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山水画(一)

 学习绘画五个基本步骤:

(1)勾——轮廓。

(2)皴——纹理。

3)擦——质感。

(4染——暗部。

(5)点——苔点。



二株树的画法要点:

(一)二株有两种画法:

1.一大加小,是为扶老。

2.一小加大,是为携幼。

(二)老枝须婆娑多情。幼枝须窈窕有致。如人之聚立,互相顾盼。   

 



杂树树叶的画法:

(1)分组法。

(2)链接法。

树叶的画法,就是把各种不同的树叶都做了记号,有利于区别之。我们的先人真聪明,做什么都有记号啊! 



点叶画法:介子点、胡椒点、下垂点、上扬点、大混点、散锋点、菊花点、下滑点等等。比较常用的:介子点、胡椒点、大混点、上扬点、菊花点、散锋点六种,点叶的画法,要牢记、练熟。 



杂树的画法

     1.不同树种杂生。

     2.变化要多,形态、高低、参差均变化。

     3.夹叶、点叶相间,前夹后点。

     4.要有主密关系。宾树围绕主树来表现。

     5.把握变化中的统一和谐关系。

杂树八式

     1.夹叶——介字叶。

     2.夹叶——山菊花形。

     3.夹叶——椿树形。

     4.点叶——大混点。

     5.6夹点叶混用:

      (1)夹叶——梧桐叶形。

      (2)点叶——介字点。

     7.点叶——大混点。

     8.夹叶——倒山字形。 




  






    



 露根的基本画法

  一.露根的规则(不平均):

     1.长短不一。

     2.高低不一。

     3.穿插。

  二.露根的形式:

     1.连树干。

     2.不连树干。 



丛树六式:

     1.主与宾、高与低。

     2.浓与淡,就是层次:浓在前,淡在后,渐淡......。

     3.骨法用笔。

     4.以线为主,线面结合。

     5.三株相互穿插。

     6.丛树行列有序。 



 远树的画法:

    1.远树无枝。故远树要概括,只要大体的形状。

    2.笔墨表现要简练概括。

    3.将不同树木的鲜明特征提炼成最简练的笔墨符号。

    4.也可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

    5.远树千百株,层层叠叠,迤丽一片,要具有分株之状,不要混沌不清。

    6.点叶要多种。

    7.可以画得稍见排列整齐。

 



松树的画法

 松树的画法很重要,也很难掌握,在平时的绘画中又经常要用松树。所以,学习松树的画法,需要两堂课才能学习完呢。

 一.松性本直。

  枝干:生长在平原者宜直;生长在山石间者宜曲。

 二.技法:

  1.树干:宜曲,生长有趋势,向一边长。

  2.树枝:多弯曲、盘缠、有横枝。

  3.松针:小扇子,多重叠。

  4.树皮:鳞片(不规则圆圈,向一侧画,树干成立体状)。

  5.苔点:结实、聚散。 



 画柏的技法:

    1.树龄寿命长,有千年古伯,追求仓阿咯古朴之气势。

    2.树干:弯、转、拧、纹。

      树干有明显的纹路,围绕树身盘旋而上。

    3.树皮:俗称“柏皮如绳”。

      线条要盘曲、伸张、苍老中见光滑。

    4.节疤:树根部和树干分岔处多有节疤,有凸有凹。

    5.皴法:

     (1)线描:中锋、长线。线条流畅,疏密虚实,皴擦显苍润。

     (2)散锋:复墨法。浓淡干湿一次儿就,再加调整。

     (3):纹理有扭转,用笔有顺逆。

    6.点叶:

     (1)小混点、梅花点。

    (2)集墨法:先淡后浓,疏密虚实。

    (3)分组成团,层次错落。

 




画柳的技法:“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

     1.难点在于:枝条。线条既要疏密、聚散,柳条又要柔纽弹性。

       两种感受:

       (1)枝干——苍纽粗壮。

       (2)枝条——纤细飘柔。

     2.特点:

       (1)高而挺拔。

       (2)垂而轻柔。

         忌:只重轻柔,而轻挺拔。

     3.概括:

        (1)柳干:苍扑。

        (2)柳皮:裂纹。

        (3)柳枝:劲挺。

        (4)柳条:柔嫩。

  二.画柳要点:

    1.枝干:粗壮、苍纽、弯曲、势。

    2.柳条:先上后下。

    3.疏密:柳条。

 


     

    


    




