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家称:6500万年前毁灭恐龙的黑手并非小行星,而是一层薄如纸的物质?

众所周知,约6500万年前,庞大的恐龙家族因一场小行星撞击事件在短时间内走向了灭亡。

而在对恐龙灭绝背后更深层的原因进行分析后,科学家猜测,直接导致恐龙灭亡的是小行星撞击事件,而导致小行星撞向地球的“幕后黑手”有可能是是一块约6mm厚的物质。

这一物质在宇宙内含量较少,科学家仅在少数地外星球上发现了该物质的踪迹。它大都隐藏在陨石内部的粘土层,科学家将这一层成为KT界限。

为了进一步确认该物质与恐龙灭亡事件的关联,科学家通过碳–14同位素探测法对此物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外星球现代出土的这一物质与恐龙灭亡时期残留在地表的撞击碎片内的物质完全一致,这有力地证实了科学家的想法。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物质,为什么会导致恐龙的灭亡呢?科学家指出,这块厚度约为6mm的物质是影响行星运行轨迹的“元凶”。在它的作用下,行星的运行轨道会与原轨道发生较大偏离,由此导致部分行星在变轨之后正面撞击了地球。

由此可见,这一物质虽微小,但足以对行星的运行轨迹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有科学爱好者提出了疑问:这一物质如此强大,能够影响行星轨迹,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地球为何没在小行星的袭击下支离破碎呢?

对此,研究专家解释到,虽然这个约6mm厚的物质会改变行星的轨迹,宇宙内也存在着大量“不安分”的行星,但大多行星都没有与地球发生激烈的撞击,只是与地球发生了轻微的摩擦。

此外,有相当一部分的行星在到达地球之前就已与其他星体发生摩擦,不断的摩擦会使行星的体积不断变小。当它来到地球身边时,其体积与星球内部剩余的能量已不足以对地球构成威胁。

目前,我们暂时还无法估量该神秘物质在宇宙内的含量,神秘物质存在的星体我们也很难知道。同时,宇宙内天体的运动状态更是我们难以控制的。

因此,各界科学家皆认为,该物质只要还存在,就有可能会对地球安全构成威胁。要想彻底解决这一安全隐患,最有效的方法是对陨石内部的粘土层进行全面研究,以达到能够掌握与控制该物质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宇航局推翻恐龙大灭绝“杀手陨石”假设(图)
未解之谜之恐龙灭绝 很有可能因为小行星碰撞
8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科学家已经确定了撞击点
给我一块暗物质:恐龙灭绝的幕后黑手?
如果人类不幸灭绝,最可能以哪种方式?科学家:这五种可能性最高
25年前发生在木星的一次撞击灾难,让人们看到了6500万年前的地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