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是世界上最坏的文学女巫,值得你怕,但更值得你爱



“天上掉下三个苹果,一个给我,一个给讲故事的人,一个给逗你开心的人。”我们不是讲故事的人,就是听故事的人;我们手握红苹果,走进漫长的岁月。 


  

文 | 十点君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太多这样的故事:美丽的公主遭遇横祸,身陷囹圄,这时帅气的王子出现,披荆斩棘,历经磨难,终于救出公主。然后,公主和王子坠入爱河,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然后呢?


你一定会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啊!别着急,其实是有的——然后,王子和公主每天为了晚饭吃什么而吵架打架最终离婚结果误杀了孩子气死了老国王整个王国陷入灭顶之灾……


“为什么童话故事一定要是仁慈的、美好的呢?”


别误会,发问的人不是我,而是一个叫安吉拉·卡特的,超级怪咖。


“没有人比安吉拉·卡特更‘坏’”


安吉拉·卡特是谁?


人们叫她“文学女巫”、“暗黑系女神”。因为她最爱干的事就是拆穿神话,并且是用极其“少儿不宜”的方式!


你知道吗?她的书是在亚马逊网站引起最多惊呼的书。她的书迷们还特地为她建立了一个非官方网站,上面的鬼影幢幢和鬼魅的音效,大白天点进去也能把人吓个半死。


然而至今还没有哪个写“精怪故事”的作家,可以包揽多项文学大奖,可以被萨尔曼·拉什迪引为知己,或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风趣地称为“神话教母”,还被《时代》周刊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而在英国引以为傲的女作家排名里,她超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因为:


“简·奥斯汀没她勇敢,玛丽·雪莱没她多产,勃朗特姐妹没她俏皮,弗吉尼亚·伍尔芙不够轻松,多丽丝·莱辛太正经”,纵观英国文坛,“没有谁比她更‘坏’”。


▲ 安吉拉·卡特


无论是作为作家,还是一个普通人,安吉拉·卡特都是一个疯狂的另类存在。


在一些外国评论家眼里,安吉拉·卡特一定是疯了——三观不正、毫无宗教信仰、满嘴粗话、热爱另类童话、性格直爽且幽默。而她的精怪故事更像是在种种癫狂、迷幻的状态下写就的。


与其说这是对“坏人”卡特的批评,倒不如说,这是对天才卡特的另一种恭维。


凭借瑰丽璀璨的语言、奇绝的想象、大胆的戏谑和非凡的隐喻,卡特用一个又一个童话、民间故事、文学经典,营造出一个又一个诡谲残酷的精怪世界,如同一场又一场烟花般绚烂的表演,哥特,奇异,暗黑、美妙……小说这门古老艺术,在她的文字法器下焕然一新。


不妨来看看文坛大佬们对卡特及其作品的评价。


撒缪尔·拉什迪:

我重复,安吉拉·卡特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许多同行和迷恋她的读者都明白她的珍稀之处,是这个星球上真正绝无仅有的存在。她应当被安放在我们时代的文学之中央,正中央。她最精彩的作品是她的短篇小说集。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如果你想以安吉拉·卡特的风格来再现她的作品之诞生,那么你需要召集一整个戏班的神人之幽灵围拢在她的打字机旁随侍。王尔德必须在场,爱伦坡也要来,还有勃兰姆·斯托克、佩罗、玛丽·雪莱、甚至麦卡勒斯,以及一群热爱蜚短流长的鸹噪老太。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遇见安吉拉·卡特奇观和魔法般的小说,你必然会得出一个结论:它必然会流传,会被阅读,被膜拜。




为什么她那么“坏”,还大有人爱?


故事不会消亡,它比我们的骨灰活得更久长,逃脱了腐朽和灭亡。然而,在卡特的故事里,没有历史感,没有空间感,没有时间感,只有阅读故事的快感。


文坛老前辈斯蒂文森早在1882年就判了情节性小说的死刑,他认为所有的故事都已被前人掘尽,小说再也不可能以情节取胜。多年后,安吉拉·卡特的横空出世,不知道坟墓里的斯蒂文森还好吗?


