说它有3000来件,这3000来件遍布全中国,每个地区法院都有可能。但是每一个案件其实只出3000块钱律师费就搞定了,但是公司法务要为这个事情在全国找律师就非常费劲。


同时这一类的案件,很多律师就只办过一次,所以他没有经验积累。办过的人下次又没找他了,他又不再办了,那么你看,我们可以对这样的类型化的案件做到批量处理。然后我们可以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件在全国搜寻一系列的律师,然后对这一系列的律师做远程的或者是当面的培训,然后让他在这方面的技能提升,并且给他很多辅助性的工具,这些辅助性的工具可以帮助他大幅度提升效率。那提升了效率之后带来的必然是什么?必然是他的律师费用降低。


比如说像我刚才举例子,3000件案件,每件案件3000块钱的话,其实我们大概是要花费900万的律师费。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作为批量案件处理的话,其实或许花费500万的律师费,所有案件就处理完了。我们就会看到其实互联网或者说科技进步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一个变化,其实就是能够通过连接使得资源重新配置,资源的重新配置会倒逼整个产业链发生变化,让过去的产业链当中无序的行为变得有序,让过去产业链当中那种不能够被自动组合起来的那些低效的行为变得高效。


那么我们看,发生在其他行业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由于前端的消费端的变化,而导致生产链的变化,这个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说我们最熟悉的三只松鼠,淘宝上的淘品牌,就因为全国的人现在都在三只松鼠上买干果,所以它使得整个干果的生产和流通方式因为它而发生了变化。你知道它一年在淘宝上卖多少干果吗?2015年全年销售额25亿,卖干果卖25亿。因为现在三只松鼠正准备上市,你知道它2016年准备卖多少吗,它的计划,卖干果?40亿!一个干果店,你过去想象过没有,全中国的干果店加起来能卖多少干果,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你看,它通过线上资源的所有的消费端的这种资源的重新匹配,然后资源的重新组合、重新发放,它使得整个干果的产业链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更大的生产力满足更多的消费需求。晚上有的时候上着班觉得特别无聊的时候,想买个坚果,又不好跑到王府井去,就上网下单,对不对?然后物流一个小时送达了,是这个道理吧?所以你看这就是技术会带来的变化,同样的事例一定会发生在法律界,也一定会发生在法务和律师的身上。所以科技能够带来的变化显而易见。


三位老总刚才也都去无讼看过了,感受还是蛮深的。我们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为公司法务服务。像刚才胡总提到的说她那种性格,就是她刚才提到的她选律师的方法和性格特别适合找无讼,对啊,你就不用管那么多律师了嘛,你就找这个平台,然后这个平台来帮你重新调配资源,然后使得整个律师的生产效率提升,同时还会大幅度改善你的用户体验,让公司法务做起来更轻松,让公司法务做起来更靠谱,让公司法务更受公司领导的夸奖、亲睐。



说到这里,您肯定好奇,蒋律师说的这个能极大提高找律师匹配效率的工具是什么呢?


无讼最近推出了“无讼找律师”的服务,据说只要您有案子需要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无论案子在天涯海角,案由是何种类型,无讼都会利用海量数据优势,在第一时间为您找到最合适的律师。而且这项这项服务是免费的哦!


在这个充满风口的时代,作为法律人,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跨越的跨越不仅需要工匠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专业精神,通过下面的这个二维码,新的互联网技术更会助您一臂之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踪 | 聚30万律师再融1.2亿 他探入法律服务流程 搭企业云端法务部门
论企业法务的三重定位|法务人的深度好文
如何区分诚实的律师和说谎的律师
万益人物|明法秉义,慎终如始:走近这群活跃在劳动法战线的年轻人
专业性与办案经验最受青睐!90%企业选择劳动法律师看这“九宫格”丨律新调研
参加天同所面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