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史上的今天——8月2日


  • 1939年8月2日

    爱因斯坦致信罗斯福建议加紧研究原子能


  •   如果有人问,谁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那么答案只有一个——爱因斯坦。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签发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封关于加紧研究原子能的信,促成曼哈顿计划的开始,20世纪最可怕武器的产生。处于战争阴霾之下的科学家西拉德等人听到德国有从事原子弹方面研究的风声,找到爱因斯坦讨论了这个问题,最后由西拉德和萨克其共同起草了一封信,爱因斯坦签名后发给罗斯福,要求进行原子弹的研究。信中说:“不久的将来,铀将变为一种新的并且是极为重要的能源。根据目前某些方面的情况来看,我们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及时警觉,同时,在必要时得采取迅速行动。”
      爱因斯坦是和平主义者。他说:“我不仅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而且是一个战斗的和平主义者,我愿意为和平而战斗。”面对希特勒的疯狂屠杀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有可能遭受巨大灾难,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终于成为超级武器的支持者。但战后,他那颗伟大又敏感的心充满内疚:“如果我当时知道德国人在制造原子弹方面不能获得成功,我连手指头也不会动一动的。”






  • 1932年8月2日

    安德森发现正电子

      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1905、9、3-1991、1、11 )1930年开始负责用云室观测宇宙射线。云室的设计很巧妙,室中加了一块6毫米的铅板,用于减慢粒子的运动速度,增加粒子的路径曲率,将云室置于磁场中,用快速方法拍下粒子径迹的照片。
      1932年8月2日,安德逊在照片中发现一条特殊的轨迹,与电子的轨迹相似,却方向相反。根据由实验中粒子径迹的长度、粗细、曲率半径以及磁场的强度、方向等数据得出粒子电荷为正,且其质量与电子相等。这就是狄拉克理论上预言的正电子。由于正电子的发现,安德森获得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狄拉克本人获得1933年诺贝尔学奖。

      正电子的发现,使科学家认识到,基本粒子不再包含“基本的”和“不可再分”的内涵了,在适当条件下,正负电子可以成对地产生或湮灭。人们开始想像是否存在其他反粒子,如反质子,反中子,或者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是否还有一个不为我们所知的反世界。就如一面镜子,有一个反物质组成的自我在同一个时间做着同样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科知识之一天文学:宇宙射线
正电子
物理界单身汉“电子”脱单,成功找到另一半“正电子”
这种粒子曾经仅在宇宙深处发现,现在已被用来研究大脑
反物质之谜: 宇宙丢失的另一半
核能档案60——二战期间美国的核动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