迎客松的画法



石头的绘画技法

  石分三面,大小间石

  一.山石画论:

   1.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贵坚深而不浅露。

   2.石须圆浑锋芒,八面棱层。

   3.画石:贵要磊落雄壮,苍硬顽涩,矾头菱面。

   4.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之。

   5.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恶,石有三面,或在上,或在左、右侧皆可为面。

  二.是分三面:

   1.立体:

     分三面:(1)上面

         (2)前面

         (3)侧面

   2.阳、阴:

      (1)上面——阳面。

      (2)前面、侧面——阴面。

 三.大、小石相间:

   1.大石间小石。

   2.小石间大石。

   3.作用:

       (1)大、小石相间,生动画面,生动气势。

       (2)分出层次。

       (3)分出疏密。

 



画山石步骤(山水画绘画步骤)

  山水画基本技法:勾、皴、擦、染、点。

一勾:

   1.丘壑之妙,勾勒之妙也。无丘壑则不得勾勒之法。

   2.勾勒用笔要一波三折。波是起伏形态,折是笔之变化方向。

   3.勾的定义:

    是指勾取山石的轮廓和脉络,起到支撑画面骨架的作用。运用勾勒体现物象的形态,丘壑的高低、远近、起伏、转折等。

   4.技法:

    (1)以淡墨、中侧锋,勾山石大致外形轮廓。

    (2)用笔沉着而松灵,有顿挫、转折、虚实的变化,要“一波三折”。

    (3)注意大小石相间、穿插和疏密变化。

二皴:

   1.定义:本意是皮肤被风吹得粗糙、有裂纹的意思。画中是表现物象表面粗糙不平的笔法。

   2.皴法分类:

    (1)线皴:披麻皴(长、短)

    (2)面皴:斧劈皴(用侧锋)

    (3)点皴:豆瓣皴

三擦:即干擦。

  如果运笔太松,未能沉厚,以淡笔细细擦之(侧缝)。

   1.擦不见笔。用笔干渴而细碎。

   2.皴后加擦,能补勾皴之不足,是画面苍茫、深秀、融浑一体。

   3.侧缝轻擦,可边皴边擦。

   4.擦不见笔。要防呆墨、板滞、模糊一片,掩盖勾皴的笔触。

   5.擦是皴法的补充,用笔要松毛虚灵。

   6.厚儿松,增加质感。

四染:

  皴不足,重染以发其华。皴已足,轻染以生其韵。

染的技法:

   1.渲染山石的暗部、背部。

   2.要浓淡、深浅笔法相接,贵在见笔。

   3.皴擦不足处,用中墨;皴擦已足处,用淡墨,可分多层渲染。

五点:点苔,即苔点也。

   1.点苔已发,即为山之苍茫,为显墨之精彩,非无意加增也。

中国画无点不成画。

   2.点的部位:

    (1)暗部:浓墨。

    (2)亮部的线上(破线)。

    (3)石头中间。

 总结:画山石步骤的简要概括:

  勾——轮廓(线条)

  皴——肌理(纹理)

  擦——质感 

  染——暗部 

  点——苔点

 


   

  




披麻皴

一.画论:古人画山水,皴分十六家......。

   1.线皴:披麻皴

      解索皴、牛毛皴、荷叶皴、破网皴、云头皴、乱柴皴、折带皴。

   2.面皴:斧劈皴

      马牙皴、雨淋皴、泼墨皴、刮铁皴、拖泥带水皴。

   3.点皴:豆瓣皴

     钉头皴、雨点皴、米点皴。

二.披麻皴

   1.画论:披麻皴如麻披散也,有大披麻、小披麻。

    (1)大披麻:笔大而长,写法连廓兼皴,浓淡墨一气浑成,淋漓活泼,无一笔滞气。此画法始自董北苑(董源)。

    (2)小披麻:笔小而短,写法先起轮廓,然后加皴,由淡致浓,层层皴出,阴阳向背,或焦或湿,随意加擦,较大披麻稍易。

   2.技法:

    (1)披麻皴适用于南方山势。

   (2)笔法:渴笔中锋、或拖笔,线条弧形,笔势上轻下重。

    (3)墨法:先淡后浓,积墨法。

   (4)形状:多作象鼻形(八字形),增加立体感。

  3.注意:

   (1)最暗部加皴。

   (2)一条线不能两面皴。

   (3)先皴最后面的山石,逐步向前,最后皴最前面的山石。

 



