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总是出现新型流感?

  2015年流感季,印度已有约1500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3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警告称,印度甲流病毒发生了危险突变,比此前流行的甲流病毒的毒性更强,更易感染人。1那么,为什么总是出现新型流感呢?

甲型H1N1流感病毒

  早在远古时期,流感,这种高度传染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就已困扰人类。随着生物化学、遗传学、显微镜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现在知道,流感病毒为负向单链RNA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其基因组由8 条分节段的RNA片段组成。根据其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基质蛋白(matrixprotein,MP)的特性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这三型,引起20 世纪以来的4 次流感大流行的均为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 的抗原性不同,又可分为16 个亚型(H1~16),NA 分为9 个亚型(N1~9)。其中,曾在人群中流行和传播的甲型流感病毒主要有H1N1、H2N2、H3N2等亚型。目前,在人群中流行的人甲型季节性流感病毒主要有H1N1 和H3N2这两个亚型。2

  自1933年,首次分离到人类流感病毒以来,甲型流感病毒经历了几次大的抗原变异,这种抗原的变异导致甲型流感病毒新亚型的出现:1957年,H2N2替代了H1N1,19968年出现了H3N2,1977年再次出现了H1N1。

王革非,李康生.《新世纪流感大流行的思考》

  流感病毒为RNA病毒,这使它本身就特别容易突变。流感病毒的抗原性经历着持续的、有时是十分明显的变化。病毒表面的两个主要糖蛋白都经历着两种方式的变化:抗原漂移和抗原变异。抗原漂移是指糖蛋白上抗原小的改变,而抗原变异是由于这两个分子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导致抗原性发生重大变化,这种重大的变化往往是由于基因片段的替换,即基因重配而引起的。抗原漂移是抗原性的量变,而抗原变异则是抗原性发生了质变。

  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宿主众多,分布广泛,导致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极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不同宿主的流感病毒在感染过程中面对不同的进化压力(如:疫苗、抗病毒药物以及宿主自身的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会向不同方向进化,使得流感病毒家族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日益丰富,加上水禽类是流感病毒的自然基因储存库,相对丰富的基因资源又可以在大量的水禽中得以保存。

  由于猪的呼吸道同时存在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受体,使得病毒相对的宿主限制性有可能通过猪这个“基因混合器”进行重配,从而打破宿主限制性。而流感病毒日益丰富的基因型使得它突破宿主限制性后,较易获得在新宿主中进行有效感染和复制的遗传性状。

  应对流感的方法通常有流行病学监控、疫苗、药物等,但每一种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尚没有完美方案。

  有学者认为,流感病毒感染对健康的最大危害在于感染引起广泛的病理损伤及严重的并发症,其肺部病理损伤以肺水肿及广泛的炎性渗出为特点,并伴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及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组织学及病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的宿主应答反应是介导病理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流感病毒年年不同,针对病毒的治疗策略往往跟不上病毒变异的步伐.但机体对病毒的炎症反应是不变的,如果能有效地控制人体对感染的过度反应,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找到治疗所有流感的广谱手段。3


(作者:赵言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甲型和乙型流感有哪些区别?
流行性感冒有哪些原因引起的
又是一年流感季——流感疫苗,打还是不打?| 协和八
甲型、乙型流感一起来,我们怎么防?
死亡300余人,香港流感疫情破坏力为何如此之强?
流行性感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