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套这个“超级实验室”,先拿量子科技试试手

金秋九月,深圳河畔,河套这一国家战略“超级实验室”,又迎来重磅活动。

9月11日,河套高水平院士论坛首场活动——大湾区量子科学论坛在河套合作区深港国际科技园举行。

(深圳卫视记者 李皓鸿 摄

论坛以“深港协同,构建科学高峰”为主题,吸引来自全国的众多资深科学家齐聚河套合作区。不仅有薛其坤、杨学明、贾金锋等十名量子科学领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出席,还有省市有关部门、各有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也悉数到场。

如此高规格的论坛,让人不禁要问:量子科学为什么那么重要?这场重磅活动为什么落户河套,传达出怎样的信号?

量子科学为什么重要?

当我们谈论量子科学时,实际上是在研究非常微小的世界,比如原子和分子的世界。它挑战了我们关于自然界如何运作的传统观念,同时也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

量子信息技术则以量子科学理论为基础,研究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三大领域,有望解决提升运算处理速度、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测量精度和灵敏度等许多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不难看出,量子信息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

早在2014年,英国就发布了量子科技发展蓝图,欧盟启动了量子计算,美国发布量子科技国家战略。2018年9月,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发表关于量子信息科学的国家战略,列明国家级量子科技发展的三个方向。谷歌、IBM等科技巨头,也早已开始打响“量子霸权”争夺战。

而在中国的“十二五”“十三五”以及“十四五”规划中,量子信息被提及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地位不断提高。在“十四五”规划中,量子信息已被视为三大最重要的前沿数字技术之一。

目前,量子科技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尤其是强国科技较量的一个战略制高点。

量子信息炙手可热

助力河套决胜未来

2023年8月29日,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其中专门提出支持深港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量子谷”。

在《规划》发布两周后,这场大湾区量子科学论坛便在河套合作区深港国际科技园举行。作为高水平院士论坛的首场活动,它为什么落户河套,又传达出什么信号?

(深圳卫视记者 何王子彧 摄

《河套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与香港园区协同创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创新国际化程度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这场重磅科研论坛的举办,是河套成为促进科研合作和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和推动国际合作关键平台的一次有力印证。

论坛上,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主任张林,从人才驱动、平台驱动、制度驱动、转化驱动、开放驱动五个方面,介绍了河套建设世界级科研枢纽的实施路径。

(深圳卫视记者 李皓鸿 摄

张林表示,密集的创新要素、领先的创新技术、产业活力迸发、生态卓越这4个要素,是世界级科研枢纽必须具备的特征。

“深圳和香港通过河套联接起来,就像同时具备了硅谷的技术创新和纽约的金融支持,所以我们有信心未来可以在河套建成世界级的科研枢纽。”

紧接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还介绍了落户河套合作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的建设情况。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瞄准量子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逐渐形成了一流的研究氛围。

(深圳卫视记者 李皓鸿 摄

但是,薛其坤认为,如果要把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成硅谷的话,实际上还是缺乏更多的基础研究。而基础研究一旦产生突破,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颠覆性影响。

“量子科技不但站在大国科技竞争、国力竞争和军事竞争的战略高度上,同时还兼具着正在从基础研究逐渐向量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跨越的途径。”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则表示,希望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抢抓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新机遇,充分利用深圳河套地区的地缘优势,吸引港澳力量乃至国际优势资源参与中心建设,打造成为粤港澳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抢占量子领域技术创新制高点,形成大湾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量子科技的蓬勃发展,正为河套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科研枢纽注入强大动力。

把握大趋势

下好先手棋

近年来,深圳依托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结合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技研究特色和区域需求,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等前沿技术创新领域。

2022年6月,深圳出台“20 8”产业集群政策,将“量子信息”列为八大未来产业之一,提出要重点发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领域,建设一流研发平台、开源平台和标准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在量子操作系统、量子云计算、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处理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

《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也提到,量子信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孕育期,规模较小,但10至15年内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

目前,深圳成立了包括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大湾区量子技术创新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广东省量子调控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和量子物质研究院等在内的一批研究机构,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以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为例,该研究院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专项支持,依托南方科技大学建设,是深圳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首批启动建设的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经过5年的发展,该院已在全球吸引超过360人的人才队伍,成为我国量子科技的南方高地。

据介绍,深圳接下来将继续积极响应《规划》部署要求,加快量子科学中心等重大新型科研机构建设发展,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联合承担量子领域科技重大项目。同时,进一步探索深港两地科技创新要素跨境流动、资源开放共享,充分发挥深圳科技创新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展望未来,薛其坤感慨:“国务院刚发布的新政策,有助于我们在人员流动、资金拨付、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形成合力,可以说河套正成为一个充满不同体系运转的实验区,值得我们在这里做非常多的创新探索。”


内容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综研视点|深港两大都市在科技创新上将“合体”
深圳几大校长联名上书中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大学
230322深圳“20+8”产业报告之生物医药
香港特首发了张照片,背后是深圳这个地方
小空间大希望!这里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不一般
重磅信号!深圳将崛起“三座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