在卡特的笔下,不是文明整齐的温馨主题乐园,而是步步险阻、威胁暗伏的幽郁森林;那里的动物不是老实良善可爱的人类好友,而是披戴人类衣冠的货真价实的野兽,与你进行生死未卜的互动;


那里的城堡不是无害粉彩的童话天地,有纯洁公主和高贵王子在幸福快乐生活,而是住着哀愁的吸血鬼与迷人的蓝胡子,在他们身上爱与死永远纠缠不清;那里的时间总是夜晚,色彩总是诡谲,真幻莫辨,人兽不分……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过是卡特魔法瓶里的实验品,她不时添加着各种试剂,以期化学反应来得更猛烈些,直到他们一个个爆裂、甚至化为乌有。


下面这个短篇,是十点君印象极其深刻的一个故事,分享给你先睹为快。


扫灰娘,又名:母亲的鬼魂(之三)

出自:《焚舟纪》


继母拿起烧红的拨火棒,灼烫在孤女的脸上,因为她没有耙扫灰烬。女孩去到母亲坟上。土里的母亲说:“一定是下雨了。不然就是下雪。否则就是今晚露水很重。”


“没有下雨,没有下雪,现在时间太早也没有露水。是我的眼泪落在你坟上,母亲。”


亡母等待夜色来临,然后爬出坟墓进屋去。继母睡在羽毛床上,但烧伤的孩子睡在炉台灰烬里。亡母亲吻她,伤疤消失了,女孩醒来,亡母给她一件红洋装。


“我穿这件衣服时,正是你这年纪。”女孩穿上红洋装。亡母取出眼眶里的蠕虫,虫变成珠宝。女孩戴上钻石戒指。“我戴这枚戒指时,正是你这年纪。”


她们一同来到坟前。

“踏进我的棺材。”

“不要。”女孩说着打了个哆嗦。

“我踏进我母亲的棺材时,正是你这年纪。”


尽管心想这是死路一条,女孩仍踏进了棺材。棺材变成马车和马匹,马匹踏着蹄子,急于奔驰离去。


“去闯荡你的人生吧,亲爱的。”


▲ 插画师Ashley Edge为《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画的插图


老实说,阅读卡特,需要点儿勇气。很多卡特迷表示过,卡特小说里的很多故事情节要在过度吸食大麻所产生的幻觉状态下才会发生,否则实在无从理解……


此外,阅读卡特,还需要一点宽容。因为卡特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被禁止的。其他作家不大敢写的欲望与色情,在她那儿简直是大书特书,所谓的“重口味”几乎成了她的标签。


一部《焚舟纪》显示我们的损失有多大


卡特生前,其独特作品的价值没有受到太多肯定,但她去世后,三天内她的所有书籍被抢购一空,报纸、广播、整个文坛对她的哀悼和纪念铺天盖地,对她的肯定和赞誉无以复加,她的名字成了世界文学殿堂里的一座丰碑。


这真是一种卡特式的巨大反讽。就像她在短篇《缝百衲被的人》中的段子:警察问一位老妇人多大年纪,老人回答八十。接着,卡特刻薄道“她只剩下年纪可以自豪了”。


和卡尔维诺、雷蒙·卡佛等文学巨匠一样,卡特的生命也在她创作力最旺盛的时候戛然而止。对作家而言,这是最残酷的死亡,如同真理只说了一半。而卡特的封神之作《焚舟纪》正显示我们的损失有多大。但它更是我们的瑰宝,值得品尝与珍藏。


▲ 《焚舟纪》


《焚舟纪》是一部醒世之作,有对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经典童话的暴改颠覆,有对吸血鬼、天方夜谭等民间故事的戏谑仿制,更有对莎士比亚、爱伦坡、波德莱尔这些大文豪事迹的幽默致意。总之,写得百无禁忌,汪洋肆虐,震撼人心。


《洛丽塔》的作者,大散文家纳博科夫说过,评断一部作品是否优秀,要看读者的两块肩胛骨之间有没有“微微的震颤”,这震颤有个名目,叫“美感的喜乐”。


按此标准,那么阅读《焚舟纪》,你一定会时常感觉到后背发紧、头顶发麻、双胛震颤……这种安吉拉·卡特带来的恐惧感、快感和美感,恐怕只有希区柯克才能100%为我们营造出来,只是大师已不在。


