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宋]李唐繪畫作品賞析?國寶珍品

(一)南宋著名畫家李唐(約1085-1165)字晞古,河陽三城人。勤奮好學,穎慧過人,詩文書畫俱佳。(二)初以賣畫爲生,徽宗趙佶政和中(1114)參加畫院殿試,以切題畫佳中魁,補入畫院。“靖康之變”被擄往北國,後冒死南逃,在太行山遇蕭照,蕭照拜其爲師,同至臨安複以賣畫度日。(三)紹興十二年(1142)經宋高宗舅父韋淵推薦,授成忠郎,任畫院待诏,賜金帶。所畫山水、花鳥、人物、耕牛等皆精,山水成就最爲傑出,成爲南宋畫院盟主。(四)李唐所作筆墨峭勁,氣勢雄峻,去繁就簡,創“大斧劈”皴法,畫水打破魚鱗紋程式,得盤渦動蕩之狀。他師承古人而超越古人,師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一位人品正、畫品高,震爍古今之現實主義偉大畫家,(五)李唐與劉松年、馬遠、夏圭合稱“南宋四家”,對後世影響很大。(六)傳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軸、《乳牛圖》軸、《江山小景圖》卷、《長夏江寺圖》卷、《采薇圖》卷、《豪梁秋水圖》卷、《晉文公複國圖》、《山水》。(七)據傅伯星《李唐生卒年考》,李唐卒年八十。

(一)南宋 李唐采薇圖

    李唐采薇圖》,絹本,淡設色,縱27.2厘米,橫90.5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這是一幅曆史題材的繪畫作品,畫作表現:商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避于首陽山采薇,最後餓死的故事。借以頌揚民族氣節,間接地表達了他反對民族投降屈服的立場。畫中石壁上有“宋李唐畫伯夷、叔齊采薇圖”題款。畫後有元人宋杞、明人翁允文、項元汴,清人永惺、翁方綱、阮元、吳榮光等題記。

     畫面:采用截取式構圖,圖繪半山之腰,蒼藤、古松之陰,樹石筆墨粗簡,墨色濕潤。

     畫面:描繪伯夷叔齊對坐在懸崖峭壁間的一塊坡地上,伯夷叔齊采摘(俗名野豌豆),其間正在休息對話的情景;兩位主人公畫得筆墨勁秀,衣紋簡勁爽利,神態生動,殷殷淒淒,若聲出絹素。人物的關系、姿勢,都達到了傳神的效果。正如張庚在《圖畫精意識》所雲:“二子席地對坐相話,言其殷殷淒淒之狀,若有聲出絹素。”

     李唐采薇圖》(局部·圖一)畫面:用濃重的背景襯托出兩個淡色衣著的人物,山腰、小溪、藤條纏繞的古松,顯示了荒山無人的環境,可以使人聯想到這裏似乎是周朝所管不到的地方,他們遠離人世,只與禽獸爲伍、林泉作伴。更襯托出“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的決心和氣節。環境的襯托及藏與露的安排,也顯示了李唐的藝術成就。

    李唐采薇圖》(局部·圖二)畫面:中正面坐著的是伯夷伯夷目光炯然,顯得堅定沈著;他雙手抱膝,頭微側,正在靜聽叔齊的議論,伯夷憂憤的面容略帶沈思。

  李唐采薇圖》(局部·圖三)畫面:側面傾身而坐的是叔齊叔齊則上身前傾,表示他願意與伯夷相隨。叔齊右手撐地以一只手支持斜傾的身體,左手揚起,伸出二指,似乎在與他的兄長談說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兮”。

  

