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种“毒品”,咋让中国“暗中杀人”?


        中国人讲究生活品味,任何朝代、任何地方,都有名茶、美酒、奇书、古画的发烧友。当然,也有相反的一面,比如,深居浅出、粗茶淡饭,甚至会时不时地接触到各种各样杀人的器具,像众所周知的“毒品”,就是个不错的例子。

   说到有毒的东西,自然要快活地下肚入唇,那些奇特物品的种类还挺丰富,除了著名的“鸩酒”之外,还可以审阅毒性极强的“孔雀胆”、“砒霜”,以及臭名昭著的“鹤顶红”。

古代中国的“毒品”故事

  先说“鸩酒”吧,很多历史资料都记载着相应的故事。古代中国认为,世间存在有五种“鸠”,也就是:祝鸠、⑺Ⅵ吗Ⅶ金4臃掷嗌峡矗p枉金丘啵鸠是攀禽类的布谷,爽鸠是鹰类,雎鸠是鹗类。混杂的种属很容易孕生一些险恶的词汇,例如:鸠鸩、鸠夺鹊巢等等。想必古人语今人雷似,都跟关心自己家的生存质量。

   谈到“鸩酒”,必须说说吕不韦,他被秦王赐死的时候,恰恰是喝了“鸩酒”。据了解,“鸩酒”的毒性称得起大自然的杰作。所谓“鸩”,属于一种奇特的鸟,羽毛有毒,足以致命,所以古汉语当中,下毒常叫做“鸩”。经过“鸩”培育过的白酒,属于公然致死的杯中之物。换句话说,鸩鸟的羽毛就是阎王爷特殊的请柬。


传说中有毒的“鸩鸟”


        再说“砒霜”。相比“鸩酒”来说,“砒霜”就性情温柔多了,暗中使用的人很多,即便现在,也有人偷偷地使用。据说,“砒霜”往往放在各种美味的食品里,比如,精致的人参,优雅的美酒等等。现代“砒霜”往往脱离开白酒、葡萄酒,多以人参这样的食物,或药材放在一起。有医学保健专家指出:大量海鲜,加上大量维生素C,其实等于炮制成毒性剧烈的“砒霜”。更有趣的是,医务工作者已经发现,“砒霜”可以担当药物的疗法,尤其能对付人人谈之色变得可怕癌症。也就是说,毒品和药品只有一线之隔,看人们怎么利用了。




古代民间萃取砒霜的作坊。

     还有臭名昭著的“鹤顶红”,据科研成果显示,尽管剧毒之物——“鹤顶红”的声望存在问题,可是,它本身很纯粹,又被称为“红信石”。所谓“红信石”不过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经过加工以后,就变成了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为“红信石”是红色的,就用了“鹤顶红”这个奇妙的名字。查阅史料,不难发现,古代那些当官的人物,非常懂得自保,他们常将“鹤顶红”一丝不苟地藏在朝冠中,假如碰上了危险时刻,肯定把暗藏的毒药拿出来,公然自杀。

   据说,“砷”进入人体后,会和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断细胞内氧化供能的途径,使人快速缺少能量供给而快速死亡。 

(作者:张继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那些历史故事里经常登场的六大毒药,鹤顶红只能排在第三
古代作品中常见的六种毒物
中国古代十大毒药 没想到现在很多都挺常见的
成语“饮鸩止渴”,部分人不知道鸩是什么,另一部分读错了这个字
中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八大奇毒 -
古代著名几大毒药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