解索皴  牛毛皴

一解索皴

  1.定义:

     将披麻皴的线条变成曲线,即为解索皴。(元代王蒙发明的)。

  2.技法:

   (1)用笔要松活。

   (2)中、侧锋兼用。

   (3)笔笔相连。

   (4)忌平行、忌平板。

二.牛毛皴

  1.定义:

     将披麻皴的线条散锋曲线皴出,就是牛毛皴。(元代王蒙发明的,代表作《春山读书图》)。

  2.技法:

   (1)用笔曲屈。

   (2)两侧成弧状形。

   (3)线条有长有短。

   (4)皴笔疏密相间。

   (5)墨色枯润相间。

 


 




荷叶皴   乱柴皴

一.荷叶皴:(元代  赵孟頫)

   1.定义:皴线如荷花叶筋的下垂脉络效果,即为荷叶皴。

   2.作用:多表现高峭的山峰、大块山石及山峰上的大裂纹、大水纹,由上而下自然形成的平和光滑的山石结构。

   3.技法:

    (1)中、侧并用,勾、皴结合。

    (2)行笔悠扬,长秀筋韧,从上而下,笔笔相连。生动自然。

    (3)山石纹理有主次,有松紧,分清肌理、层次,脉络自然。

二.乱柴皴:(明代   戴进)

   1.定义:犹如一堆乱柴草,随意堆放的皴法,表现山石变化多端。

   2.技法:

    (1)以荷叶皴的结构为基础。

    (2)中锋、逆锋用笔,连勾带皴。

    (3)自上而下,行笔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4)做到乱而有序,结构层次分明。

    (5)忌:线条乱而无力。

 


     荷叶皴法

   乱柴皴法

      解索皴法


云头皴   破网皴

一.云头皴:北宋,郭熙创,代表作《早春图》

   1.定义:形状像卷云的皴法,也叫卷云皴。

   2.技法:

    (1)用笔中锋、侧锋并用,边勾边皴。

    (2)用笔圆转,苍厚无圭角,像卷云翻动,苍涩厚重,园转遒劲。

    (3)用笔舒朗流畅,如行云流水,把握整体画面起伏态势。

二.破网皴:明代,吴伟创。

   1.定义:形状像破碎的渔网,类似云头皴。

   2.技法:

    (1)中锋、侧锋并用,连勾带皴。

    (2)干后用小笔浓淡相间加皴,行笔灵活。

 


   


折带皴

 折带皴    元   倪瓒创  代表作《渔庄秋霁图》(霁——雨或雪后初晴,这里指的是雨后。)

  1.定义:如布带反复折叠的皴法。是线面结合的一种皴法,是表现横向肌理水成岩类山石的结构。

  2.技法:

   (1)中侧锋并用。

   (2)起笔披麻,收笔斧劈。

   (3)横笔拖锋。

   (4)用墨干、宜淡,多次叠加而成。

   (5)横线忌平行。

 


   折带皴法。

    荷叶皴法。

    云头皴(或卷云皴)法。

    破网皴法。


面皴    斧劈皴

一.定义:皴出类似斧劈的块面痕迹,称为斧劈皴。表现北方花岗岩类山石的质感。

二.技法:

   1.侧锋用笔。

   2.两种斧劈皴:

    (1)大斧劈皴——卧笔横扫,行笔果断,不重复。

    (2)小斧劈皴——笔触小而松灵,忌平行、松散。

   3.两种起笔:

     (1)上砍——上重下轻法。起笔重,收笔轻,可重按到笔肚。

     (2)下砍——上轻下重法。起笔轻。收笔重。

   4.两种画法:

    (1)先勾后皴。

    (2)边勾边皴。

      墨色:一般是浓墨、中墨。

      代表画家  北宋马远、夏圭  《踏歌图》

 


    

   



马牙皴   雨淋皴   刮铁皴

一.马牙皴:

  1.定义:因马牙近似长方形,凡是纵横皴出块状方形的皴法,即为马牙皴。表现出山岳崖壁的耸拔雄伟的气势。

  2.技法:

   (1)中锋、侧锋、拖笔、逆锋交替使用。

   (2)块状方形、长方形。

   (3)运笔灵活、松动,块状大小、虚实、浓淡、长短均有变化。

   (4)多用干墨。

   (5)表现山石棱角方硬,纹理圭直。

   (6)笔法苍劲有力。

二.雨淋皴:

