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法院都上网审判,北京互联网法院给大家提供了“标准操作样本”

  目前,各地法院积极推行在线诉讼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印发了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


  讲到在线诉讼,不得不提到北京互联网法院,自2018年9月9日成立到2020年2月20日,共立案51794件,审结43995件。其中,当事人立案申请100%网上提交,在线缴费率90.7%,在线庭审率99.6%,裁判文书电子送达率95%,上诉案件电子卷宗线上移转率100%,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率100%。

  2月21日,该院首次以互联网方式组织新闻发布会,公布《北京互联网法院电子诉讼庭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介绍了如何实现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全部诉讼环节。快来看看,在线庭审的“标准操作指南”吧!

  一、网上庭审,法官与当事人不直接见面,当事人的身份认证是首要问题。

  北京互联网法院的电子诉讼平台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对接公安部身份信息数据库、北京律协律师信息库进行身份认证,用户注册成功后将获得专用账号和密码。专用账号和密码,就相当于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的一把私人钥匙。

  二、“云”开庭如何维护法庭仪式感。

  (1)着装需文明正式。实践中出现当事人穿睡衣、跨栏背心等随意着装参加庭审的情况,所以规定出庭履行职务人员按照职业规定着装,如法官、律师应着出庭服装。没有职业着装规范的当事人则应文明着装。

  (2)关于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参加庭审的场所。根据实践中出现当事人在网吧、商场、广场、开车行进中等情况下参与庭审。对庭审场所要求,一网络信号良好,二杜绝不当干扰,三不得有损庭审严肃性,四确保安全。

  (3)关于法官的出庭场所。国徽是代表国家法律权威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在线庭审法庭内法台后上方正中悬挂国徽。目前互联网技术加持下,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在探索“虚拟法庭”(即以虚拟化方式呈现国徽、法槌、席位,实现法官“打开电脑,就有法庭”)。

  (4)关于法庭纪律。不得吸烟、进食、拨打电话、故意脱离视频画面,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之外的其他人不得在现场旁听、讨论、提供庭审建议等。

  三、传统线下法庭,“到庭”“退庭”标准容易判断,线上如何判断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规范》规定:当事人无正当理由不按时参加在线庭审的,视为“拒不到庭”,庭审中故意脱离庭审视频画面,视为“中途退庭”。如果查明确属网络故障、设备损坏、电力中断或者不可抗力原因的,视为有正当理由。

  四、证人出庭是在线诉讼程序设计上的难点。互联网庭审在网上直播,为确保证人不受他人陈述干扰,应保证公众知情权的同时避免证人旁听,这就需要对证人进行一定隔离。如:不得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于同一场所参加庭审。采用音视频信号隔离等方式,确保证人在线作证前不能在线旁听庭审。证人在线参加庭审的,不公开庭审直播,开庭后及时公开庭审录像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五、对异步庭审方式予以规范。跨域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确无法在同一时间完成庭审,而分别完成庭审也不影响法庭查明事实的,也允许特定情况下以异步的方式完成庭审。需强调,异步庭审是一种例外模式,不是广泛应用模式。

  疫情大敌当前,全国各地各级法院积极顺势而为,做到线上庭审“不打烊”,抗“疫”审判“两不误”。但是互联网司法作为新生事物,还处在不断生长和成熟过程中。《规范》对于在线庭审有其可复制可推广的部分,也有为互联网法院量身定制部分。希望这一套在线诉讼技术的“北互模式”能对全国法院在疫情防控期间及今后在线诉讼探索提供“北京经验”。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作者:田甜 | 编辑:赵炜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经纬: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民事电子诉讼制度之完善
无讼阅读|互联网将如何改变法院?请看新出炉的英国司改报告
全国首例微信群开庭!到底咋审的?
人民法院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河北法院智慧法院建设工作纪实
快评 | 电子诉讼操作指引——网上立案、在线庭审、电子送达
最实用指南:如何进行一场线上庭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