不过,我们还可以直接阅读卡特的作品

用一双眼睛和两块双胛感受她奇诡的世界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焚舟纪》


短篇小说是展现卡特独特才情的最佳形式。也被公认为卡特所取得的最高成就。《焚舟纪》共5本42个短篇,就像42场电影,带你短暂地进入一个声色迷幻的异世界。


每一个诡谲的民间传说和童话的背后,都深藏着卡特内心有关女性、生命、欲望与爱的理解,引人深思。


《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


《血之染室》乃卡特“童话重述系统工程”的巅峰之作,共十个短篇。在这些纯粹以民间传说和童话为素材的短篇中,卡特奇绝的想象力和文字表现力所营造出的,那个奇异华美、幽暗诡异的艺术世界达到了极致。


你可以从中发现蓝胡子、美女与野兽、小红帽、白雪公主等诸多故事的形迹,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妙趣横生的戏仿、美不胜收的奇喻、放诞不经的反论和匪夷所思的才智。


《烟火》


卡特最早的一个短篇集。其中三篇是关于日本的回忆,在日本的两年是卡特写作生涯的转折点。“在日本我了解了何为女人,因而变得激进”,她说。罪迹斑斑、迂回曲折,如同废水沟里溢出的迷宫长廊,这边是她笔下的日本。


其余六篇则是典型的“卡特制造”,是童话、传说与梦境的混搭与改装。睡美人、吸血鬼、伊甸园……这些你已经很熟悉的故事也将得到精彩的重构。


《黑色维纳斯》


这是一本尤其与文学相关的子集。卡特以文学史上的人物和经典文本为蓝本,玄想细节,重塑传奇,完成了一场又一场经典文本中边缘人物的招魂会,和一串又一串光怪陆离的通灵者之梦。


身披莎士比亚、爱伦坡招摇过市,夹杂了波德莱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传统,还接续了王尔德的衣钵……卡特从不避讳她的师承,只是致意如此别开生面,也只有她能做到了。


《美国鬼魂与旧世界奇观》


五本小说中,最好先看《美国鬼魂与旧世界奇观》。因为里面的作品能让你更容易直观地了解卡特的写作特色,迅速被其叙事魔力所感染,从而确信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作家,而是一个以文字为法器的女巫。


九个流光溢彩的故事,戏剧与电影的世界,既有夏加尔油画的梦幻色调,又有布莱克版画暴烈的邪魅,可能会“灼伤”你的眼睛。所以,读者诸君,请小心开启。


《别册》


别册收入早期作品和未曾收入选集之作品各三篇,前言和译后记各一篇,以及导读文章三篇。


历时五年,来之不易


这套《焚舟纪》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和全本书店联合推出。从开始引进,到最终与读者见面,耗时五年,历经无数波折和辛苦打磨。



译者严韵,台湾女诗人,曾凭《焚舟纪》获得了台湾十大翻译好书奖。她的译笔仿佛专为卡特而生,字字珠玑,举重若轻,最大程度地在中文里为我们保留了一个原汁原味的卡特。



书的封面设计由国内著名设计师、人称“小陆智昌”的丁威静操刀,足足打磨了九个月最终定稿出炉的封面,色彩浓重而绚烂,构图奇诡而轻盈,非常贴近卡特的风格。



工艺方面,出版社按照给世界各国印制圣经的标准来印制此书


封面纸张为意大利进口纸,内文也是最好的东方书纸,连每本书的底纹都经过了反复试验。如此细腻和独特的质感,并不多见。



这一次,南大出版社还特别为我们十点读书会的读者,印制了一套随书附赠的卡片,由书内插图制成,非常精美。而且,只有我们十点读书会才


▲ 内页插图卡片之《焚舟纪·爱之宅的女主人》



▲ 内页插图卡片之《焚舟纪·紫女士之爱》


安吉拉·卡特的笔下,一切都惊悚地发生着。她的文字魔法瓶能把那些你知道的不知道的材料随意进行化学反应,转化为新的事物,极具颠覆性却又不损奇幻之美,慑人之余又令人迷醉。


如果你也和十点君一样,爱精怪的神话故事,喜欢无边的想象力,受得了“重口味”,那么翻开《焚舟纪》,去感受那微微的震颤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懂女人最入骨的方式,就是读懂她们的桃色幻想
女巫魔法时刻的冷酷盛宴——关于安吉拉·卡特的《焚舟纪之〈美国鬼魂与旧世界奇观〉》
如今谁身在灰飞烟灭之处
安吉拉·卡特 “神话”制造(焚舟纪)书评
豆瓣评分8.8,一部细思恐极“毁童年”的成人童话
《小美人鱼》30 周年:我们为什么仍然爱看童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