  1.定义:即所谓“雨淋墙头”法。表现大山大水,有其雄伟深厚、气势磅礴的精神。多表现尖峭的山峰。(如黄山)

  2.技法:

   (1)多用中锋。

   (2)长线条扫下,自上而下。

三.刮铁皴:

  1.定义:类似大、小斧劈皴。表现山石结构和山脉的气韵。

  2.技法:

   (1)侧锋:用笔稳中求狠,体会到刮铁的味道。

   (2)此法大气磅礴,有近取其质,远取其势的效果。

       代表画家:南宋   李唐  作品《万壑松风图》。

 


   雨淋皴法和马牙皴法。

   大斧劈皴法。

   小斧劈皴法。


泼墨皴    拖泥带水皴

一.泼墨皴:

  1.画论:

   (1)当须自然。矫揉造作,有失天趣。用泼墨法,庶几可纠此弊。

   (2)泼墨艺术,是发现的艺术。其初级阶段,因墨团而赋形。高级阶段,主动以形让意,酝酿营造合乎自然规律的诗境与感情。

   (3)大胆的泼。泼坏了,是一团墨;泼成了,是一片山。

       代表画家   近现代   尤无曲

 2.定义:

   以泼墨为主的皴法。将墨汁泼在纸上,因势生发,表现景物的画法。表现山水形象,更加概括、洗錬。

 3.技法:

  (1)羊毫大笔蘸墨,复墨法(阴阳墨),形成浓墨、淡墨、清水三个色阶。浓、淡、干、湿,一气呵成(a.复墨法:先蘸水,水要饱满,后笔尖蘸墨:b.先蘸墨,后蘸水。)

  (2)运笔注意正、侧、逆、顺变化。大胆落笔,一气呵成。

  (3)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抓住意外的笔墨效果,加以生发。

  (4)细心收拾。山的大形、大势“泼”出以后,要趁湿“提”、“注”。可干后,以浓墨“开”、“醒”。 

  (5)因势穿连骨线,以求整体。

  (6)整理笔墨要讲究,笔精墨妙,画龙点睛。忌过多过碎,损失大势。

二.拖泥带水皴:也叫小泼墨皴。

  1.定义:浓、淡、干、湿,一气呵成。

  2.技法:蘸墨,复墨法,浓、淡、干、湿,一气呵成。

    代表画家   唐  王洽

    近现代   张大千   刘海粟   尤无曲

 

 

    泼墨皴法

   



点皴    豆瓣皴

豆瓣皴:

  1.定义:小方块,聚点成皴,形似豆瓣。表现山峦有森气逼人之感。

  2.技法:

  (1)用笔小侧锋,自下而上。

  (2)用墨先淡后浓,积墨法。

  (3)小方块,可重叠。

  (4)品字排列,参差变动,生动有序。

  (5)忌:呆点排列。

  代表画家:  清代   龚贤   代表作:《千岩万壑图》《溪山无尽图》。


     豆瓣皴法



钉头皴   雨点皴   米点皴

一.钉头皴:

  1.定义:聚点成皴,形如钉头。表现山峦,笔墨厚重,层次感强,雄伟庄重的气氛。

  2.技法:

   (1)中锋竖点。

   (2)上粗下尖。短笔触(近似小斧劈皴)。

   (3)积墨法。

   (4)品字形排列。

  代表画家   北宋  范宽    代表作《溪山行旅图》

二.雨点皴:

  1.定义:聚点成皴,形如雨点。

  2.技法:

   (1)中锋竖点。

   (2)上尖下重。短笔触。

   (3)积墨法。

   (4)品字形排列,要横不成列,竖不成行。

    代表画家  范宽

三.米点皴:

  1.定义:是宋代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和儿子米友仁创造的一种山石皴法。多表现烟雨迷蒙的山峦变化。

  2.技法:

   (1)横笔、横点。用笔圆厚,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用墨:饱含水分,要润泽苍厚,用笔要活。

   (3)整体效果完成后,在稍干或未干时,焦墨皴点,增加涩辣的效果。

   (4)积墨法,兼用泼墨、浓墨。

   (5)忌:太松软、含糊。

  代表画家  米芾、米友仁    代表画作《潇湘奇观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湾学画——披麻皴画法
山水讲座----浅绛法
山水画基础技法教程,各种山石的画法及皴法详解,0基础入学
峻峭嶙峋绘山石的画法
关于山水画
山水技法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