     李唐采薇圖》(局部·圖四)畫面:擺放在二人面前的籃子鋤頭是采薇的工具,兩把鋤頭不是質的,而是質的,可以想到二人逃到首陽山後臨時用塊制造的。這些都是說明故事內容的必要“繪畫語言”,作者著意刻畫這一小小的細節,更加突出了主題,伯夷叔齊均面容清癯,身體瘦弱,肉體上由于生活在野外和以野菜充饑而受到極大的折磨,但是在精神上卻絲毫沒有被困苦壓倒。李唐采用這個曆史故事來表彰保持氣節的人,譴責投降變節的行爲,在當時南宋與金國對峙的時候,可謂是“借古諷今”,用心良苦。

    李唐采薇圖》的線條是方而折,剛而硬的,線條本身有起止粗細的變化,他下筆很重,勾、勒、轉、折、剛中有頓挫,力量不是平均的,尤其出現了頓挫線,一般稱之爲“折蘆描”,轉折處尤能傳達作者的情趣。明代藝術家鄒迪光石語齋集》跋李唐采薇圖》雲:“評繪事者謂:宋之希古似唐之思訓,而人物兼擅,畫牛更精。此卷夷齊采薇圖,二人對語,酷有生態。一樹離奇偃蹇,一樹葉欲脫不脫,信腕揮運,自生妙理,真大匠手也。當時之評,固無虛語。”

(二)南宋 李唐醫圖》又名《炙艾

     南宋著名畫家李唐村醫圖》,立軸,絹本淡設色,縱68.8厘米.橫58.7厘米,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爲一幅風俗人物畫,描述走方郎中爲村民治病的情形,形象地讓我們看到古人是怎樣采用古老的灸法爲病人治病的。

     李唐村醫圖》的藝術表現手法比較纖巧清秀,人物描繪用筆細勁精致,毛發暈染一絲苟,造型特征准確,各有特點,顯示出作者有著對生活深入地觀察和豐富的體驗。作品通過對灸艾治療這一緊張情節的樸實無華的具體描繪,反映了當時農民的困苦生活,有小中見大的寓意。不難看出,畫家李唐對當時下層勞動人民是寄予很大同情的。

     畫面:在樹蔭下,坐在矮凳子上的醫官,神情專注,目光如炬,膽大心細,灸治有序。醫官正在爲患病老人用灸法治病,侍童站立右側爲師父遞送藥具,也跟著忙得不亦樂乎,一呼一應,配合得十分默契。

     畫面:被治的老人則被老人的兒子壓住雙腿,老人的兒子緊鎖雙眉,雙手緊緊抓住老人的雙臂,恐怕是害怕老人忍受不住疼痛,掙紮起來影響醫官施治而不得已所采取的輔助措施。此時就連老人的兒媳也趕過來幫忙,小孫子則被爺爺疼痛的叫聲嚇得躲在父親的身後,小孫子幫忙用腳踩住爺爺的腿。

      [宋]李唐《村醫圖》(局部·圖一)列位看官您瞧:老人的兒媳緊閉的右眼和下垂的嘴角;表明她正在使出全身的力氣按住患病的公公

     [宋]李唐村醫圖》(局部·圖二)畫面:病人是個一瘦骨嶙峋的老人,他雙目圓瞪、張著大嘴,聲嘶力竭地叫喊著,這時的他只能忍受著巨痛,聽憑背上的瘡傷被艾火熏灼。

   


     大清皇帝乾隆曾經看過李唐的這幅《村醫圖》,並曾蓋上“乾隆禦覽之寶”之印。

    [宋南]著名畫家李唐的《村醫圖》是一幅風俗人物畫,它描寫了中古農村的灸治場面。整個場景涉及個人物,男女老少均有,形態各異,細微表情躍然紙上,把生動的瞬間定格在曆史之絹上。如此生動、有趣、聲色並茂的寫實畫面實乃少見,真可謂:國寶珍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 王叔民書《金剛經》塔
王羲之行书珍品集字联(下)
【名家书法】故宫珍品: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
中國歷代名家名畫 90
稀世珍品——犀角杯2
【珍品集萃】—明 顾从义摹刻石鼓文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