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分享:3把利斧立马见效

人大的一位教授叫包政,他是给华为起草基本法的六个教授之一。
包教授曾问任正非,人才是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任正非说不是!他说,人才怎么能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对人才有效的管理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果华为基本法就有两句话,一句话是认真负责、管理有效的员工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另外一句话更猛,叫我们强调人力资本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
他讲的是对人才有效管理的能力,而不是人才,你的企业可以有很多人才进来,但是有可能成为乌合之众,如果管理有效的话就是精英荟萃。
现在中国企业无论大小、无论行业,大家都拼命地加大对人才的投入力度,比如现在的各个企业,花高薪聘用关键核心类人才,员工的工资待遇也在持续的提升,每个企业的培训投入增长幅度很高,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一项,中国的企业重视程度跟一二十年之前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我们重视投入了,但是没重视产出,我们的投资回报率太低了,低得离谱。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给员工加薪,你的效益就能提升吗?一个基本的答案是70%以上的企业,增加员工的薪酬待遇,不会带来有效的回报率提升,反而只会白增加成本。
中国企业培训的投资回报率是美国企业的1/5,也就是20%,什么MBA不行,然后再EMBA,学完专业再学管理。
前段时间我在上海见了一个中小企业的老板,这个企业只有100多人,产值只有几千万,但是老板说,他个人去年的培训投入就20多万,你说他敢花钱吗?绝对敢花,我真是佩服他,因为当年绝对不是这个样子的,别说20万,花2000块钱,都掂量掂量。
但是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涛声依旧,今天参加,明天还接着参加,后天还有更好的课程等着你,这是我们面临的困境。

如何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

分享速效方案“3把利斧”,如果想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回去马上就干这几件事。
前程无忧做了一个中国企业离职率的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年离职人数特别多超过80%,员工工作三年以后,离职人数就开始递减,不是他离不离职了,更多的是你怎么该把他请走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人才离职,从时间角度上他有一个分布,这个分布是个全集,未必适合你某个企业,但是非常接近大部分企业。
第一招、试用期管理,试用期管理要做到把最弱的20%拎出来,要么干掉,要么调岗,有人问为什么至少是20%?因为人才招募的准确率有一个珠穆朗玛顶是80%,这个绝大部门的企业肯定做不到,你能做到50%就已经很厉害了。
但是世界第一,也就是GE做到了80%,也就是说至少你有20%的员工是看走了眼,如果你能不把他们提出来,就意味着所谓不良资本流入。
你先设个20%,将来随着你的准确率提升,你还可以逐步的做,一步步的来,这样你至少把一些非常不良的资产踢出去,他带来的不仅仅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工成本下降,关键是人力资本是活性资本,如果不良资本进入公司,它会影响优质资本,这个代价太高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劣币驱逐良币,这是非常可能的。
所以乔布斯说我们只招最棒的人,但是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不能只招最牛的人,因为还没到这个水平,这是第一板斧。
第二板斧,一个员工进入公司,投资回报率由负转正,一开始肯定是负的,你要培训培养,他还要犯错,大概待多少年,他能够开始达到一个盈亏平衡点?一个合格的员工达到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盈亏平衡点大概需要几年?
一般在小企业一年左右,大企业三年左右,营销类岗位偏短一年左右,研发类岗位偏长,两三年,这个道理我就不解释了,大家肯定都明白。
所以一到三年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由负转正的关键点,这时候你最担心的是哪些员工离开?一定是优秀员工,因为你拼命的投资,准备收获的时候,他却拜拜了,他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或自己创业了。
这时候要干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挑出一到三年30%的顶部人才,给这30%的人才差别化的待遇和差别化的机会,记住你不怕懒人流失,也不怕平庸者流失,你知道这个阶段流失率很大,但是你千万要小心,到底是不是30%优秀的员工流失,因为这时候对人力资本整个优良率带来巨大的影响,你通过差别化的待遇和差别化的机会,实现良币驱逐劣币。
所以一到三年的员工怎么干,你就自己看着办,回去把你们公司一到三年员工全部盘点,然后用方法评估,哪怕排序都可以,挑出30%的人给予重点的关注。
第三板斧,人才发展在一个企业里他有规律,一般情况下,他到了若干年以后,他的成长就开始慢了,一开始成长很快,还有一些员工不但不能成长,开始平稳甚至掉队。
不知道大家统计过没有,一般一个员工在一个企业待多少年,会达到三分点,三分点的意思就是30%的员工继续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公司的核心栋梁,还有30%-40%的员工成长速度降低,变成了老油条,虽然他也会创造价值,但是他的增长在减缓,还有30%-40%的人,就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这个时间点的国际标准答案是六年,互联网企业和一些新兴产业是三到五年,特别传统的行业是八到十年,如果你判断不了几年,你就按六年,你们公司过了这个时间的员工,希望你也盘一个点,给这些人做三类区分。
这时候你最关注的是最下边这层人,你要建立人才的退出机制,你没有退出机制,新生的力量就无法上去。
这方面我国的企业做得非常差,所以导致中国企业的寿命会严重的打折,因为中国企业有两个毛病,一是一说退出就是辞退,老员工即使现在没有能力了,当年也是扛过枪渡过江的,给公司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怎么能说走就走了,但是我告诉你退出机制,辞退只是退出机制的极端手段。
第二个辞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新陈代谢是必然,比如中国企业只要辞退员工,就会非常的痛苦,大家都觉得这是干了件见不得人的事,公司一般要做组织调整,要辞退某些员工的时候,一般不叫辞退,叫组织优化,结构优化连精简都不敢说,其实这事一点都不丢人,这就是市场经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HR必看 | 华为人效提升三板斧,看完你也能立马用!
任正非:拆掉人力资源部门4
收藏:《华为人才管理核心精髓》:一个中心 三大机制
任正非都服他!前华为人力总监告诉你:人才管理,其实只需这么做
吴建国:如何衡量自己企业人才管理水平的高下?
进来容易出去难,上去容易下去难,岗位轮换也很难|华为人才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