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个修建土楼的是不知名的伟人



 

不久前,参加漳州市旅游局与广东南方卫视组织的“中华旅游名博漳州行”活动,在福建省漳州市境内转悠了六天。其中两天,专门参观南靖县的土楼。遥望“俯瞰一朵花,远眺布达拉”的田螺坑“四菜一汤”土楼群,走进塔下村(下坂寮村)柱子“东倒西歪”的裕昌楼,登上长教村(云水谣景区)大门上方有防火攻设施的怀远楼,进入建筑在沼泽地上的和贵楼,在镶着鹅卵石的天井地面跺脚跳跃,感受沼泽地的弹性……算是对土楼这种闽赣粤毗邻地区极富特色的大型民居有了一点儿直观的认识。

关于土楼的功能,最流行的说法是抵御外敌、阻挡盗贼。有人认为,土楼这种建筑,源于夯土建筑的城墙,然后发展为夯土寨堡,再经过堡(寨)宅合一的阶段,最后变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成熟的土楼。有人考证,土楼建筑盛行于朝代更迭动荡的乱世;也有人提出,土楼有抵御倭寇侵扰之用。怀远楼的大门上,我看到了包门铁皮上有几个凹坑,当地居民说,那是土匪的枪弹留下的印记。一位导游说,土楼内的家庙,也是学校,孩子们就在那里念私塾,念小学,即使是战乱时期,也很安全。

毫无疑问,土楼有着优良的防御、自保功能。在外敌、盗贼纷扰的年代,它们可以起到保护楼内居民生命财产的作用。但是,直接说土楼就是为了抵御外敌、阻挡盗贼而建的,却也不免失之偏颇。外敌、盗贼纷扰的年代,何处没有抵御、阻挡的必要性?为何土楼只见于闽赣粤毗邻地区,别处没有呢?难道,别处人都不在乎财产、都不怕死?只有这一地区的人珍惜财产、珍爱生命?至于倭寇侵扰,浙江沿海一带也是重灾区,我家乡浙江台州,民间就流传着不少戚继光抗倭的故事。

参观途中,一位导游说,建筑土楼的年代,南靖一带匪害严重,土楼主要是防止土匪抢掠。我当时出于直觉,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土匪也可能利用土楼保存力量。果然,《重修虔台志》中就记载着土匪建筑土楼的历史:“福建永安县贼邓惠铨、邓兴祖、谢大髻等,于嘉靖三十八年聚党四千人,占据大、小淘水陆要道,筑二土楼,凿池竖栅自固,且与龙岩贼廖选势成犄角……”,“已复攻围土楼,禽(擒)贼首吴长富,斩一百一十九级,独邓兴祖据楼抗拒,攻之不克。公委推官刘宗寅亲诣连城益兵三千四百,屯姑田,潜夜部勒……而土楼仍未破也。漳南道调发把总郭成苗兵一千,永安县民兵四百来。时贼中有投降何五福者,愿为内应,兴祖所遣细卒求救于龙岩廖选者,又为官兵所执,贼计穷,听五福诱,邓兴祖、谢大髻出巢告招,伏起,二酋就缚,大兵乘势攻入土楼,获二酋妻,杀其拒敌者,余贼奔溃,兵焚其楼以旋”。

根据土楼多为客家人所居的事实,我认为,土楼的作用主要是:入闽较晚的移民(客家系居民)族群防御来自原住民福佬系的侵扰。这功能之所以少有人说,大约是因为,一部分良民提防另一部分良民,这个真相过于扎眼、逆耳。就像我们今天津津乐道抗日战争,却较少提内战。其实,三年内战中死亡的国共军人数量,不见得比八年抗日少。纵观历史,内战一点也不比御外仁慈、人道,照样几万几十万地砍脑袋,活埋,照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能容纳几十户乃至上百户的土楼,之所以集中出现于闽赣粤毗邻地区,大约跟移民族群的特点有关。能跑那么老远、到达那一带地区的族群,都不是普通流民,而是有一定势力的家族。他们有文化、有财力,他们掌握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因此,他们有聚族而居共同抵御外来侵扰的必要,有搞大型建筑的技术和财力。

其实,一种建筑形制的出现与流行,也不必过分夸大其功能性。一个不错的东西出现,于是群起而效仿之,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常见现象。从这一点上说,始作俑者的作用十分重要。这始作俑者,如果是一个人,那他一定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富有组织热情的人,富有成事毅力的人。从土楼的内部结构看,各家房屋的结构、面积几乎没有差别。由此可见,这个人的脑子里还有着有福同享、人人平等的思想。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

很可惜,这个人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为我们所知。



(作者:丁启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楼:乱世之堡垒 民居之奇葩
古建筑文化“六大门派”其中之一——闽派
土楼随想
建在沼泽上的土楼
惊艳四海的中国古建筑六大门派 (三)闽派建筑
令人叹为观止的福建土楼 到底有何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