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兵的神器:历代兵符鉴赏

这是周星驰电影《功夫》中的经典台词。

令牌代表着帝王的权威,又能调集兵权,加之影视剧的渲染,“见令如见君”深入人心。

其实在古代令牌还是较晚出现的调兵凭证。

玉令牌 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时期,秦国举兵围困赵国,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惧怕秦而不敢出兵。

最后信陵君施计偷得魏王的符,掌握兵权,一举击退秦军,成功救援了赵国。

这就是“窃符救赵”故事,“符”就是我们常说的兵符。

一个小小的兵符如何调动千军万马,山高水远信息闭塞的古代,它如何保证密码的可靠性?

我们得从“符”说起。

“符”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信物,作为办理某类事务的定约、践约凭证。

通常是相互契合的两半。

鱼符 唐代

君主持半符,将领持半符,

需要调兵的时候,使者携带君主之符前往将领的营寨,与将领之符契合得严丝合缝,则按命令立即出兵。

现代汉语中的“符合”一词即来源于此。

战国到秦汉时期,兵符多为虎形。

虎符

虎符体量小,但铸造精度要求甚高,

作为君王和带兵将领间重要的身份认证,保证他人无法伪造是最基本的要求。

学者推测,之所以使用虎的形象,是因为猛虎疾奔状最能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

1975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出土了一件虎符,

符上有错金铭文四十字,虽历经两千多年,仍熠熠生光,

反映了战国时期高超的错金银水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字体绝大部分是小篆,规整挺秀。

铭文如下:

“兵甲之符。右才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会符,行殴。”

杜虎符 战国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君持右半符,杜地长官持左半符,需要调兵五十人以上的,必须会符,才能动兵。

但如果烽火台烽烟已起,可以不等右半符前来,立即救驾。

这段错金铭文清晰地表达了杜虎符的功能,

因持有左半符的将军在杜地,所以这件出土的虎符被称为杜虎符

杜虎符 战国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也藏有一件完整的虎符——阳陵虎符。

此虎符相传为山东省临城出土,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铜制兵符。

阳陵虎符铭文为:“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阳陵虎符拓片

此件虎符虽两半俱在,但因年代已久,对合处生锈,现左右不能分开。

阳陵虎符  战国  国家博物馆藏

经过两千年的蹉跎,这样大小的物件又极易丢失,所以流传至今的虎符仅有几件。

新郪虎符”来自法国巴黎陈氏,未见图片流传,只有拓片供爱好者研究。

新郪虎符”拓片

2015年12月巴黎苏富比拍卖会上,

欧洲的大维·威尔的遗藏在专拍会上进行拍卖,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收藏家之一,威尔的收藏中就有一件珍贵的“阳西护军”虎符,左右完整。

“阳西护军”虎符  汉代

“阳西护军”虎符为汉代铜铸,以阴线刻画虎纹,

虎背有 “阳西护军”“皇帝与阳西护军铜虎符第三”铭文。

虎腹有“铜虎符左”“铜虎符右”铭文。

虎背

虎腹

从虎符分开的图片中可以看出,虎符左右契合完美,难以仿冒。

最终,估价4000-6000欧元的这件汉阳虎符,以36.3万欧元成交,折合人民币约280万元。

“阳西护军”虎符  汉代

虽然用简单的契合当做密码和军令的时代早已远去,而作为证据的虎符也仅此几件,

但在这些栩栩如生的虎符身上,你有没有感受到携带它的君王使者,飞奔在千年前传令途中的英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开神秘“虎符”真面目
虎符——几千年来唯一没有被造假者伪造过的东西
虎符探密
古代,调兵百万就靠这“虎符”,但几百年来为何没人伪造一个?
博物馆中看虎符:早已逝去的青铜文化
为什么它可以:调兵遣将?存世只有三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