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新研究颠覆中子电荷结构传统认识

194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EnricoFermi提出了中子的电荷分布结构,即该中性粒子在其内部中心带有正电荷,而在外边缘存在偏置的负电荷。这也成为60年来,两代物理学家对中子的一个标准认识。然而,美国物理学家进行的一项最新分析研究发现,中子的电荷结构可能并非Fermi认为的那么简单。

   最近,美国ThomasJefferson国家加速器实验室、MITBates线性加速器实验室以及德国古滕堡大学的美因茨电子回旋加速器(MainzMicrotron)实验室,从各个方面检测了亚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等)的性质和运动。

   利用这三项独立研究的最新数据和一些理论工具,华盛顿大学的Gerald A.Miller发现,如果从中子内整体区域综合考虑,可以认为它的内核和外边缘都存在一定数量带-1/3电荷的下夸克,而在二者的中间层夹着相同数量带+2/3电荷的上夸克。也就是说,中子从外到内电荷结构排列是“负—正—负”的,整体上依然是中性。相关论文发表在913日的《物理评论快报》(PRL)网络版上。

Miller说,“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这是我们此前不知道的自然界的事实,而现在我们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他同时指出,新发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巩固了Fermi关于中子外边缘带有负电荷的认识。

   除改变人们对中子电荷结构的认识外,新的发现还有助于加深科学家对强相互作用力(strongforce)的理解,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其它三种分别是弱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和引力)中最强且作用距离最短的,是质子、中子通过夸克相互作用结合成原子核的基础。(科学网任霄鹏/编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3139250100bsak.html

2007-9-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质子到底有多大?新的半径测量来了
在质子内部发现比质子更重的魅夸克,意味着什么?
物理学史(4)
根据电子的内部结构,看看电荷和电磁力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比荷的理解
β衰变和核辐射的真相——弱相互作用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