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问题

​question:

     我的问题是,对于什么事谈及有生命危险时,我内心没什么感觉,不感觉害怕,甚至对于生命不是那么珍惜,但是,生活中有危险的事我肯定不会做的,只是感觉上有不珍惜生命的想法,你说我这样的感觉是不是不正常呀!



老师:对于生命的不珍惜有两种,第一种是觉得生命充满着责任、负担、困难,觉得没意思没趣不快乐,觉得自己是社会里的输家或平庸的人;另一种是表面上过起来还不错,也有房有车有家庭孩子,但内在一样有空洞感和无意义感。第一种人觉得难受不想活,第二种人比较像你这样,切断了生命的空洞感,也切断了感受生命的能力


      所以,这个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快乐的人,一种是不成功的人,一种是成功了却觉得内心不满足的人。因为整个社会对于一个适当的人生只有一种固定的看法和标准:正确的工作、正确的人际关系、正确的家庭、正确的生活方式。所有的人包括父母也都在催促孩子去符合这种形象和标准,没有人去问去看去支持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质和天赋,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于是,不管你成不成功,你都不会觉得生命是珍贵的,因为这都不是你内心真正想要的生命。对于你来说,更可惜的是你也用生活里的角色责任和娱乐麻木了这样的空虚感。生命既然无感,也就没有什么珍贵喜悦可言,于是失去生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无需等到失去生命,一个无感的人生也等同于没有真正的活着。我们这个社会认为感觉是无用的甚至麻烦的,强调的都是物质成就这些与感觉无关的东西,尤其是当有感觉来的时候也会如实地感觉到没有活出本质的空虚感。而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有适当的情绪,能哭能笑能孤单能喜悦,喜怒哀乐形成了我们珍贵的生命力。当我们活出本质的自己的时候我们一样也能接受生命有结束的一天,但在此之前每一天都是真实值得的。


——钱维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底那份需要保护的柔弱
深入与自己的内在联结,抵达生命的本质
谁说知足就能常乐?
于丹《庄子》 经典感悟
心理学家:不敢拒绝别人,总是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是一种危险的心理
人生豹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