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日炎炎话“中暑”(上)
中暑是什么?大概每一个人都会说,就是热着了呗。这似乎没有错。
但是在医学上,中暑到底是指什么呢?有很多中国式医生也会信手拈来:中暑是中医、西医都在用的一个医学名词(病名),所讨论的内容都一样,但中医西医关于中暑的定义和内涵又有所区别。
事实上,中暑既非中医的病名,更非现代医学的病名,甚至可以说,中暑压根就不是一个病名。
那么中暑到底是什么呢?不过是脱胎于现代中医的一种中国式“疾病”。
中医与中暑
夏日来临,中暑成为民众最关注的话题,中医从来都是不甘于寂寞的。这不,中医们又在大显身手,这次同样有国家级霉体“保驾护航”.人民网又给大家来”科普”,这次,中暑居然也分出了“公母”——《中暑也分“阴阳” 中西医眼中概念不同》。
文章的“科普”引用的是一则微博:【你听说过中暑也分“公母”吗?昨天,一条微博很有意思,说的是中暑也分“阴阳”,“阴暑”适合吃藿香正气水,“阳暑”则适合吃黄芪等药物。】
而更早消息来源是另一家国家霉体央视的一则新闻:【微博的依据是央视的一则新闻,该新闻认为,解暑分“阴阳”,阳暑由高温造成头晕、眼花、发烧等,阴暑因受凉引起外感风寒,头痛发冷等。藿香正气水不是万能解暑药,只对乘凉、吹空调、吃冷饮过度导致的阴暑有效,阳暑则可用清热解毒的金银花、黄芪、连翘。】
然后自然是中医砖家的表演时间:【对于中暑分阴阳的说法,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婷认为,中医理解的暑与西医的暑还是有差别的,中医的暑是兼热兼湿,一般“中暑”分三种:热、湿、热与湿。比如有的人“暑”是以湿症为主,这部分因乘凉、吹空调、吃冷饮过度导致身体不舒服,可以用藿香正气水。而暑还有“热症”,这一般是由高温造成的头晕、眼花、发烧等,可以用含有清热解毒的金银花、桑叶、菊花等成分的药,一般建议夏天常备“人丹”。李婷还指出该新闻一个错误:“黄芪是补气的,不是清热的。”】
文章最后,援引一“西医”专家的说法,还算大致靠谱吧:【南医大二副院急诊科副主任吴晋说,西医则没有阴阳之分,绝大多数中暑患者是轻症患者,到医院后就降温、补水,少部分人喝不下盐水,就适当输液补充一下,没有什么特殊治疗。如果是中暑重症患者,特别是热射病,那就不是吃药能解决的了,一般需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
(http://js.people.com.cn/html/2013/07/04/239123.html)
其实,经典中医理论中也没有明确的“中暑”这种病症,现代中医不过从传统中医相关“温热病”的零散论述中“发掘”出“中暑”这种说法。
我们知道,中医的实质就是将人体生理和疾病现象穿凿附会于阴阳五行理论之上而形成的一套传统传统体系。相对于“伤寒”、“中风”、“伤风”等,中医对于“中暑”的认识碰巧多少有点靠谱。原因在于前三者与所谓风寒完全风马牛不相及,而中暑的核心问题恰巧的确是暑热。
中医砖家们同样从中医的不二经典《内经》中找到了中暑的“根”,《素问·热病第三十一》: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原来“中暑”是夏至日后署月的伤寒。而《热病》开篇:“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热病”分明是说是感冒之类的外感寒邪疾病入里化热,跟现代中医的“中暑”也风马牛嘛。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基础之一,中暑分“公母”自然是顺理成章,而始作俑者是历史上并不确切存在的“医圣”张仲景:“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阳暑者,乃因暑而受热者也”。
《景岳全书》还说:“署本夏月之热病,有中暑而病者,有因署而致病者”。“中暑而病者,有因署而致病者”分明说的不是一种病,而二者有什么区别呢?我不知道,你知道吗?
