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宗教建筑之文化与心理意象(中)

以大地为基石

不同于西方人的是,中国古人认为,人生之欢愉应实现于大地而非苍天,故建筑物不必高耸入云,更不必像西方中世纪教堂那样利用尖顶去与宗教天国对话,北京故宫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北京故宫的平面铺展结构

(唐)杜牧在其千古名篇《阿房宫赋》中写道: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一大片宫殿群,连绵起伏,“覆压三百余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这种平面展开之建筑群落,该是何等地壮观!可惜,“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据说项羽将其付之一炬,阿房宫大火烧了三个月!

阿房宫的平面铺展结构

(想象国画风格)

中国文化之发展本身就是平缓而连续的,这很可能直接导致了中国古代建筑空间与平面布局讲究建筑个体应融入群体组合之风水地理学说:在地面上采用向平面纵深发展之群体组合形式,以象征严肃的人间伦理秩序。由于中国在东方强大而持久之影响力,这种建筑风格也输出到东方其他地区,如朝鲜、韩国、日本等地。

中国建筑在平面空间上铺开,重视的是各个建筑物之间以及各建筑物与平面整体之间的有机糅合。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受土木结构承重之局限,另一方面则是受儒家入世思想之影响。既然人生之快乐是实现于地上的现实生活之中,因此建筑不必高高地耸入神秘的上苍,而应该在现实人间平面铺开。

平面铺展的五台山寺庙群俯瞰图

同时,儒家之“礼”、“和”等观念也使中国传统建筑强调组群之统一、和谐,因而通过平面铺展来烘托宏伟气势,从而抑制单体建筑之凌空出世。中国古代之园林建筑、宗教建筑乃至城市,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典型的平面展开结构的江南园林

中国古代建筑中也不乏比例修长、拔地而起之高塔建筑,但在这些建筑中,强调的是层层水平檐口。即使是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之佛塔与阁楼,也以多重的水平屋檐线来削弱其拔高之势。

寺院中有高耸的佛塔。
这种布局不以单体建筑之造型取胜,
而以群体之对称、呼应、错落有序,

而形成整体气势。

有些阁楼凌空而立,
但其目的是为了“一览众山小”,
而不是为了与上天沟通。

此外,塔作为宗教建筑之一,并不能满足僧道之日常功用,亦不具备足够之修行空间。特别是舍利塔或高僧圆寂之后存放法身之法身塔,几乎都是实心塔,只供瞻仰、膜拜与纪念之用。这一点,与哥特式教堂尖顶之功用,截然不同。

塔与阁楼建筑的层层水平檐口,从下往上依次收紧的构造形式,这很像中国传统武术与舞蹈中强调圆、曲之招式或姿势,如此可以降低重心,求得身体在运动中之稳定。这一风格,表现出中国人对自然之顺应心理。

在中国,不管是练功夫还是日常生活与工作,“脚踏实地”这个词也频繁出现,这个词集中体现的就是“稳”:稳定、稳当、平稳。中国人是如此地重视脚下之大地是否可令自己放心,这不可避免地养成了人们千百年来对太平盛世之追求。因此,在(明)冯梦龙之“三言”与(明)凌蒙初之“二拍”中,“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之感叹曾多次出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方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土楼云南竹楼}欣赏
周村古商城中的文昌阁,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
【风水师从事堪舆活动的必备工具】
“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的区别终于搞清楚了!
李泽厚:建筑浓缩了一个民族的性格
中国古代建筑图片大全 - 中国古建筑图片大全、古城墙、阁楼、古桥、塔楼、寺庙、庙宇、亭子、壁画、走廊、宫殿、牌坊、木雕、古建筑、房屋、中国古代建筑物素材图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