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哉,玉猪龙

美哉,玉猪龙

陈逸民  陈莺

玉猪龙,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但还是有争议的红山文化玉器的器型,叶舒宪在其著作《熊图腾》中,从人类图腾的角度讨论了它应该是“熊”而非“猪”的造型,国家博物馆在展出此类玉器中,把它称之为“卷龙”,上海博物馆展出时干脆称之为“龙”,还有其他称呼,比如龙形玦、兽形玦等等不一而足。

大咖们争得不亦乐乎,我们小民,是个俗人,也就跟着“俗”走,还是叫它玉猪龙,几分熟悉几分亲热!

因为它有缺口,不管断还是没断,它应该从玦演变而来,恐怕不大会有争议。

玉猪龙,一般都是体蜷如环、扁圆厚重、肥头大耳、圆睛、眼有皱、吻部前突、口露獠牙,头尾之间的缺口有断和未断两种,背部有一圆形钻口,以便穿绳系挂。

图所显示的猪龙,通体抛光,浑厚圆滑、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因长期佩带,更是圆润晶莹,是红山文化同类玉器中形制较规则的一件。

从出土的玉猪龙来看,有十分精致的,也有制作简单甚至粗疏的,也许,在数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简单的工具和工艺,使玉猪龙的制作呈现各种不同的皮壳、不同的形制和不同的纹饰工艺,如果不是考古研究或者做学问,在玉猪龙的选择上,美才是第一位的。

晶莹的玉质、流畅的造型、细腻的工艺、精致的打磨和不受或者少受侵触,才是玉猪龙的择美基础。

尼采认为:美是生命力的自我肯定,是强烈欲求之所系;当作为胚胎的萌芽形态的猪龙,在红山时期被生活在西拉木伦流域的早期人类所肯定所崇敬所祈祷时,我们难道不应该以强烈的欲望追求它们美的真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凌家滩与红山文化玉龙 | 分析后世龙形象演变(中)
它如何被鉴定为“中华第一龙”?其首似猪?
红山文化玉猪龙
玉猪龙的传说
红山玉:文明印迹万年为期
六步鉴别红山古玉真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