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临观儒家(一)

《说文》曰:“儒者,术士也。”章太炎在其《国故论衡》中认为,儒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 各种宗教仪式;他还说:“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儒之名盖出于需,《易经》需卦之象,乃云上于天。由此可以推测:儒者来自巫者,沟通天地人三才。

曾经有不少人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是保守的、落后的或非理性的,而大陆学者多多少少都受到传统之影响,故科学思想不够开放,进取精神与创新能力都不强,从而将中国大陆科学家从未获得过诺贝尔奖归罪于中国古代之经典哲学与文化传统。

2004年9月下旬,在北京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1922-)做了一篇名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报告,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特别是儒家学说)只有归纳而没有希腊式推理,而《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这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报告激起海内外华人之强烈反响,甚至有人认为他这一言论是对中华文化之大逆不道。很多人,特别是易学家与一些中医,纷纷撰文宣称要“与杨振宁先生商榷”。

《易经》是儒家之经典,故学者们反驳杨振宁时多以儒家为例。作者本人也曾认为杨振宁先生语出不当,但在拜读了李约瑟版《中国科学技术史》后,作者不但被中国古代先贤们之辉煌事迹震惊,也同时对于中国近百年来科技落后应归因于传统文化这一看法有所赞同。该书考证了很多中国古人之发现与发明,将中国之科技首创权拓宽到很多领域、很多成就。但深入研究后就会发现,那些领域的那些成就,都没有被传承下来;而西方人从阿拉伯世界获得了二手资料后,反而后来居上。

传统文化是否影响了当代科技之课题,非本文旨趣所在,作者才疏学浅,亦无意与广大学者就此事争论。杨振宁在2005年1月26日回答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记者提问时,感慨道:

西方对于学术的精神,有一点跟中国不一样的地方:中国太尊师重道。就是前人讲过的话,孔子讲的话、孟子讲的话,这个(是)不能评论的,这个绝对是对的。老师讲的话绝对是对的,你不能评论的。这个现在太根深蒂固了。

看看古人对“四书五经”之态度以及那汗牛充栋之注解,就会明白儒家有多死板。关于这一点,章太炎先生在其《国学讲义》中说得更加直白。

林语堂先生认为儒家之中庸令人失去灵感与创作激情,明恩溥、李约瑟、费正清等外国汉学家认为儒家学说禁锢了中国人之科技思想,反而是无为之道教人士代表了中国科技之成就。但几乎所有研究过中国传统文化之学者都一致认为,儒家学说虽然对科技没有贡献,但他能满足中国人讲究“通情达理”之心态,能保证社会安定团结,能保证中华民族不被同化。

中国是唯一未被外族奴役过之国家、唯一未被外族赶出本土之国家、唯一还幸存之文明古国,这让世人迷惑、惊叹、感慨不已。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印度本土如今已少有人信奉佛教(其最后的佛教圣地锡兰于1948分裂出去,后更名为斯里兰卡),而上层社会人士几乎都使用殖民化英语;两河流域之古代巴比伦,如今只是个文化概念;古希腊亡于古罗马之手,而古罗马与东罗马都烟消云散了许多年;至于古埃及,被殖民了那么多年,还能留下多少本土文化与纯正血统?

除了儒教与道教外,几乎所有其他大宗教都起源于中东或近东,然后向世界各地扩散。那些宗教或讨论神与神之关系、或讨论人与神之关系,唯有儒教只讨论人与人之关系。故其他宗教进入中国,或者被道教借鉴,或者被儒教同化。儒教之威,一至于斯。儒教虽然不信神佛,但喜欢树立光辉形象与精神楷模,盛行个人崇拜。教主孔子本人,便是始作俑者。

《论衡·讲瑞》中记载:

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门人去孔子,归少正卯……

在鲁国,少正卯与孔子齐名,少正卯讲学时,孔子虽尽力抗衡,但门下三盈三虚,最后除了颜渊都跑了。孔子当上鲁国的大司寇后,列出大家指责少正卯的五项罪状,并借此诛杀少正卯。孔子诛少正卯一事,在《荀子》、《史记》、《说苑》、《孔子家语》等文献中均有记载,自他诛杀少正卯那一刻起,便不断有人对此持否认态度,包括追随他的弟子。冯梦龙《智囊》中对此也有评价,感兴趣的读者可自行查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教、儒家与儒家思想
中国三大传统宗教是什么?
儒家与儒教两回事,儒教兴于北宋
走向世界的儒家文化
中国历史发展的特色与儒教(转)
儒教是宗教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