中医的病因学原本就是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以及疠气,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而中暑的致病因素恰巧正是暑热,所以中暑的病因方面中医的表面化认识非常幸运的有点靠谱。李东垣认为“暑热者,夏之令也,火行于天地之间,人或劳动,或饥饿,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之亢极,于是受伤而为病,名曰中暑,亦名中热”。中暑的另一发病因素,高温环境中过度体力活动也同样是非常现象化的,因此中医也有述及:“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
发病机制方面,中医则完全不知所谓。比如,“署者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是以暑喜伤心。“夏月人身之阳,以汗出而外泄,人身之阴,以热而内耗,阴阳两俱不足”,无非还是阴阳失衡之所谓。
诊疗方面无非辨证施治。
《活人方》:中暑与热病相似,但热病脉盛,中暑脉虚,以此辨之。
《医学正传》引述《伤寒论》:一证曰中喝,即中暑也。脉虚而微弱,烦渴引饮,体热自汗,宜清暑益气汤等补益之剂。又,一证曰热病,即中热也,脉洪而紧盛,头痛身热,口燥心烦,宜白虎汤等清凉之剂。
《东垣十书》:静而得之为中暑,中暑者阴证,当发散也,或避暑于深深大夏得之,其证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肌肤大热无汗,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宜苍术白虎汤,或六和汤加川芎、羌活、苍术,或二香散。又,动而得之为中热,中热者阳证,为热伤元气也。若行人,或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其证必苦头痛,发燥热,恶热,焖之肌肤大热,必大渴引饮,汗大泄,无气以动,乃天热,外伤肺气,宜人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
《丹溪心法》:其腹痛水泻者,胃与大肠受之。恶心呕吐者,胃口有痰饮,此冒暑也,宜用黄连香薷散。又,其身热头痛,燥乱不宁,或身如针刺者,此为热伤在肉分,此伤暑也,宜用人参白虎汤,小柴胡汤。又,其咳嗽发寒热,盗汗不止,脉数者,热在肺经,此中暑也,宜用清肺生脉饮,白虎汤,益元散。
凡此种种,都决口不提最为关键的治疗核心——降温和补充体液。
前文人民网文章提到的治疗方法是则是现代中医的产物。“阴暑”最适合药物藿香正气水,主要成分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按照中医理论无非几种除湿理中和芳香祛湿中药,而还有作为溶剂的最主要成分没有标识,那就是酒精。而现代医学认为酒精可以引发和加重人体体温调节障碍,因此饮酒是引发热相关疾病(即现代医学的“中暑”)因素,这类病人严禁饮用一切含有酒精的饮料。产品功用明确说明“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也就是说,藿香正气水是中医“感冒药”,而非“中暑”药。
“阳暑”适合的黄芪,的确是中医的所谓补气药,即使按照中医理论也不能用于中暑,而且中医认为一切“温热病”都禁忌任何温补药物。至于那位中医专家推荐的金银花、桑叶、菊花等,则属于治疗风热感冒的清热解表药,跟中暑毫无关系。
总之,中医在热相关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方面,安全无能为力,除了忽悠仅有的“意义”可能就是延误诊疗,导致病情恶化。要知道最严重的“中暑”——热射病是会死人的。
现代医学的“中暑”
首先需要明确,“中暑”绝非现代医学的病名,而且“中暑”也绝非一种疾病。中暑仅仅是某些中国式西医口中的一种中国式疾病。而中国式西医这种认识的混乱也是 有原因的。比如,最权威的《实用内科学》仅在其第十篇“危重病与危重患者监护”之第七章,以“高温综合征”加以简单论述,并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三 种症候群。
现代医学更常用热相关疾病(Heat-related illness),或者热病(Heat Illness)来表述。按照NIH的定义,Heat Illness是指人处在高温、或/和高湿环境,或/和剧烈运动情况下,引起散热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以至最终可能发展为体温调节完全丧失而引发人体超高热及组织细胞损害,甚至可能导致死亡的系列症候群。
通常包括汗疹(痱子)、热疲劳、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几种症候群。也有资料不把热疲劳、热晕厥单独列出。
其中,最严重的热射病会引起死亡或者遗留永久性损害。虽然现代社会热射病并不常见,但是也并非那么罕见。据CDC的资料,1979-2003年期间,美国热相关死亡人数为8,015,超过同期死于飓风、雷电、龙卷风、洪水和地震人数的总和。同时,热相关疾病又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因此更应该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我国《实用内科学》表述用词“高温综合征”,也叫体温过高或者超高温( Hyperthermia),仅仅是有的学术机构用来指体温超过一定限度(超过40°C)的状况和症状群(见下表)。
体内温度
症状
40~ 40.5°C
腹部和背部感觉冷、立毛反应(鸡皮疙瘩)
40.5 ~ 41 °C
肌肉无力,定向力障碍,姿势平衡障碍
41~ 41.5 °C
出汗不能,意识丧失,下丘脑失去对体温的调节控制
>42°C
死亡
现代医学对于“中暑”的更多认识和处置,下节介绍。
(作者:挣脱枷锁的囚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思考二三事 (2008-01-04 )
国人应全面了解和认识中医学
伤寒辩
董廷瑶经验集●医论医话 一、中医要现代化不要西医化
为什么说《伤寒论》就是一部治疗感染性疾病...
中医是怎样炼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